對韓國的情況比較了解的朋友可能聽過這麼一個地域名詞——「湖南圈」,這個地方在韓國政壇有些獨樹一幟,那這到底是個什麼地區呢?
當然,韓國的「湖南圈」和中國的湖南省沒有任何關係,這是韓國內部的劃分,出於歷史、人文以及地理方面的原因,韓國習慣上被劃分為關東地方、首都圈、大田圈、湖南地方、嶺南地方和濟州地方6大區域,而韓國的「湖南地方」指的是是錦江以南全羅南道和全羅北道的別稱,通常還包括光州市。至於「湖南」一詞的來源有兩說,一指碧骨堤湖以南,一指湖江(錦江)以南。
這是哪裡呢?給大家看看圖就知道了。
如果按照傳統上的朝鮮八道來說,這裡就是全羅道。
大家看到了,這是韓國最西南的一塊地方,這裡有什麼特殊的呢?目前在政治上,這裡是韓國共同民主黨的大本營,共同民主黨是當前韓國國會第一大黨及執政黨,意識形態屬於中間偏左。
看來這個地區在政治上挺風光的,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測,這個地方在韓國屬於經濟重鎮呢?還真不是,恰恰相反,這裡是韓國經濟發展最滯後的地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湖南地區從地理上占據了一塊精華區,它擁有整個韓國最大的平原——湖南平原,湖南平原面積約1620平方公里,開發歷史悠久,為韓國最大的糧食產區。當然,在中國看來這實在不是一個很大的平原,甚至在日本都不算大,但是在小小的朝鮮半島,這可以說是不得了的精華地區了。
韓國找塊平原真的是不容易
全羅南道也一樣,它是韓國重要的糧倉之一,水田面積占到全國水田面積的16%,是韓國水田最多的地區,大米年產量為全國之最。
但是就整體經濟狀況來說,這裡在韓國並不突出,反而比較落後。其實,這更多是韓國建國後政策性因素導致的。
目前,韓國全羅南北道(湖南圈)有個死敵,這就是慶尚南北道。
全羅南北道和慶尚南北道之間存在一定的地域隔閡和對立,有時矛盾還十分尖銳,慶尚南北道在哪裡呢?這裡是古「朝鮮八道」中的慶尚道,位於韓國東南,稱為「嶺南圈」(當然,和中國的「嶺南」,也就是兩廣地區亦沒有關係),和「湖南圈」正好是鄰居,而目前,這一地區政治上是保守派自由韓國黨大本營,和湖南圈正好相反,同時經濟上也一樣,慶尚道屬於韓國比較發達的地區。
也就是說,韓國的西南(湖南圈)和東南地區(嶺南圈),某種程度是對立的。
以前「朝鮮八道」中的慶尚道,現在分為南北兩道,但均屬於韓國管轄。
這個隔閡其實和60年代之後韓國政局演變有關。1961年韓國爆發了5.16政變,慶尚北道出身的朴正熙當了韓國總統,在他的扶持下,慶尚道開發得到了極大的照顧,並且他還極力營造慶尚道人的「鄉土情結」,使得家鄉地區的人支持自己。於是慶尚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並對其高度認同,而全羅道地區則停滯不前,一直是農業區,甚至連修公路和鐵路都毀被繞過去走。而朴正熙之後,不算一個過渡的崔圭夏,之後上位的軍人總統全斗煥又是慶尚南道人,這讓政策的東南傾斜趨勢加劇。
韓國軍政府的獨裁統治本身就有不少反對聲浪,自然,在政治經濟上受到歧視打壓的全羅道地區人民的不滿情緒是最重的,他們成為了反抗的急先鋒,與「嶺南官僚」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而這最終導致了極為血腥的「光州事件」。
1980年5月18日至27日期間,韓國南部的光州及全羅南道地區的市民自發起來反抗韓國軍政府,結果遭到韓國軍政府血腥鎮壓,圖為死亡者墓園。
這下子算是血仇了,於是全羅道地區出現了濃重的悲情意識,與慶尚道尖銳對立。雖然後來韓國政局發生了極大變化,但在選舉上,這兩個地區特色非常鮮明。而且政客們為了選票,爭相打「地域牌」博取家鄉地區人民的認同,這使得矛盾彌合都很困難。
2012年的韓國大選投票支持率圖,紅色是朴槿惠,黃色是文在寅,此時即使是朴槿惠如日中天,西南的全羅道地區也不喜歡這個前總統朴正熙的女兒,一片黃色很突兀。
這是2017年的大選圖,藍色是文在寅,紅色是朴槿惠的繼任者洪准杓,此時朴槿惠已經身敗名裂連帶著自己的政黨一起遭殃,全國人民對其唾棄,發動了大規模抗議要求其下來,但西南的慶尚道地區仍然支持朴槿惠的繼任者,對他們團隊不離不棄。
一直到現在,這兩個地區的居民在韓國國內對立情緒仍然比較重,兩道居民之間一般也不存在好感。這也成為韓國一個極為獨特的地域現象。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