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十一」臨近,各大電商平台加大促銷力度,紛紛推出了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參與。消費者在享受價格優惠的同時,因虛假宣傳、虛構「原價」、預付金問題和商品質量等問題引發的消費糾紛增多。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珠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購物、合理消費,規避網絡購物風險。
科學理性消費
消費者在購買前做好購物規劃,將確實需要購買的物品提早放入購物車,仔細查看商品的技術參數和相關說明,做好貨比三家準備。此外,「雙十一」購物造成物流壓力大,消費者要提前了解配送時間,並結合考慮產品新鮮度、儲存條件以及延誤所帶來的系列問題,再決定是否購買。多關注電商平台及相關經營者資質和信用,理性參與促銷活動,避免盲目選購、衝動消費,防範低價劣質、高價仿冒陷阱。
謹防促銷陷阱
「雙十一」期間,促銷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打折」「優惠」「預售」規則更加複雜。部分電商促銷「暗藏陷阱」,比如限制使用地區、限制使用時段、限制疊加使用等,未能醒目、全面地向消費者介紹相關優惠信息,引起消費者誤解。
要關注相關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及促銷規則,不要盲目支付定金,下單前要確認商品是否屬於「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範圍。
儘量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等級較高、消費者評價較好的正規電商,謹防釣魚詐騙網站。
不隨意點擊網頁、手機中的不明連結和彈窗,不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不輕信抽獎、中獎信息,特別是不輕易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提供給他人,更不泄露手機動態驗證碼;
儘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與賣家私下約定交易方式,不輕信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帳戶的理由和要求。
了解活動細則
預售價、尾款價、到手價、銷售價、領券立減、加購指定商品優惠,這些折扣套路層出不窮,消費者卻不能明白購物,甚至弄不清楚交易價格容易產生糾紛,消費者應注意了解商家制定的打折、紅包使用規則,有的商家故意混淆「定金」與「訂金」概念,設置花樣繁多的預售模式,誤導消費者交付不可退還的定金。消費者要事先與商家溝通,了解定金、訂金的法律責任,對於預付定金的商品,要謹慎下單。
依法主動維權
多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購買前仔細查看商品介紹,注意留存活動頁面截圖,妥善保存商品信息、支付訂單、聊天記錄等購物憑證。
在簽收快遞物品時,務必開箱驗貨,遇有不符合情況時當面拒簽。
已簽收的物品要對相關消費憑證和必要的包裝保留適當時間,做好包裝處置,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當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發生消費糾紛時要第一時間與賣家或購物平台聯繫解決,如不能協商解決的,應及時向網絡交易平台所在地或商家所在地的相關行政部門申訴舉報。
常見消費陷阱套路
01 預購騙局
套路
許多商家為了給「雙十一」造勢預熱,會提前「預售」商品,以更大的優惠吸引消費者。騙子就利用了這個機會,以「預售」為誘餌發送木馬連結,騙取消費者的定金。
提示
慎點不明連結,有關「雙十一」的信息不要輕信。同時在手機上安裝殺毒軟體,為自己創造安全的上網環境。
02 虛假紅包騙局
套路
各大電商平台會以派發紅包的形式,為促銷活動預熱。有不法分子藉機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派發虛假「雙十一」紅包,誘騙大家點擊,套取銀行帳號等個人信息。
提示
慎點紅包領取連結。如果發現點擊了木馬連結,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修改網銀、支付寶等重要帳戶密碼,並通過安全軟體查殺木馬病毒。
03 虛假客服騙局
套路
在雙十一的搶購尖峰時段,因為操作人數多,難免會出現網頁打開慢、網銀交易遲鈍的情況,不法分子會趁機以支付系統出現問題為由,騙買家登陸某釣魚網站,利用激活訂單或者退款等理由,騙取受害人打款。
提示
當聽到「激活訂單」等字眼的時候,基本可以斷定對方就是騙子了。
04 退款騙局
套路
雙十一過後,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貨」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費者點擊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連結,盜取持卡人的銀行卡密碼及動態驗證碼。
提示
謹慎對待自稱網購客服的電話或簡訊,切莫泄露銀行卡帳號、戶名、動態驗證碼等信息。
05 中獎騙局
套路
雙十一後,很多人會收到一些商家的中獎信息,而這些信息發來的網站連結地址,很可能會讓手機或電腦感染上木馬病毒。
提示
收到中獎信息後仔細核實,最好是能直接和賣家聯繫以確認消息。
06 快遞騙局
套路
不法分子會從非法渠道獲得客戶信息、假快遞單等,隨後冒充快遞員提前聯繫受騙者,把假貨送到消費者手中,稱「貨到付款」以騙取錢財。
提示
簽收包裹前,務必按官網的信息核實對方身份,並確認是否是自己的包裹。在取貨之後,記得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從包裹上抹去,避免個人信息泄露。
07 「信用提額」騙局
套路
「雙十一」期間,因現階段資金無法支撐其暴增的購買力,不少人想方設法提升花唄或信用卡額度,而這正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不法分子通常會冒充花唄或銀行客服,謊稱可以提升信用額度,繼而以支付「服務費」為由,誘導網友掃其二維碼支付,從而實施詐騙。
提示
切勿輕信網絡上關於提高花唄、信用卡等透支額度的信息。提高透支額度要經過嚴格審核、提供相關證明,並且不會額外收取費用。
責任編輯:劉賓山
執行編輯:吳韻、胡雨陽
文:珠海市消費者委員會
圖:來源於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