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鄧超,切莫陷入偏執而無法自拔啊......

2019-07-19     天涯小鳥movie

去年此時,《我不是藥神》已經火了,可今年暑期檔,第一部被期待的國產爆款片才姍姍而來。

《銀河補習班》,鄧超、俞白眉導演。

《銀河補習班》預告海報

海報很生活,也很日式,有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影子。

片中有那麼幾幕,與《菊次郎的夏天》重合。

《銀河補習班》

看宣傳物料,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再看主題,「獻給父親,送給孩子」,在國產片里算得上樸素新穎。

但是,整部電影看下來,我不得不說,雜亂無章,不知所云

提前點映的結果是,豆瓣評分停滯在6.3,上映後跌至6.2

一個橋樑設計師父親,馬皓文(鄧超 飾),在一次橋樑坍塌事件中,替全單位背了黑鍋。

他的後半生,一直為翻案而奔走。

知曉真相後的痛哭流涕

一個連老師都勸其退學的差生,馬飛(孫浠倫 飾),在父親馬皓文的親自教導下,成為了最年輕的太空人。

青年馬飛(白宇 飾)

結果在太空中遭遇了意外。

這對父子之間,還有一個更大的命題——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博弈。

父親的人生、太空遇險、父子關係、教育體制、夢想,每塊內容都可以獨立拍一部電影。

可想而知,當這些內容雜糅在147分鐘里,該是多麼的倉促......

父親馬皓文的教育理念被廣大網友詬病——

只要腦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馬皓文拿它當教育宗旨,顯然是偏執的。

為了這個「一直想」,馬皓文讓馬飛不用按時完成作業,不用守紀律,甚至帶他曠課。

曠課

班主任問起來,馬皓文說:「為了追逐夢想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在我看來,這是被應試教育壓迫太過的過激反彈吧?

馬皓文的形上學,完全忽視了,學習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枯燥性。

即便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為了出類拔萃,依然要一遍一遍地重複機械記憶。

應試教育的確把機械記憶做得太極端了,但並不是說,機械記憶就是不需要的。

高考結束後學子們扔課本、試卷

再者,無論在哪個國家,處於何種教育之下,人都需要守規則

這是比學知識更重要的為人處世之道

馬皓文口口聲聲宣揚的教育理論,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影片結尾,青年馬飛(白宇 飾),為了自己航天的大好前程,毫不猶豫地犧牲了父親的名譽,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可以說,整部影片充滿了這種偏執

不僅在劇情上,在人物塑造上,也臉譜化得失真

教導主任閻主任(李建義 飾)竟然因為不喜歡一個學生,而想方設法趕他走。

閻主任

甚至有意無意地製造機會,比如,給馬飛的期末作文打零分。

「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

「煤球再怎麼洗,永遠變不成鑽石!」這樣偏執到幾近怨毒的老師,是極端個例,並不能代表那個年代的教師群體。

而馬皓文的慘,也慘得前後矛盾。

就像某網友說的,既然能分分鐘賺800塊(在那個一碗牛肉麵2塊錢的年代),不至於到後來賣血吧......

賣慘也需要符合常理。

所以,雖然這部電影安排了很多淚點,但無奈我真的沒有感覺。

因為,明眼人一眼即知,它有多少不合理之處。

「他會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孩子!」

尷尬的台詞,毫無節制毫無章法的影視金曲,硬湊劇情的旁白,似曾相識的橋段,讓這部電影更加墜落......

台詞我就不說了,看過的人都懂。那種一字一頓的念白,根本不是常人說的話。

影視金曲的濫用只會讓觀眾覺得更加尷尬。

硬湊劇情的旁白幾乎是國產片的通病。

而似曾相識的橋段,則有多部電影的影子。

《銀河補習班》中,父親帶兒子親近大自然,體會古人詩句,他還故意躲起來,看著兒子越走越遠。

《銀河補習班》

《美麗人生》中,父親被納粹抓住,即將赴死,為了不讓兒子知道,他騙兒子玩捉迷藏遊戲。

《美麗人生》

《銀河補習班》中,馬皓文和兒子踏上尋夢之旅。

《銀河補習班》

《菊次郎的夏天》,鄰居家的叔叔陪小男孩一起踏上尋母之途。

《菊次郎的夏天》

馬皓文和閻主任的打賭,讓我想起了2018年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一樣的打賭,一樣說飆升就飆升的成績。

《嗝嗝老師》

教學靠做遊戲,一個遊戲悟一個道理,這樣的橋段和馬皓文的教育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不靠譜。

而鄧超和俞白眉是如何看待這些的呢?

這些絕不是雞湯。 只有你不相信的東西才叫雞湯。這個是我們相信的東西。」

鄧超和俞白眉路演

這句話讓人無法反駁。

是,鄧超和俞白眉可以這樣認為,這篇影評也不是什麼正確答案。

我理解為,這是一部帶有導演強烈個人意識的電影。

只是,這些仿佛因少年時期被應試教育壓抑太狠而產生的偏執意識,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他必須知道人活著為什麼」

人必須知道自己活著為了什麼,更必須知道,人生苦短,不能陷於自我偏執而無法自拔啊~

(作者:天涯小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oqE2wBmyVoG_1ZmH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