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正在消失的安逸古鎮,其中一個就在庵埠附近

2019-10-29   潮汕膠己人

紀越大,越懷舊越懂珍惜,也越來越嚮往鄉愁濃郁,生活簡慢的小鎮。


忙碌工作生活之餘,只想找個安逸小鎮,慢慢逛,喝喝茶,拍拍花,找個民宿,看雲捲雲舒、雲消雲散。

這18個古村鎮選自央視節目推薦,有的已在城市化進程中,漸漸消失;但炊煙裊裊,山水之間,喧擾遠了,安逸來了;煩憂淡了,情意濃了。

央視推薦的鄉愁古村鎮


龍湖古寨 ·廣東

潮汕人一直守護的根

《記住鄉愁》之羅城鎮


潮商的生意之道是舉世聞名的,儘管發了財,潮商們依舊沒有忘本。美麗龍湖古寨便是他們一直守護的根,雖然古寨里的人不多了,但每年依舊會有許多人回來祭祖,以示不忘本。


走進龍湖寨門,街巷井然有序,庭院深深,而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隨處可見,悠然淡漠的氣息在寨子裡流淌著。


by源形畢露

地址:廣東省潮州市龍湖古寨


還有其餘十七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1.羅城鎮 ·四川

同舟共濟的茶鎮


羅城鎮,是一座舉世皆知的古鎮。它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鎮子上造型奇特的船型街,像一艘長長的古船,船肚子間塞滿了茶館,悠悠茶香從鎮子間飄出。



對位於四川樂山的這個鎮子而言,茶是必不可少的朋友,是多年以來羅城人獨特的生活方式。羅城人是樸實的,樸實到茶館與茶館之間都會經常聚在一起討論經營之道。



「網羅天下客,喜迎八方人。」一個「羅」字,正應了「團結精神」。如今,羅城之名隨著車幫商隊逐漸遠揚,羅城也一直邁著同舟共濟的腳步,走到了今天。


《記住鄉愁》之羅城鎮



2.西沱鎮 ·重慶

雲梯上的古鎮

落於重慶東部的西沱古鎮,依山傍水走過千年的時光。這裡古為巴州西界,比鄰長江南岸的回水沱,所以被稱為「西沱」。


西沱有一條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街,1124步台階,高差160米,彎彎曲曲的古街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因此被稱為雲梯街,成古鎮一景。


宋時,西沱是巴鹽古道的起點。在沒有便利交通的時代,幾萬噸的貨物靠著背夫們的雙腳,沿著雲梯街走出了大山,西沱也因鹽而生,成為了川東地區的商貿重鎮。


如今,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背夫們早已淡出了歷史,但西沱人卻沒有忘記曾為古鎮帶來繁榮的他們,背夫們的動人故事,一直在老街傳揚。


《記住鄉愁》之西沱鎮


地址:中國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3.江灣鎮 ·江西

景美人更美

說到江灣鎮,你可能不知,但說到篁嶺村,你一定有所耳聞,這裡的曬秋是婺源秋日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然而,篁嶺只是江灣的其中一種美麗,它的美麗遠遠不止這些。


江灣人的內心,也是極美的

從考中進士的孤兒江一麟不忘父老鄉親的滋養,拿出所有積蓄建祠堂,告誡子孫「積小善,成大德」開始,再到「愛意婆」行善德撫養孤兒,類似的善舉源源不斷的從江灣鎮流出,溫暖著一代代江灣人。



大量精緻的徽派建築也在此林立,古老的巷道交錯相連,白牆襯著黑瓦,青石板的縫隙開出野花,一派寧靜閒適之象。


山與水,天與地,仿佛一紙畫卷,江灣鎮人的生活便在這畫卷上鋪開了。


地址: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

4.黃姚古鎮 ·廣西

安定祥和的「小桂林」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古鎮依山傍水,四周山峰雄奇,河水清澈如鏡,青石板在歲月的洗禮下愈發光亮,在曲徑幽處默默享受著一份安定祥和。


景色的美麗,又使她被譽為「小桂林」。宋時,鎮上人家有黃、姚兩姓,所以得名「黃姚」,並沿用至今。


鎮上有一古井,被稱為「仙人井」,傳說是因仙女感動於鎮上一個婆婆照顧病重媳婦的事跡而賜予鎮民的。故事和「善水」一起流傳百世。


如今的小鎮雖已不復當年模樣,但祖上所傳下來的「心懷善念,樂善好德」的人生信條,卻從未變過。


地址:廣西省賀州市昭平縣

5.娜允鎮 ·雲南

邊地綠寶石

700多年娜允古鎮,如今真正的古建築只剩下土司府和佛寺。

然而,娜允對於中國乃至東南亞傣族人來說確是屬於聖城一般的存在,允在傣語裡有京城的意思,歷代傣族土司衙門就設在這裡。


早上,不妨趕趕這裡的市集,在市集裡,緬泰中三國貨幣通用,異域風情的裝束和熱鬧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令人在新奇之餘,又有種恍若隔世之感。



地址:雲南省孟連縣

6.萬靈古鎮 ·重慶

文武雙全的古鎮

尚武崇文,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評價,對一個地方也是如此。坐落於重慶市榮昌的萬靈古鎮,便是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古鎮。


古鎮中心的爾雅書院,是萬靈人心中的神聖殿堂。因為就是從這裡,飄出了萬靈的第一縷書香;古鎮中延續的纏絲拳法,是萬靈人保家衛國的意志凝結,一招一式不僅是手腳功夫,也是心頭的固守。



by 永恆的瞬間

500多年的人行車碾,青石橋面已經被歲月磨蝕,但萬靈人心中的正道卻從未改變。遵循祖訓、謹守本心,萬靈人的道路正越走越遠,天地正越來越寬。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

7.西塘鎮 ·浙江

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有人這樣描述西塘古鎮: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也許你覺得這句話里有誇張的成分,但每個來這裡的人,都有類似的感覺。


這座鎮子不大,水是它的魂。平方公里的老區內交匯了多條河流。有水自然有橋,一座座古樸、小巧的石橋,親親切切地牽起了水邊的人家與街道。


狹長幽深的小弄,像一條條寂寞的小河,蜿蜒在破敗的山牆之間。最典型的石皮弄,窄處不足一米,剛夠兩個人錯身穿過。


就這麼閒蕩著,在小小的水鄉里,漫無方向。蒼老的心,透過起伏的聲浪,避開熙攘的人群,痴痴地尋覓著那個古老的西塘。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8.同里古鎮 ·江蘇

此生必去的江南小鎮

同里古鎮早已盛名在外,但這麼多年來,仍然熱度不減。


它也是小橋流水人家。人家卻不是小戶人家,小小的毫不起眼的門後,卻另有乾坤,園內庭台樓榭,游廊小徑蜿蜒其間,內外空間相互滲透,花木寓意,疊石寄情。


到同里,一定要住一晚,次日一早到處去逛逛,太陽升起的日光照在湖面上,家家戶戶炊煙裊裊,一派江南水鄉的景象,都是分分鐘出大片的感覺。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9.南潯古鎮 · 浙江

「留洋歸來的十三姨」

有人曾說,若把西塘比作小家碧玉,把烏鎮比作大家閨秀,南潯則是留洋歸來的十三姨,透著中西合璧的理念。


這裡被開發的程度不如烏鎮也不如西塘,處處透著質樸的美。


小鎮上,只有安靜生活的當地居民和三三兩兩的遊人過客,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白牆灰瓦垂柳碧水,一份悠閒寧靜仿佛是與生俱來的。


行走在石板古巷,恍惚間有種時空的交錯之感。這裡非常適合度假,遠離擁擠的人群,它是鬧市中的一處最美的僻靜之所。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

10.郭亮村 ·河南

懸崖上的美麗

郭亮村,600年的歷史,海拔1700米的高度,自有絕對的氣勢。720個天梯便是600年以來村民與外界通信的路,整個村莊古樸而新奇,令的人人都想去一探究竟。


最令人敬佩的是村中的13個漢子,為了村中的發展,在沒有機械沒有電力的情況下,硬是鑿壞了4000把鐵錘,鑿出一條長1300米的掛壁公路。


這條公路令「郭亮村」名聲大噪,不少電影都來這裡拍攝。然而,郭亮村的民風依舊淳樸如昔,幽靜之地,自然孕育最美的風景。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

11.芭莎村 ·貴州

中國最後的槍手部落

芭莎村坐落在貴州群山中,芭莎用苗語稱「biā shā,意為草木繁多,它以「最後的槍手部落」入選「地球上最神秘的21個原生態部落」,也是唯一用鐮刀剃頭的地方。



岜沙自古以來就有狩獵的傳統,直到現在寨中還有火槍隊,岜沙男人出門時槍不離身,岜沙女人能歌善舞。這裡的人們淳樸可親,頗受人們喜歡。


地址:貴州省從江縣

12.南社村 ·廣東

最有嶺南特色的廣府村落

南社古村位於東莞東江之南,寒溪河之東的馬頭嶺與樟崗嶺之間。它有著8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以謝姓為主的血緣村落。


村子周圍有大片埔田,小山包種滿荔枝。村中心的長形水塘由四個水塘連成,其形似船。塘邊的古榕綠葉婆娑,傍晚百鳥歸巢,早晨眾鳥爭唱,一派朝氣蓬勃的新景。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

13.桃坪羌寨 ·四川

神秘的東方古堡

在桃坪羌寨,聚居著一支被稱作「羌」(qiang一聲)的民族,它是甲骨文中所載的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因典型的羌族建築風格,被稱為「神秘的東方古堡」。


這裡的寨房相連相通,外牆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構,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保留了遠古羌人居「穹廬」的習慣。


羌民們都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慣。從田間採摘蘋果的孩童到門前穿著整齊民族服飾的老者,都呈現著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境界。


地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桃坪鄉

14.和順古鎮 ·雲南

嘈雜世界的靜音模式

「雲涌吉祥,風吹和順」歷史悠久的和順古鎮,依山傍水,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百年風雨積攢的文化底蘊,造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情。


走過古老的牌坊,穿過青石小巷,在這裡,能給心靈找到方向。


地址: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

15.荻浦古村 ·浙江

這裡隱藏著絕世仙境

對旅遊了解的人一定知道,桐廬的花海是非常迷人的,而荻浦古村就是桐廬境內花海最燦爛的地方,每個季節都能綻放的非常絢麗。



夏日,這裡有向日葵迎風開放,秋季,這裡的波斯菊開得正艷。小村每一磚一瓦都透露著濃厚的江南氣息。


地址:浙江桐廬縣江南鎮荻浦村花海旁

16.漫川古鎮 ·陝西

朝秦暮楚典故來源

漫川關鎮,古稱豐陽關、又稱蠻子國,地跨陝鄂兩省,因水域寬衍而得名,是陝西的邊陲商貿重鎮,「朝秦暮楚」典故即源於此。


在古鎮上行走,放眼望去,一條青石鋪設的小巷,一街兩旁雕樑畫棟的古建築,構成了漫川古鎮特有的風貌;「蠍子街」、「石子路」,無不在敘說著古鎮昔日的繁華和特有的秦風楚韻。


地址: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

17.吞達村 ·西藏

西藏的吉祥之地

「吞達」在藏語裡指「吉祥之地」,吞達村,一個靜謐的小村莊,坐落在西藏自治區中南部雅魯藏布江北岸。1300年前,吞達村祖先遊牧至此,見山朗水清便定居下來。


如今村莊有200多戶人家,村民每天早上在古老的木桶上繫上一條潔白的哈達,表示帶上了一份純凈的心意,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吞達村村民懷著對天地自然、鄉鄰溫情的感恩之心守護著自己平靜美好的生活。


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