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古鎮,偷得浮生半日閒

2019-07-02     阿拖施曉君

關於喜洲的遺憾

此次大理之行,讓我最為遺憾卻也很是想念的是一幅畫面,田埂間,幾個農民正在辛苦耕種,遠處的喜洲古鎮是天然的美麗背景,藍天白雲依然,而我偏偏就是沒有把它拍下來。

這一幅畫面大概成為我記憶裡面大理該有的樣子,我說的,大概就是喜林苑楊品相宅的外牆,綠色的稻田上一抹金黃的外牆,頂上是白族建築特有的屋檐,有機會你可以去看一眼。

從洱海西路出發前往喜洲古鎮有許多路正在修,也因此走了很多冤枉路,另一個角度來說我也多走過好幾個大理鄉下的村子。喜洲古鎮的歷史是千年前的南詔國時期,它是當時商業貿易重鎮,並且在那個時候還產生了喜洲商幫,它也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中轉驛站,為過往的馬幫提供休憩和補給的地兒。

在喜洲古鎮可以遇到許多保留得十分完好的深宅大院,因此,要看白族民居,來喜洲就對了。

這是喜洲的白族民居里非常精彩的飛檐斗拱,典型的三滴水門樓制式,你可以看到下雨的時候,雨滴會經過第一、第二飛檐,然後才滴滴答答地落至地面,這也意味著財源滾滾。整個門樓上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彩色雕花,十分好看。

喜洲的老宅映襯在蒼穹的天空下,顯得古老而又有新生,隨便一幢房子拍起來都這麼的好看。

喜洲粑粑被譽為不可錯過的美食之一,不過我倒是始終沒有嘗一口。

陽光下的腳踏車與斑駁的老牆。這裡大概是濃縮了整個大理的精華吧。老舍先生可曾經堪稱喜洲為「奇蹟」。

來到四方街,才能見到大量的遊人,行走在喜洲的小巷子裡,都是原住民的生活氣息。喜歡這個三三兩兩沒什麼人的古鎮,如果能住上一陣子想來是非常美好的事。

我在喜洲,小巷裡、房屋前……拍了許多照片。可卻沒有在田埂間留影一張是我的遺憾又是心中所念,我知道它會一直在我心裡。一片古老的房屋,幾個辛苦耕種的農民,一派田園風光。

那個誰來了都要拍一張的機位, 公共電話亭前的轉角,不知道有誰,會與我在此相遇。

我在喜洲匆匆而過,沒有吃上一頓飯也沒有喝上一杯咖啡,就已經離開前往海舌,但我知道我還會再來,再來這個千年小鎮,這個擁有者多元文化的藝術小鎮上,呆上一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sQJxGwBJleJMoPMUR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