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三大傳播途徑,若能規避或不用擔心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納入乙類傳染病。根據國家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的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其傳播途徑有3種。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截至目前(二月4日),還沒有研製出針對性病毒疫苗的情況下,最好的防範措施就是早發現,早隔離。」
何為人傳人現象?
所謂「人傳人」現象,就是指一個病人可以傳染個數個病人,而且可以持續傳播,可看見清晰的傳播鏈。如:一個患者A可能會傳染給數個B,之後的每個B又可能繼續傳染給多個C,依次類推。因此,鍾南山院士還建議大家,沒事多居家中自我隔離,少出門減少與病毒接觸的可能。特殊時期國家還倡導,「紅事」不宴請,「白事」要從簡,少出門、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手套等等,全民響應。
專家提醒: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三大傳播途徑,若能規避或不用擔心
1、呼吸道傳播
鍾南山院士在一月二十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比如,病毒攜帶者在呼吸或打噴嚏過程中,可能將病毒散播在空氣之中,如果與之有過親密接觸,如:同坐一輛車,同桌吃飯,同居或在同一個娛樂場所等等,就極有可能在呼吸的過程中將空氣中的病毒吸入體內,從而造成感染。
因此,對於與確診患者有過親密接觸的人群,都必須要上報當地的衛生主管部門,以便於與密切跟蹤,即使隔離或自我隔離。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但凡有過湖北,尤其是武漢旅居歷史的人群,都是跟蹤的對象。鑒於影響較大,目前買沒有研製出較為有效的病毒疫苗,因此,對於健康人權也要求儘量少出門,出門也一定要戴口罩,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2、接觸傳播
據報,病毒在光滑的物體表面,依然可以存活較長時間,而且天氣越冷病毒存活時間可能會越長。而且,據報道,已經在人體的糞便中發現了活體的新型冠狀病毒。由於我們外出時,或不可避免要觸摸到一些公共的器物,如電梯的按鈕,公交車扶手,以及其他設施,因此,我們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出門可以戴手套,回家後先要妥善處理口罩,手套之後,要第一時間去洗手等,平時在家也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按時消毒等,如此可以防止接觸傳播。
3、野生動物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最先是在武漢市華南水產批發市場發現,據網媒報道,是由野生動物感染到人類,然後擴散。後來經過醫學研究,鍾南山院士也表示:「基本支持病毒來源於蝙蝠,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可見病毒最先存在於野生動物這一論點是成立的,儘管目前大多感染者中,大多有過武漢旅居歷史,或與患者有過密切的接觸。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排除可能是由於吃了野生動物而導致的感染,因此,呼籲大家儘量不要吃野味,而且,目前多數野生動物都是受法律保護,是嚴禁非法捕獵,售賣或食用的。
所以,我們要儘量遠離野生動物,避免在沒有加防護的情況之下與動物密切接觸,儘量不要去生鮮市場。
截至目前(二月4日),在全國範圍內,除了武漢之外,其他地區還沒有出現疫情大爆發的現象,儘管遇到春節的全國大遷徙,但是目前並沒有出現多點爆發的現象,可見我們國家採取的措施還是比較及時有效的。在還沒有研製出針對性疫苗的情況下,在我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痊癒的人數開始逐漸超過死亡人數,給已經確診的患者留下了一絲希望,我想這一變化在今後還會更大。所以,在謹慎對待之餘,還是比較樂觀的。
全國人們都在響應號召,物價也沒有像以往那樣被哄抬,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很好控制,大家都在努力,武漢,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qUAEnAB3uTiws8Ksl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