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阿里美團那些大廠,為什麼經常拿HTTP考驗求職者了

2019-12-15     老男孩的成長之路


前言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2019年,寒冬的來臨已經淘汰掉了很大一批的「CV戰士」;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進了這場戰役,從前幾年的「增刪改查」,到現在的微服務高並發,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如今HTTP網絡協議這塊的知識點也已經是面試必問!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HTTP首部的參考手冊;它是一本名副其實的web結構聖經。系統架構師和網絡管理員可以通過本書更好地了解如何設計、實現並管理複雜的網絡架構。性能工程師和分析人員可以從高速緩存和性能優化的相關章節中獲益

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用 4 章的篇幅描述了 Web 的基礎構件與 HTTP 的核心技術。

• 第 1 章簡要介紹了 HTTP。
• 第 2 章詳細闡述了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的格式,以及 URL 在網際網路上命名的各種類型的資源,還介紹了統一資源名(Uniform Resource Name,URN)的演變過程。
• 第 3 章詳細介紹了 HTTP 報文是如何傳送 Web 內容的。
• 第 4 章解釋了 HTTP 連接管理過程中一些經常會引起誤解且少有文檔說明的規則和行為。

第二部分重點介紹了 Web 系統的結構構造塊:HTTP 伺服器、代理、緩存、網關以 及機器人應用程式。(當然,Web 瀏覽器也是一種構造塊,但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已 經對其進行過很詳細的介紹了。)第二部分包含以下 6 章。

• 第 5 章簡要介紹了 Web 伺服器結構。
• 第 6 章深入研究了 HTTP 代理伺服器,HTTP 代理伺服器是作為 HTTP 服務與控制平台使用的中間伺服器。
• 第 7 章深入研究了 Web 緩存的問題。緩存是通過保存常用文檔的本地副本來提高性能、減少流量的設備。
• 第 8 章探討了網關和應用伺服器的概念,通過它們,HTTP 就可以與使用不同協議(包括 SSL 加密協議)的軟體進行通信了。
• 第 9 章介紹了 Web 上的各種客戶端類型,包括無處不在的瀏覽器、機器人和網絡蜘蛛以及搜尋引擎。
• 第 10 章講述了仍在研究之中的 HTTP 協議:HTTP-NG 協議。

第三部分提供了一套用於追蹤身份、增強安全性以及控制內容訪問的技術和技巧。 包含下列 4 章。

• 第 11 章討論了一些識別用戶的技術,以便向用戶提供私人化的內容服務。
• 第 12 章重點介紹了一些驗證用戶身份的基本方式。這一章還對 HTTP 認證機制與
資料庫的接口問題進行了研究。
• 第 13 章詳述了摘要認證,它是對 HTTP 的建議性綜合增強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
其安全性。
• 第 14 章說明了網際網路的密碼體系、數字證書以及 SSL。

第四部分涵蓋 HTTP 報文主體和 Web 標準,前者包含實際內容,後者描述並處理主 體內容。第四部分包含以下 3 章。

• 第 15 章介紹了 HTTP 內容的結構。
• 第 16 章探討了一些 Web 標準,通過這些標準,全球範圍內的用戶都可以交換以不
同語言和字符集表示的內容。
• 第 17 章解釋了一些用於協商可接受內容的機制。

第五部分介紹了發布和傳播 Web 內容的技巧。包括以下 4 章。

• 第 18 章討論了在現代的網站託管環境中布署伺服器的方式以及 HTTP 對虛擬網站
託管的支持。
• 第 19 章探討了一些創建 Web 內容,並將其裝載到 Web 伺服器中去的技術。
• 第 20 章介紹了能夠將輸入 Web 流量分散到一組伺服器上去的一些工具和技術。
• 第 21 章介紹了一些日誌格式和常見問題。

第六部分是一些很有用的參考附錄,以及相關技術的教程。

• 附錄A詳述了統一資源描述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方案所支持的協議。
附錄 B 列出了 HTTP 的響應代碼,方便使用。
• 附錄 C 提供了 HTTP 首部欄位的參考列表。
• 附錄 D 列出了大量的 MIME 類型,解釋了 MIME 類型的註冊方式。
• 附錄 E 介紹了 HTTP 認證中使用的 Base-64 編碼。
• 附錄 F 詳述了如何實現 HTTP 中的各種認證方案。
• 附錄 G 定義了 HTTP 首部的語言標籤值。
• 附錄 H 列出了用以支持國際化 HTTP 的字符編碼。

由於細節內容實在太多了,為了不影響文章的觀賞性,只截出了一部分知識點大致的介紹一下,每個小節點裡面都有更細化的內容!

需要這份《HTTP權威指南》的朋友可以幫忙轉發一下這篇文章,關注小編,私信「資料」就可以免費獲取到了,還有小編準備的一份Java進階學習路線圖(Xmind)以及來年金三銀四必備的一份《Java面試必備指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pb6Cm8BMH2_cNUgJX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