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西安好人榜」人選公布,快來看看他們是誰

2019-10-16     西安封面

西安好人

來源於西安普通市民

他們不是超級英雄

但絕對是這座城市的風尚

經各區縣、開發區和市級相關部門推薦

2019年7-8月「西安好人榜」

上榜人選出爐

參與文末的「投票」

為你心目中的「西安好人」打call!

「助人為樂」好人:石強

石強,男,漢族,198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西安市高陵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監察室副主任。

2014年以來,石強同志帶領公益團隊持續六年為西安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送去愛心與溫暖。為了助殘扶弱,幫助兒童福利院、老人院等弱勢群體,他組織註冊了「三年級二班」微公益平台,以「微公益,一起來!」口號,攢動點點滴滴溫暖,傳遞著「平台雖微,聚眾則大」的溫暖正能量。他還連續八年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義務獻血,真正踐行著一名普通黨員的奉獻精神,將一名共產黨員骨子裡的那股熱血傳遞給周圍的人。(高陵區委文明辦 推薦)

「助人為樂」好人:王勝利

王勝利,男,漢族,1970年3月出生,1986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稅務局航天中路稅務所主任科員。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作為「西安義工」青年志願服務隊的一名成員,王勝利10餘年來用實際行動踐行當初加入義工志願服務隊時的諾言,先後參加義工活動138次,資助8名貧困家庭孩子,獻愛心捐款2萬餘元,用滿腔熱忱書寫了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愛心故事。在助人為樂的道路上,他從不留名,有人問起,便以網名「凱旋」自稱,從此「凱旋大叔」這個溫暖的稱呼便廣為人知。(西安市稅務局推薦)

「助人為樂」好人:車小民

車小民,男,漢族,1969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西安創意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多年來,車小民熱心各項公益事業,發自內心地關愛溫暖他人,用溫情回報社會,先後投入200餘萬元,開展助學、助老、助教、助困等系列公益活動。自2012年以來,車小民堅持每年為孫車小學的學生們訂做校服、購買書包、圖書,建設多功能教室,累計為孫車小學捐贈各類物品20餘萬元,八年來從未間斷。他還資助了高楠、強娟等7名貧困大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花費7萬餘元,為家鄉引鎮街辦車家岩村安裝路燈、修建圍牆,自籌資金30多萬元成立了陝西省首個「農民文體協會」,改善了村民們的學習和娛樂條件。他還常常幫助困難群眾,慰問孤寡老人,關懷貧困家庭,誰家發生火災、車禍,或者有人生了重病,他都主動出資並號召大家籌集善款,第一時間送達困難群眾手裡助其渡過難關。(碑林區委文明辦 推薦)

「見義勇為」好人:崔文光

崔文光,男,漢族,25歲,西安市鄠邑區人,共青團員,2018年9月入警,先後在西安市公安局滻灞生態區分局綜合科、辛家廟派出所工作,現任辛家廟派出所見習民警。

崔文光同志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直接參與抓捕2起販賣毒品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幫群眾找到失蹤孕婦家屬,解救被困傳銷人員,開展治安亂點清查整頓,打擊處理涉黃,涉毒違法犯罪人員數名。

2019年,6月4日晚,西安市公安局滻灞生態區分局辛家廟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男孩站在對面高層空調外機平台上,情況危急。辛家廟派出所值班民警崔文光同志到現場後英勇無畏、機智果斷,僅用時60秒就成功挽救了一個9歲兒童的生命。(滻灞管委會文明辦 推薦)

「見義勇為」好人:李暉

李暉,女,漢族,1964年2月生,民盟,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及新生兒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名師。

2019年6月28號晚,李暉乘晚7點飛廣州飛機,起飛後約30分鐘,機艙里響起急尋醫生的廣播。李暉立馬起身向後機艙走去,看到一位年輕女子正蜷縮在座椅下面,面色發紫,呼吸困難,手腳冰涼,表情恐慌地說:「心慌難受,救救我」。李暉迅速安排患者平躺、吸氧,讓機長找來聽診器和血壓計,邊檢查邊詢問病情,得知其早孕44天。當時患者心率每分鐘快達120次,血壓偏低,李暉結合病史及體徵,排除心臟病,果斷判定與低血糖有關。經過半個小時治療及觀察,患者病情漸漸平穩下來,飛機也避免被迫返航,為全體乘客節約時間。在整個行程中,李暉一直坐在患者旁邊照顧,直到飛機落地。(雁塔區委文明辦 推薦)

「見義勇為」好人:劉楠

劉楠,男,漢族,1987年7月出生,2016年轉業,中共黨員,西安水務集團李家河水庫管理公司員工。

2019年4月11日,因雨後山路濕滑,家住藍田縣的陳先生在行車途中車輛滑入山谷中。該地段偏遠且附近沒有住戶,電話更是沒有信號,情況危急。陳先生求救近一個小時後仍無人停車伸出援手,直到劉楠在返回單位途中發現求救的陳先生後,冒著可能滑下山坡的危險,立刻採取救援措施,將陳先生救出。為挽回陳先生的經濟損失,他又歷經2個小時將幫助陳先生將事故車拖出,隨後未留姓名就轉身離開。生活中的他,總是一副熱心腸,路遇臨產孕婦他幫忙送至醫院,面對5.12、青海玉樹、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他慷慨解囊捐款,時時處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藍田縣委文明辦 推薦)

「敬業奉獻」好人:張倩

張倩,女,1977年5月生,群眾,西安市第四醫院白內障人工晶體中心副主任。

2019年7月14日,張倩右腳骨折,按照醫囑,她應在家裡休養1-3個月。但在骨折前,已經有9位患者和她預約了白內障手術,為了不耽誤患者的時間和治療,不辜負患者們的信任,7月23日,張倩不聽「醫囑」堅持上班,一瘸一拐拖著傷腳上「火線」。

手術台上,她不時地用骨折的右腳踩踏超聲乳化機,就這樣連續三個小時,一口氣成功完成了9台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手術結束後,她癱坐在手術室牆角揉著酸麻的右腳,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新城區委文明辦 推薦)

「敬業奉獻」好人:樊征

樊征,男,1975年9月出生。共產黨員,現為西安灞橋區城市管理局特檢大隊副大隊長、灞橋區建築垃圾管理所支部書記。

樊征所在的灞橋區城市管理局特檢大隊自2014年4月15日成立以來,承擔著區域內城市渣土秩序巡查、文明安全執法的重擔。為加強區域內渣土清運車輛的管理,將城市的污染降到最低,樊征針對渣土運輸流動性大、範圍廣、管理難度大等特點,積極探索事前防範機制。他帶領隊員們堅守在一線——規範工地出土前置審批監管、設置長期渣土檢查值守點、組織開展聯合執法,結合國內外優秀管理辦法,推出渣土清運「三聯單」制度。「三聯單」的運用從源頭上杜絕了亂倒現象的發生,有力打擊了「黑車」清運,保證了資質車隊的利益,也促進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和諧關係,為實現建築垃圾管理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灞橋區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樊宏

樊宏,男,漢族,1962年7月生,群眾,西安市灞橋區汽車配件社區居民。

小時候因高燒不治,樊宏落下小兒麻痹後遺症終身殘疾。但他從小身殘志堅,自己吃飯穿衣,幫父母買菜買糧;長大後借錢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拉座補貼家用,從不讓親友救濟;父親因病去世後,母親備受打擊臥床不起,他就肩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無論母親有什麼需要,他都會立刻趕到母親身邊悉心照料。

樊宏自己也是個需要被人照顧的人,但他用自己的孝行善舉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灞橋區委文明辦 推薦)

「孝老愛親」好人劉曼

劉曼,女,漢族,1984年6月生,群眾,未央區賈家灘村人。

2004年,劉曼與愛人結婚,育有一兒一女。家裡有丈夫、公婆共六口人。結婚第二年,公公患病腦梗行走不便,婆婆年老多病,二個小孩年幼要接送上學、輔導功課,家裡靠丈夫打零工、公婆養老金維持生活。

2006年公公癱瘓在床,她每天為公公端水、喂飯、洗洗刷刷,還要接送二個上學的兒女。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十幾年,她從不厭煩,婆婆逢人便說:「兒好不如媳婦好,我們劉曼比親閨女還親」。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春天,公公不慎將腿摔骨折。為了照顧公公,劉曼很少進城逛街,很少回娘家,偶爾回去一趟也是來去匆匆,每次看著父母戀戀不捨的表情,她強忍淚水。隔壁鄰居誇她是個好兒媳,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未央區委文明辦 推薦)

「自強勵志」好人平培榮

平培榮,男,漢族,1942年8月生,群眾,現年77歲,群眾,家住澇店鎮東保村一組,屬五保戶。

自幼因患小兒麻痹,平培榮落下後遺症右腿殘疾。他終身未娶,年輕時學得一手做鞋、修鞋的好手藝,始終與鞋攤為伴,靠著電動三輪車出攤收攤。50多年一直在澇店鎮街道設點修鞋,對鞋子小修小補從不收錢,對困難戶殘疾人修鞋從不收錢,遠鄉近鄰的村民都來找這個「實成人」修鞋。雖然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修鞋的人漸漸的少了,但平培榮表示要把修鞋攤一直做下去。修鞋不僅為了生計,更重要是把那份堅持的心,不服輸的生活態度傳遞給身邊人。(鄠邑區委文明辦 推薦)

編輯:芥末花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p2e1W0BMH2_cNUg6p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