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常在郊外的道路上騎行,自行車爆胎的機率就增加了數倍,因為郊外的道路不像市內道路有專人清潔,所以異物較多,但是,在長途騎行或戶外越野的情況下,爆胎是一件非常讓人苦惱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有效預防爆胎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內胎的問題一般有四種情況:從外面扎破,被石子或台階嗑破,從裡面爆裂,慢撒氣。
一、扎胎的預防措施
1.氣打足,一定要把氣打足,如果有氣壓表的氣筒,請打到接近外胎上標明的氣壓數字。沒有氣壓表的話,用手指來感覺。一般來說,公路車要打到用手指完全捏不動外胎(大男人的手)。山地車要打倒還能捏動,但是捏上去非常非常硬。高胎壓得好處很明顯,輪胎硬了,很多尖銳的石子,碎玻璃之類的碰上以後會被彈開,而無法扎進去。極大的減少了被扎的幾率。
2.停車休息的時候,注意檢查外胎,看看有沒有碎玻璃,小鐵片,石子之類的嵌在外胎上,提前清理乾淨。這些東西可能一時不會扎破,但是騎行速度和距離會讓他們越來越深入,直到扎破內胎。
3.騎車要看路,躲開路面上可疑的東西。另外,儘量靠近路中間行走,一般玻璃鐵片什麼多在路邊。
二、嗑破的預防措施
造成這種情況的唯一原因就是胎壓不足,所以輪胎太軟,再嗑上硬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導致內胎被擠向車圈,在車圈上磕破。
還有可能是外胎的因素,定期檢查外胎上的異物,除了檢查外胎的磨損程度,還是定期檢查外胎上是否有異物。很多時候,有小石頭、玻璃碎片扎到了外胎上,但是並沒有刺破外胎。若你沒有及時處理,隨著騎行的增加,這些異物可能會越扎越深,最終導致扎胎。
預防措施同上:打足氣,多看路。
三、爆裂的預防措施
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胎墊的問題。一是胎墊無法承受高壓,向內變形太多甚至破裂,導致內胎向內爆裂。二是胎墊沒有墊好,發生了移動,導致車圈上的孔直接和內胎接觸,高壓時爆裂。
解決的方法,選擇能承受高壓的胎墊。如果胎墊窄,容易滑動,那麼先用3M膠帶一類的東西把車圈內側纏一遍,蓋住所有的孔。而且可以增加胎墊的摩擦力,減少發生滑動的可能。
四、慢撒氣的預防措施
這種情況一般是內胎質量問題。在安裝內胎之前要提前打氣檢查一下。出門攜帶的備胎也要提前檢查過。慢撒氣一般發生在氣嘴兒處,這是要重點檢查的地方。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爆胎後,剛換好內胎,但是很快發現漏氣。
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扎破內胎的東西還留在外胎上。
預防方法,補胎的時候要仔細檢查外胎,對於破胎的位置要用手仔細模過內側,確認沒有異物。
另一種可能是安裝外胎的時候撬胎棒擠壞了內胎。預防方法,苦練換胎技術。
喜歡我們的小夥伴可以加我們騎行交流群,請先添加微信號:BikeRide,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