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疆的記憶,是從《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首歌開始的,歌裡面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閃著金光的阿爾泰山、沙漠駝鈴、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聖潔的雪蓮花都讓人心馳神往。作為一個南方人,對於新疆的記憶是遙遠的,卻又是親近的。因為每年的夏天,來自新疆的哈密瓜、葡萄、提子、西瓜等水果都是市面上品質最好的,因此感覺新疆很神奇,雖然處於我國的大西北,但是卻總能種出全國最好吃的水果。
上面提到的這些水果都是很大眾化、全國知名的水果,其實在新疆還有一些小眾水果,如果沒有去過新疆,可能連它們的名字都沒聽過。比如黃色無花果和吊干杏。今天就說一下吊干杏,它又名「弔死干杏」,名字相當的奇葩。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名字呢?
因為這種杏的果肉少,核很大,如果摘下來吃新鮮的,會覺得肉少了不好吃。然而等它風乾後,仿佛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一下子變了,杏肉香濃,自然甜度高,而且砸開果核還有甜甜的杏仁可以吃。
我們市面上買到的杏子,是水果杏,果肉多,汁液飽滿,核小,適合吃新鮮的,品種和新疆的吊干杏不一樣。新疆的吊干杏大多生長的伊犁,屬於野杏,杏的味道濃。據說這野杏來自於哈薩克一帶,特別能適應新疆的氣候,在全國也算是獨一份,只有新疆才能生長。很多人都去過新疆旅遊,如果是在春天去的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野杏花,等這花落之後,就慢慢長出了杏。
每年的6月,吊干杏開始成熟。它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那就是成熟後不落。這點挺不可思議的,杏屬於比較容易掉落的水果,一陣風雨過後,往往果園裡遍地都是落杏。新疆的吊干杏為啥這麼厲害呢?這還是和新疆獨有氣候分不開。眾所周知,夏季的新疆可謂是「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晝夜溫差極大。白天,乾熱的天氣將杏烤得蔫蔫的,到了晚上,溫差可以達到20度左右,低溫刺激杏收縮,每天這麼來回折騰,杏「只好」在樹上風乾了。
杏子成熟的季節,山坡上的杏樹上滿滿的杏,當地形象地稱之為「吊干杏」,也叫「樹上干」。它的糖分比大部分的杏都高,可以達到24%左右。像我們平時吃的一些水果,蘋果、橙子,如果糖度能達到17%,就已經很甜了,24%對於水果來說,是很高的一個值。吊干杏風乾後的外形可以說是其貌不揚,甚至有點丑,這也屬於它獨有的特點:干硬如鐵。外表丑,但是內心卻很甜,入口杏香四溢,可以直接吃,口感好,也可以泡杏干茶,最後記得吃杏仁。
吊干杏原本是本地人自己吃的零食,後來隨著名氣增大,也逐漸擴大種植,成了當地農民增收的一個渠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農產品,總會被大眾認可。現在吊干杏屬於極受追捧的農副產品,價格可以賣到三四十元一斤。
讀者朋友們,你吃過這種吊干杏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