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
批准南京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
入選「文學之都」。
此前,國內各大城市
已加入了該網絡的各個主題列表之下,
而「文學之都」名錄中
遲遲沒有中國城市的名字。
如今,南京憑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成為了中國唯一入選的文學之都,
獨享世界美譽!
入選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的中國城市
2008年,深圳入選「設計之都」,是第一個加入「創意城市網絡」的中國城市。
2010年,上海入選「設計之都」;成都入選「美食之都」,也是第一個獲「美食之都」美譽的亞洲城市。
2012年,杭州入選「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北京入選「設計之都」。
2014年,景德鎮和蘇州入選「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廣東順德入選「美食之都」。
2016年,長沙、澳門、青島和武漢分別以其在數字藝術、美食文化、電影藝術和設計領域的成就入選「媒體藝術之都」、「美食之都」、「電影之都」、「設計之都」。
2019年,南京和揚州分別入選「文學之都"、"美食之都"。
南京是十朝都會,
文化底蘊也極其深厚。
這一方水土培育出了余光中、
葉兆言、蘇童等一批著名作家。
魯迅、巴金、朱自清、張愛玲
等文壇巨匠均與南京有著特殊的聯繫。
「文學之都"美譽實至名歸~
在南京,
生活似乎處處帶著詩意和古韻。
小編趁此機會也帶大家
領略一番詩中的南京~
秦淮河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淵源之地,
站在夜晚的秦淮河畔,
能夠切身體會古時的
繁華之氣自何而來~
南京的底蘊也藏在這
槳聲燈影的秦淮河之中吧~
在感受文化底蘊的同時,
也能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兒,
時不時還能聽到小販的吆喝聲~
夫子廟
夫子廟位於秦淮河北岸,
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
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
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
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
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
三大建築群組成~
它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
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
和北京天橋並稱為中國四大鬧市~
中山陵
中山陵是孫中山的陵墓,
位於南京東郊的鐘山風景區內,
東臨靈谷寺,西鄰明孝陵~
整個建築依山而建,
由北向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
墓地布局呈「警鐘」形圖案,
從空中往下看,
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
中山陵的整體分布包括
博愛坊、墓道、陵門、
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築,
祭堂中央是由白色大理石雕刻的
孫中山坐像~
明孝陵
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
明孝陵位於鐘山風景名勝區內,
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其占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
明孝陵處於紫金山之中,
山環水繞,陵園規模宏大,
主體建築以紅牆為主,
掩映山中,講述著百年的秘密~
歷經600年的時間,
很多木質結構早已不復存在,
但是整體結構依舊延續,
保留了明朝的石刻殘垣,
重建的屋殿依舊保持了原有建築的真實性~
玄武湖
玄武湖古名桑泊、後湖、北湖,
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
與嘉興南湖、杭州西湖並稱
「江南三大名湖」,
被譽為「金陵明珠」~
玄武湖分作五洲
(環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
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
處處有山有水~
宋人歐陽修曾寫道「金陵莫美於後湖」,
玄武湖為風景園林,亦為文化勝地,
歷代文人騷客,政要名流
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皆為後人傳為美談~
棲霞山
棲霞山又名攝山,
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
南朝時山中建有「 棲霞精舍」,
因此得名~
在清代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
歷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棲霞山,
歷史古蹟遺址80多處~
南方的秋天走的比北方晚一些,
如今也是登臨棲霞山最好的時節,
棲霞紅葉種類很多,
尤以楓香為主,包括紅楓、雞爪槭、
三角楓、羽毛楓、櫸樹、黃連木等,
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紅遍,
猶如晚霞棲落,蔚為壯觀~
獨享世界美譽的文學之都,
值得你去看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fdFm24BMH2_cNUgHX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