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病」差點要了85後男子的命 專家:兩類人群需注意

2020-01-16     十堰晚報


世上的細菌數不清,你可知道有一種食肉菌,人體一旦感染,輕者面臨截肢,重者可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死亡率高達33%至72%。近日,十堰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救治了一名壞死性筋膜炎患者。患者母親向醫護團隊送來4面錦旗,感謝科室的精心救治。日前,患者已經順利出院。  

2019年12月14日,32歲的陸某因肛周大面積破潰伴寒顫、流膿4天來到十堰人醫胃腸外科。陸某母親說,以為是痔瘡這樣的小毛病,沒太在意,疼痛難忍才來到醫院。經檢查,陸某母親口中的小毛病,確診為會陰肛周壞死性筋膜炎,會陰肛周均為膿腔,已經深達盆腔。  

「肛周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全球罕見的怪病,甚至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怪病。」十堰人醫胃腸外科主任何志軍介紹,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為多種細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蘭氏陽性的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菌和厭氧菌,這些食肉菌專門「吃」脂肪組織和筋膜組織,並且「胃口」很好,若不及時清除,就會從內部將患者「吃掉」。  

「這種疾病起病急驟、發展迅猛,一旦疑似感染此類疾病,必須儘快手術。」何志軍介紹,但是陸某有5年多的糖尿病史,且有高血壓、肥胖,極大地增加了手術風險,「如果不做手術,病情會急劇惡化發展為膿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嚴重危及生命。」

何志軍快速反應,聯繫內分泌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相關科室組織緊急會診討論,在完善相關準備後,最終決定為患者進行急診手術治療。當晚,由該科肛門痔瘺外科組為患者實施肛周膿腫切開術+會陰病損切除術+肛門皮膚和皮下壞死組織切除清創術。術中情況遠比預想複雜得多,患者肛周組織壞死非常嚴重,切除壞死組織非常耗時,手術經歷了2個小時才完成。

術後,為了防止患者感染,科室醫生每天對患者進行2次徹底清創換藥,每次操作長達40分鐘,結束後汗流浹背。科室還聯繫使用高壓氧,在綜合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局部給氧,加強營養支持,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此外,護理人員對患者給予中醫中藥聯合應用及專科特色健康教育。  

經過多日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病情好轉。今年元旦,陸某母親帶著4面錦旗專程來到十堰人醫,感謝科室醫護團隊的救命之恩。「起初,以為兒子肛門流膿只是痔瘡,

沒想到竟是罕見怪病。幸好治療及時,撿回一條命!」昨日,記者了解到,患者目前已經順利出院。

壞死性筋膜炎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不及時治療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何志軍提醒,壞死性筋膜炎與免疫力低下有很大的關係,多發於糖尿病患者、極度肥胖人群等。該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經確診,必須立即行廣泛切開、徹底清創引流。如果貽誤治療,會導致患者的病情急劇惡化,並發展為膿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記者 韓玉硯 特約記者 周玉池 通訊員 李玉梅 鄭永 編髮:幻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f7Brm8BUQOea5OwUB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