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拆解:藝術不僅是簡單的堆砌——AJ23

2019-05-01     XCin球鞋顧問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勞動委員芒果,歡迎來到IN拆解頻道。

上一期,我們拆解了AJ20的套裝版本,為這一次拆解AJ23元年版,做了一個鋪墊。

AJ正代為何能如此之強,AJ23又為何稱為藝術品,它是否真的有那麼牛批,接下來一一給你答案。

雖然這是一雙舊的AJ23,但是時間只會給藝術品帶來濃烈的味道,比如腳臭味。

寬衣解帶,拉開鞋舌和鞋身,我們來細細品味23身上各個地方。

恰到好處的填充,使得鞋舌和屁股都非常的豐腴,同時不失線條感。

在鞋舌的末端,內側剛好一個金色搭配喬丹指紋的點綴,簡直就是瑪麗蓮夢露,懂伐!

手工拆解藝術品的重點,就要找到關鍵點。打開鞋面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這一圈紅色的線。

一點一點像一個修鞋匠一樣把紅線解開,打開當時使用新型縫紉機,縫製出具有三維效果的鞋面,可以看到刺繡使定位使用的紙殼。

這層紙殼也直接導致了,穿AJ23打球不透氣。其實本身AJ23除了部分地方的填充之外,其餘是非常單薄的,鞋身中段也都是網眼的織物,講道理的說,沒有這層紙殼,會相當透氣。

當然,由於填充少,也導致了馬也哥說的那個卡腳問題。在前掌包覆起來的兩個TPU處,填充也是相當單薄,從內襯還可以看到,磨破的痕跡,腳寬的朋友一定要謹慎購買。

說到TPU,除了鞋面硬紙殼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以外,後跟處常規的TPU,也不會少。(由於想保持完整,這裡僅打開一個小口。)

鞋面整體都做得非常的精緻,細節的刻畫,材料的使用,工藝的複雜,都在這雙AJ23身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於時間久遠,以及解開了關鍵的紅線,我們直接將鞋身和中底進行分離。

分開之後,可以看到紅線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將鞋身和這樣一個塑料包圍的籠架以及中底,縫製到一起。

其實採用縫製方式結合中底和鞋身,是耐克當時的Nike Considered環保理念,最早於2005年提出,通過縫製將鞋幫和鞋底連接在一起,降低使用膠粘劑的劑量,易於拆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想保持鞋身完整的原因之一,說不定我還能再把它裝回去!

OK,再將籠架和中底分離。

中底科技,非常簡單明了,一塊全掌的ZOOM Air。由於已經漏氣,無法測量更多的數據。

42碼的內置氣墊長度方面為669.21mm,相對於新型的KD12全掌型有切割ZOOM Air造型略有不同,42.5碼的KD12內置氣墊長度為692.89mm。

中底常規的EVA材質,還做了IPS的設計,相比較於AJ20那種設計,這個完全就是做個樣子,略有點掉檔次。

不過籠架做的非常精緻,外在的各種稜角、線條等等的切割設計就不多說了,內層還鍍了一層黑金色的漆,我相信全新的肯定有不錯的質感。

在籠架足弓處,就是那一塊最最最吸引人的超級大塊碳板。

碳板其實是封鎖在裡面的,拆解下來之後,這塊異形碳板是非常大,但是比較的薄,厚度只有0.93mm。

最後外底方面,是前後分開的兩塊。將喬丹的指紋作為球鞋大底的紋路,還是十分有紀念意義的。

整體拆解AJ23下來,是會發現很多工藝技術的結合,但是並沒有給人一種雜亂堆砌的感覺。反而會是一種簡單的感覺,這也讓我想把它再度組裝回去的理由。

大家期待一下!

*部分素材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eSZC2wBmyVoG_1ZL_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