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因為高血壓並沒有什麼特異性症狀。
很多人都是在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以後,才選擇就醫檢查,此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持續的血壓升高,容易造成心、腦、腎、全身血管損傷,嚴重時,還可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旦頭部出現3個表現,可能是血壓「超標」了,注意警惕
表現1:頭痛
顱腦血管在高血壓長期的"洗禮"下,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導致血管腔狹窄,甚至堵塞,當血液流經堵塞部位時,會導致血管異常痙攣,出現劇烈的頭痛。
一開始,頭痛只表現在病灶部位,隨著病情的嚴重,會逐漸發展為全頭痛。
表現2:眩暈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血壓波動較大引發頭暈。
而反覆的高血壓還會造成腦動脈的搏動感增強,繼而對腦組織形成衝擊和振蕩,引起頭暈。
表現3:耳鳴
高血壓會引起內耳動脈硬化和痙攣,因供血不足使聽覺神經功能發生退化。
具體表現為耳朵里會出現斷續嗡嗡作響的聲音,就像水車來迴轉那樣低沉的聲音,持續時間較長。
血壓高的人,生活中注意避免4件事
第1件、起床太猛
早上剛剛醒來的時候,血壓差不多是一天中最高的時候,所以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起床一定不要太快,太著急,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
再加上早上六點左右的時候,我們人體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水平也很高。
這兩個因素同時作用,會導致在起床的一瞬間,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第2件、用力排便
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排尿,大部分人還會選擇在早上排便,這是因為早上的腸經較為活躍。
但是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和飲食習慣等的影響,出現了便秘的情況,此時千萬不要太著急,太用力。
因為早晨本身血壓就高,如果再用力,會導致血壓驟升的,就容易出現意外。
第3件、早上不喝水
經過了一晚上的睡眠,人體會處於極度缺水的狀態,血液也會比平時粘稠一些,血流速度也相對會減緩。
此時,如果不喝水,就會大大的增加了高血壓患者出現血栓的可能性。
早上起來喝一杯溫水的話,能夠幫助我們補充晚上睡覺期間消耗掉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還有利於控制血液,防止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幾率。
第4件、早起運動過猛
不少老年人有早上晨練的習慣,但是對於高血壓的人而言,在選擇運動上面,一
定要注意,要儘量選擇有氧運動。
例如廣場舞,快步走,打拳等等。
因為人在劇烈運動以後,腎上腺激素會大量的分泌,導致血管收縮,如此一來,血壓升高,就會引起腦中風的發生。
日常降血壓,堅持做好3件事,血壓穩定不上升
1、多喝水
高血壓患者必須多喝水。但除了喝水,還可多喝些茶,有助於軟化血管。
每天2-3杯玲,雁.花茶,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研究發現,玲,雁.花可軟化血管、擴張冠脈、增加血流量,還可預防高血壓帶來的「中風」,利於血管健康。
2、堅持鍛鍊身體
長期不鍛鍊的人,血液流動速度慢,血液中更容易沉積脂質,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
若脂肪在體內堆積過多,還會引發肥胖,而肥胖是包括腦梗在內,多種疾病的高危因素。
建議:每周保證運動3~5次,每次持續15~45分鐘,以緩和的有氧運動為宜。
3、戒煙
研究顯示,吸一支煙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
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進入人體後,會快速傳遞到大腦,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感。
而且吸煙會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還會促使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從而增加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幾率。
健康科普
科普小常識:降壓不可太快、太低
高血壓是腦梗的高危因素。
但是降壓太快,降得太低,也會增加腦梗的發生風險。
慢性高血壓患者的腦組織,已經適應了略高的血壓水平,如果血壓降得太快、降得太低,反而會促進腦缺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