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改善人居環境重要突破口的「迎花博、治五棚」專項工作 是區委、區政府今年明確要推進完成和重點督辦的一項任務。 自5月29日召開區「迎花博、治五棚」專項工作推進會後,全區面上掀起「五棚」整治新高潮,農村人居環境整潔有序。各鄉鎮黨委、政府將整治工作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通過不同形式、方式再部署、再落實。
截至6月底,19個市、區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已全面完成整治並通過區級驗收。花博沿線87個行政村也已按照節點要求完成整治,極大優化了人居環境,目前區鄉村振興辦正在組織驗收。全區面上整治平均完成率超過80%。許多鄉鎮、村更是自我加壓,提前完成整治任務,在完成鎮村自驗的基礎上申請了區級驗收。
進村指導督查 形成常態化管理
部分鄉鎮採用鎮村領導分片包乾的形式,形成「鎮領導班子包村、插村機關幹部和村幹部包片、村民組長包戶」的全員參與工作格局和片區聯動工作模式,實現壓力層層傳導,工作整體推進效率高、整治效果好,提升了村域綜合環境面貌。
如廟鎮將鎮班子成員、機關事業幹部共同納入「迎花博、治五棚」治理體系,形成每周下村督查指導不少於3天的聯動工作模式。建設鎮動員全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駐村指導「五棚」整治專項行動,建立鎮級市民巡訪團,對照標準要求挨家挨戶現場察看,逐個村民小組過堂驗收。豎新鎮組織黨政人大班子全體成員及全體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定期下村開展督查。
彙集民智民慧 共建美麗家園
各鄉鎮在整治方式上充分發揮幹部群眾的集體智慧,如針對部分村民的家禽養殖需求,部分鄉鎮定做規格統一的棚舍;對於有權證暫時無法拆除的殘垣斷壁,因地制宜改造成村民休憩場所。又如部分鎮村利用廢舊建築材料,打造各具特色的「小三園」,為農戶提供樹苗、花籽、菜籽等,引導農戶在拆除點位、房前屋後及時建設「小三園」。
利用廢舊材料打造「小三園 」
港西鎮團結村 殘垣斷壁整改前後對比照片
整治前和整治後
當好主人翁 唱好主題歌
隨著整治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更多村民的思想觀念也逐漸發生轉變,他們主動配合、積極參與到「五棚」整治的浪潮中。人居環境變好了、村莊顏值提升了,村民臉上的笑容多了,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如堡鎮桃源村,成立了由村民組成的村級巡查隊伍,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凈化、自我提升,實現村莊環境與文明意識的「雙提升」。
當前,廣大幹部、黨員、村民群眾共同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紮實有力的措施,全力推進本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力爭圓滿完成任務,為迎接第十屆中國花博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資料:崇明三農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