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被Gartner評為2018年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之一。2018年7月,人民網官方搜狐號發布了一篇名為《邊緣計算是繼雲計算、AI之後又一科技浪潮》的文章。文中表示邊緣計算將是又一次信息革命浪潮。
過去的一年邊緣計算領域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梳理了過去一年值得你關注的事情,從創業公司到大企業,一起來回顧一下吧。時間維度(2018.7.1-2019.7.1)
小米聯合金山雲在京召開2018智能加速網絡發布會,兩者聯合發布了「1KM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金山雲CEO王育林表示:「1KM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結合小米路由器上億台設備,融合金山雲智能調度、雙邊加速、內容安全技術,利用邊緣計算技術,解決長期困擾業界的從CDN節點到WiFi終端之間最後一公里的網絡速度和安全等問題,打造距離用戶最近的邊緣計算,推動智能網絡時代的到來。
阿里雲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正式公測。Link Edge將阿里雲的計算能力擴展至邊緣,在離設備最近的位置執行計算,提供安全可靠、低延時、低成本、易擴展的本地計算服務,能夠大大提升處理效率,減輕雲端的負荷,提供更快的響應,將需求在邊緣端解決,是IoT服務不可缺少的環節。
中國鐵塔與阿里巴巴強強聯手,資源互補性強。中國鐵塔具有獨一無二的資源優勢,將快速高效支撐阿里巴巴在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業務領域的布局。其獨特資源也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物聯網公司的青睞。未來物聯網、邊緣計算的產業規模都是萬億級,可以預期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興產業大發展,將為中國鐵塔帶來大量增量租戶。
阿里將依託中國鐵塔遍布全國的近190萬個站址及配套設施資源,增強邊緣計算能力,打造雲邊端協同一體化的雲計算服務體系,連接萬物上雲,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環境大腦等領域快速實現解決方案和應用的落地。
在「智慧聯想CIO中國行」西安站上,e-works記者採訪了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商用業務總經理劉征,劉征談到,目前聯想商用IoT邊緣計算解決方案及生態已基本成型,按照體系架構由底層到上層分為四個層次:即感知層、網絡層、平台層和應用層。每一個層次聯想商用都有完整的產品和技術予以支撐。
聯想正在積極引領和推動邊緣計算在各個行業的實踐與落地。同時,為了進一步構建和完善邊緣計算生態系統,聯想將與行業廠商加強合作,強化邊緣計算產業生態的發展,為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邊緣智能主題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以「邊緣計算,智能未來」為主題,是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重要主題論壇之一。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曉峰、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美國韋恩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施巍松發表演講,賽迪發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邊緣計算·智能未來—邊緣智能發展與演進白皮書》。地平線、維諦技術、雲從科技、海康威視、AMD、英偉達、新思科技、浪潮、西門子等知名企業代表也共同參加會議。
在2018年邊緣計算全球峰會(德國,柏林)上,華為MEC解決方案榮獲「最佳5G邊緣計算」(Best Edge Computing Technology for 5GEvolution)獎。該獎項體現了華為MEC解決方案在面向5G的架構創新、部署實踐以及應用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產業界的充分肯定。
作為未來5G網絡不可缺少的邊緣計算平台,華為MEC解決方案將應用、內容以及核心網的部分業務處理和資源調度功能,一同部署在靠近接入側的網絡邊緣,通過業務在網絡邊緣的本地處理,以及應用、內容與網絡的協同,提供可靠、極致的業務體驗,可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AR維修、遠程醫療等5G業務場景,可靈活部署在企業園區、體育場、CBD等熱點區域。
在 2018 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 IoT 宣布與英特爾在物聯網領域達成深度合作,雙方將充分整合各自在雲以及邊緣計算上的能力,結合英特爾在硬體以及阿里雲 IoT 在物聯網平台上的優勢,為全球企業帶來雲邊一體化邊緣計算產品。、
此次阿里雲 IoT 和英特爾聯合推出的雲邊一體化邊緣計算產品,是一個專門針對物聯網應用的開放性框架,包含了英特爾硬體、人工智慧技術,以及阿里雲 IoT 的平台、作業系統等最新產品。英特爾還提供了專注於邊緣側的深度學習 OpenVINO 工具包,將視覺數據轉化為業務洞察。阿里雲 IoT 則提供了邊緣計算產品 LinkEdge 和物聯網作業系統 AliOSThings。
從相關媒體獲悉,邊緣計算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江行智能,於2018年7月獲得紅杉資本數千萬天使輪投資。江行智能目前推出了核心產品EdgeBox。據了解,江行智能通過對海量物聯網設備和數據進行管理、分析處理,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風險。目前其核心落地場景主要在電力、新能源、工業電池領域。
百度安全正式發布「DuEdge」,藉助邊緣網絡計算的力量,破局雲與端之間數據傳輸和網絡流量難題,提升業務靈活性和運行效率。邊緣網絡計算不僅拓寬了傳統CDN的適用場景,更是萬物互聯時代雲計算的升級版。百度安全DuEdge負責人馮景輝這樣評價邊緣網絡計算在AI時代的巨大作用。
近日,比特大陸推出其邊緣計算晶片BM1880,用於前端圖像、視頻、語音、自然語言等等深度學習硬體加速。從BM1880最新披露的技術資料顯示,BM1880是聚焦於邊緣應用的深度學習推理人工智慧晶片。其主要應用方向為圖像、視頻、以及其他類型的深度學習推理。產品支持豐富的AI功能:如人臉檢測、識別與表情分析;人體屬性與姿勢分析;物體檢測與識別;車牌識別;聲紋識別等等方面。
2018年10月30日,由中國通信學會和中國移動聯合主辦的「2018邊緣計算技術峰會」在京隆重召開。峰會獲得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聯盟(AII)、SDN/NFV產業聯盟、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等機構及組織的響應和支持,來自產業各方的專家學者,以及網際網路界、工業界、電信界的近400名代表集聚一堂,共同探討邊緣計算產業生態的構建和協同發展。在本次峰會現場,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也宣布正式成立,並首批入駐34家合作夥伴。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張同須院長與合作夥伴領導代表共同參加了開放實驗室入駐儀式,宣布目前已加入的34家合作夥伴正式入駐。這34家合作夥伴來自產業各方,包括以華為、Intel、恩智浦等為代表的18家基礎平台類合作夥伴和以騰訊、阿里、百度等為代表的16家行業類合作夥伴。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所長段曉東介紹了開放實驗室的發展願景和目標。
在10月30日的「2018邊緣計算技術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以「十問邊緣計算」為題,進行主題發言,提出了邊緣計算需要考慮的十大針對性問題,請業界進行研究和討論。第一問,5G邊緣計算下沉在什麼位置?第二問,計算能力是一級設置還是多級設置?第三問,計算能力如何在邊緣計算和雲計算之間優化配置?第四問,MEC間通過雲計算節點互通還是直接通信?第五問:邊緣計算需要IaaS/PaaS/SaaS等服務能力嗎?第六問:5GMEC需要同時具備接入,轉發和控制雲功能嗎?第七問:MEC應該與網絡切片結合嗎?第八問:位於C-RAN的MEC需要按業務來分配嗎?第九問:MEC是獨立設置還是跟其他功能集成?第十問:MEC的功能需要軟體定義嗎?更詳細的看:鄔賀銓十問邊緣計算
在2018邊緣計算技術峰會在北京上,賽特斯柔性邊緣計算研發副總監毛健談到,賽特斯現已全面推出X86和ARM平台的邊緣計算網關,結合不同硬體平台的特性,通過即插即用的接口擴展模式完成多協議支持;同時將賽特斯在SDN/NFV領域的技術成果應用於網關的管理與編排,實現靈活自組網,加密數據傳輸,重塑工業互聯。同時發布邊緣數據接入平台EdgeMatrix和邊緣數據分發平台EdgeHub;分別從邊緣數據源接入和中心平台數據分發、交換和交易的角度進行數據管理。
領先的關鍵基礎設施物聯網軟體提供商風河公司已經與CENGN(新一代網絡卓越中心)聯合創建公共軟體倉儲庫,提供StarlingX主機資源,作為開放源碼社區的設計參考。StarlingX是由OpenStack基金會管理的開放源碼項目,提供雲基礎架構軟體,支持部署在網絡邊緣的關鍵基礎設施應用和服務。StarlingX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它已經提供了由許多開源組件構成的完整邊緣雲軟體棧。
OpenStack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指出,「StarlingX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建構雲基礎設施,面向高性能、低延遲應用進行優化,這對工業物聯網和電信應用尤為重要。風河與CENGN所採取的行動體現了社區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努力使開放源碼項目的獲取更加便利,既降低了風險,又推廣了應用。」
今天,以「邊緣智能、邊雲協同」為主題,2018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峰會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是業界規模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吸引了來自歐洲、美國和中國的政府高層、協會領袖、頂級行業專家、學術帶頭人、媒體和分析師以及邊緣計算產業生態夥伴共600多人與會。峰會從技術創新、商業實踐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深入探討邊緣計算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集中展示最新的邊緣計算產業示範應用,凝聚共識致力推動邊緣計算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2016年11月30日,華為、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通院、英特爾、ARM和軟通動力聯合倡議發起邊緣計算產業聯盟,英文為EdgeComputing Consortium,簡稱ECC。
產業影響力方面,從2016年的60+成員到現在的200+,便是最好的註解。今年成員方面的變化有幾個亮點,一是新增中國移動作為常務理事單位,二是更多科研機構加入,如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CTBRI、山東大學SDU等,三是運營商、企業與IoT、工業網際網路各領域均衡發展,成員覆蓋更全面。
技術突破方面,邊緣計算參考架構3.0發布。三年,從1.0到3.0,每年一個台階。1.0架構基本上是傳遞概念,2.0則是把水平的架構擬定出來,3.0架構則更多將邊緣計算與各行各業進行結合、部署,從行業視角完善形成商業視圖、使用視圖、功能視圖、部署視圖。同時,3.0架構還補充了邊雲協同價值、內涵與場景,完善行業用戶案例。
應用實踐方面,ECC今年新增9個測試床,涉及邊緣智能、邊雲協同和邊緣安全創新等場景。其中,ECC聯合AII打造的中國第一個OPCUAover TSN開放網際網路還獲得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獎。截至當前,總的測試床達到30餘個,其中超過10個測試床結項,進入規模商用階段。
在今年的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ECC與IEEE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希望基於IEEE全球標準化平台和ECC在邊緣計算技術、架構以及實踐上的探索實踐成果,加深雙方在邊緣計算相關標準、技術、測試床、品牌和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創建與產業相關的開源機會,加速邊緣計算產業孵化,推動邊緣計算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九州雲參與發起開源邊緣雲平台StarlingX項目,針對高性能和低延遲應用進行優化,提供可擴展且高可靠的邊緣基礎架構,並可作為一個完整的堆棧使用。StarlingX確保了各種開源組件之間的兼容性,並為故障管理和服務管理提供獨特的項目組件,以保證用戶應用程式的高可用性。StarlingX是實現邊緣計算的基礎,能夠應用在工業物聯網、5G和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
在2018 百度雲ABCInspire企業智能大會上,百度副總裁、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向現場嘉賓介紹了百度雲ABC能力的持續升級和戰略落地,並正式宣布由百度雲打造的智能邊緣計算平台OpenEdge將全面開源,這不僅是中國首個全面開源的邊緣計算平台,更意味著百度雲ABC技術正在持續引領業界。
藉助開源的OpenEdge,開發人員可以更靈活地開發自己的邊緣解決方案和應用。OpenEdge可將雲計算能力拓展至用戶現場,提供臨時離線、低延時的計算服務,包括設備接入、消息路由、消息遠程同步、函數計算等功能。
近日,第二屆歐洲邊緣計算論壇(ECF)在德國柏林舉行,華為與多個合作夥伴達成合作意向,將聯合建立歐洲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 Europe,簡稱ECCE)。ECCE旨在為智能製造,運營商,企業與IoT等領域的廠商與組織提供全方位的邊緣計算產業合作平台,通過產業協同,開放創新和示範推廣,深化行業數字化轉型,共同推進邊緣計算產業的蓬勃發展。
ECCE將推動在製造業,運營商以及企業與 IoT 等相關領域解決方案中採用邊緣計算技術,注重發現和推動現有的技術,標準的應用並持續貢獻,使得聯盟成員的產品更加符合用戶對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需求。聯盟成立的目標包括:邊緣計算參考架構模型(ECCE RAMEC)、邊緣計算全棧技術實現(邊緣計算節點)、識別產業發展的短板並通過對不同路徑的評估比較找到最佳實踐(ECCE Pathfinders),與相關產業/標準化組織積極互動,對聯盟的成果進行推廣。
百度在2019百度世界大會美國場上,正式發布了「端雲一體」的解決方案——智能邊緣計算產品BIE。百度還宣布與英特爾、恩智浦分別聯合推出兩款搭載百度智能邊緣技術的硬體產品:一款是與英特爾合作的專為車內AI機器設計的BIE-AI-BOX;另一款則是與恩智浦合作的為移動設備檢測設計的BIE-AI-Board。智能邊緣BIE可以完成一鍵發布和無感部署,提高智能疊代的速度,從而使整體達到「訓練、管理配置在雲端,採集、轉發、計算、推斷在本地」的效果。
中國聯通與網宿科技共同出資成立的雲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並同步發布了三款產品。作為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成果,發力5G的重要舉措,雲際智慧將專注於CDN(Content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髮網絡)、邊緣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創新,為4K、8K、VR等超高清視頻產業,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提供CDN以及邊緣計算能力,致力於成為5G時代邊緣計算能力的提供者,AI時代智慧生活的服務者。
2019年世界移動大會期間,中興通訊發布了ES600S MEC伺服器。該款伺服器採用英特爾至強Scalable processor,英特爾酷睿i5 processor 和英特爾Stratix 0 FPGA設計,將人工智慧推向邊緣,大幅提升邊緣計算處理能力。其AI加速卡採用英特爾最新Stratix 10 FPGA設計,峰值算力超過7.2TFOPS(FP16),可以實現常用神經網絡的推理功能,實現邊緣人工智慧。
在2019年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了邊緣計算「Pioneer 300」先鋒行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的見證下,中國移動李正茂副總裁與華為、阿里、Intel、愛立信、恩智浦、聯想、浪潮、研華、Tridium等合作夥伴共同為「Pioneer 300」先鋒行動揭幕。 「Pioneer 300」先鋒行動是中國移動為推進邊緣計算技術發展和生態繁榮,率先向業界傳達資源、平台和生態三方面願景:將在2019年,評估100個可部署邊緣計算設備的試驗節點,開放100個邊緣計算能力API,引入100個邊緣計算合作夥伴,助力商業應用落地。
了解更多,MWC上動態可看:一文了解MEC2019上的邊緣計算動態
隨著5G時代到來,數據量暴增,數據全部傳至數據中心容易導致網絡擁塞,在邊緣層對數據作初步篩選可節省大量核心網帶寬。邊緣網絡計算有望迎來投資機遇,A股邊緣計算板塊多個股票連續多日漲停!股市暴漲,把大家目光都拉到邊緣計算這一細分領域。
ps: 市場對邊緣計算概念的科普是沒錯的,但股票漲跌就讓人看不懂。邊緣計算的趨勢不會有問題,但是同花順推出來的邊緣計算板塊那些股票中,沒有幾家真正做邊緣計算。有點類似之前A股炒AI,但是好的AI公司不在A股。資本要真想投資邊緣計算,應該投有技術的公司。But,股民又不care,有概念就夠了。
中國聯通聯合新華三在成都舉行5G MEC智慧水利商用暨智能視頻雲產品發布會,展示了業界首個"MEC智慧水利"案例。"MEC智慧水利"項目不僅為水利行業打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網絡基礎,也為運營商探索出未來5G創新應用場景和商業價值。MEC邊緣雲是網絡重構的關鍵要素之一,是實現政企業務與新網絡深度融合的前沿陣地。聯通高度重視邊緣雲的商用發展,聯合新華三、萬江等合作夥伴,大力推動邊緣應用的創新孵化。「5G MEC智能視頻雲」的發布和四川水利項目,作為中國聯通5G邊緣生態的前沿探索與實踐成就,也將進一步引領5G MEC的行業應用創新與發展,加速5G商用時代的到來。
美國財經媒體CNBC記者阿爾瓊·哈帕爾(ArjunKharpal)專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專訪中,任正非談到了自己的創業歷史、歐洲市場、特朗普、科技行業,還有技術對社會的影響。當被問道未來2年中,哪種技術將會獲得快速的發展?任正非:我覺得未來發展程度最高的技術將會是人工智慧的實驗和應用。在華為內部,對於未來我們有兩個主要關注的領域。首先,我們希望在世界上提供最好的互聯,5G就是互聯的一個部分。其次,我們將力爭打造世界上最好的邊緣計算。我們已經放棄了超級計算和中級計算,我們只專注於邊緣計算。
2019年5月11~12日, 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之江實驗室主辦,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承辦,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等單位協辦的「2019第三屆邊緣計算技術研討會」於杭州召開。會議邀請了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天津大學、湖南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學者和華為、百度、中國移動、阿里巴巴、海康威視、Xilinx等企業專家從學術、產業、應用三大角度探討了邊緣體系結構、邊緣作業系統、雲邊融合等邊緣計算核心問題及邊緣計算在智能製造、智能醫療、自動駕駛、視頻監控等行業的應用探索。
隨著下一代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5G技術逐漸成為社會的焦點。在22日召開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英特爾論壇上,為了加速5G商用,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和英特爾成立了5G&MEC聯合實驗室。目前,騰訊與英特爾已開展包括車路協同項目和共同建立邊緣計算平台等方面的合作。未來,騰訊和英特爾雙方將聚焦於MEC平台,通過MEC平台助力車聯網,雲遊戲,雲視頻等業務的創新和邊緣轉型,從雲到端全面推動雲產品的升級和5G發展。
中國電信集團MEC項目組基於自研MEC平台的5G邊緣計算系統榮獲2019年MEC技術與產業發展峰會「2018~2019年度MEC最佳網絡推進獎」,中國電信長期致力於MEC系統的創新研發,深入參與MEC相關國際和國內標準,並牽頭承擔了MEC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在 MEC系統設計中,充分分析了MEC平台和網絡之間進行交叉影響的需求和場景,在平台中引入了和5GC統一交互的代理功能和對應的服務,簡化平台與5GC之間交互的流程;平台上同時構建了應用容器化部署和能力聚合、統一開放的服務環境,使能了邊緣應用的靈活部署和對第三方能力及5G網絡能力的按需、靈活調用。
5月26日,阿里雲與上市公司千方科技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解決方案的落地實施。5月27日晚間,千方科技宣布,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近36億元入股,持股約15%,阿里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千方科技公告,引入阿里戰略投資並與阿里雲簽訂合作協議。公司此次和阿里雲的聯手,將基於各自在智能交通、邊緣計算領域的豐富經驗,共同推進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的發展,共同打造適應未來需要的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並落地實施,促進雙方業務發展,擴大雙方的行業影響力。
英偉達今日宣布推出EGX加速計算平台,旨在滿足對即時、高吞吐量的邊緣人工智慧,即數據產生之處不斷增長的需求,在確保反饋時間的同時能夠減少需要發送至雲端的數據量。英偉達方面稱,EGX加速計算平台能夠幫助企業在邊緣實現低延遲的人工智慧,即基於5G基站、倉庫、零售商店、工廠及其他地點之間的連續的數據流實現實時感知、理解和執行。
近日,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邊緣計算領域最新研究成果——輕舟雲面世。輕舟雲以「讓網絡連接更快、更穩定、更安全」為宗旨,針對實時計算創新地提出了函數分髮網絡,簡稱FDN(Function Delivery Network),致力於打造滿足5G與物聯網時代,高帶寬、延遲敏感等新型應用需求的網絡調度系統。隨著應用計算部署靈活性的不斷增加,邊緣計算將會成為設備泛在連接和邊緣管理的核心,助力5G與物聯網發展。作為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輕舟雲的出現勢將開啟邊緣計算新篇章。
華為雲發布了智能邊緣市場2.0,包括邊緣應用中心和邊緣硬體中心兩大模塊。華為雲智能邊緣市場2.0是在智能邊緣平台IEF基礎上構建的開發者、邊緣硬體提供商、ISV以及系統集成商的生態社區,提供邊緣應用(如AI推理模型、IoT數據接入、消息中間件)、邊緣硬體、邊雲協同解決方案案例等內容共享功能,為邊緣應用開發商、解決方案集成商、企業及個人開發者等群體,提供安全、開放的邊緣計算產業的共享環境,有效連接邊緣計算開發生態鏈各參與方,加速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產品的開發與落地。
在上海2019MWC展會期間,中國聯通發布在邊緣計算領域的重磅「新動作」——正式揭牌「5Gⁿ+邊緣雲業務運營中心」,並舉行「首批商用合作夥伴簽約儀式」,與行業分享中國聯通如何通過MEC邊緣雲「1個業務運營中心、10個孵化基地、100個行業應用、1000個邊緣節點」賦能5Gⁿ千行百業。 中國聯通集團政企客戶事業部總經理李廣聚發表了主題演講《MEC邊緣雲創新產品,賦能5Gⁿ行業市場》。他指出,作為聯通5Gⁿ品牌重要戰略之一,MEC使能中心雲部分能力下沉到用戶邊緣,降低VR/AR等終端的門檻,賦予泛終端AI和雲計算的能力。乘勢起航,聯通已在MEC智慧港口、智慧醫療、智能製造、新媒體、智慧交通等8個領域取得突破,成功孵化出端到端行業解決方案與產品,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國聯通從網絡平台、產品孵化、營銷資源、商業創新、創投資本、服務支撐6個方面為合作夥伴賦能,共建5G MEC產業新生態. 時間幅度(2018.7.1-2019.7.1)
感謝閱讀,邊緣計算目前還是炒作居多,被過譽了,雖然我們知道邊緣計算和5G和物聯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還是面臨很多挑戰,安全問題,隱私問題等等,怎麼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讓邊緣計算進入快車道發展?答案是:人。只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一細分領域,才會有越來越多人研究邊緣計算,越來越多創業者來做邊緣計算相關的事情。
如果閱讀有收穫,求幫忙擴散文章!感謝!
邊緣計算社區:促進邊緣計算領域知識傳播,中立,客觀,如果你關注邊緣計算、5G、物聯網等領域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