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中國製造,澳洲能堅持多久?

2019-06-01   澳洲知多少

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人都覺得,在海外的「中國製造」代表著質量存在問題...甚至於一些商品還在標籤中特意寫明了這樣一點:本產品不含中國成分!



仿佛中國成分或者中國製造成了洪水猛獸,澳洲有一款名叫貝拉米的奶粉,曾經也在包裝上註明了這樣一句話:本產品不含任何中國成分。





為什麼中國製造會被如此針對,中國產品難道真的質量差,讓人無法接受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中國製造業發達,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夠找得到中國製造的身影。

曾經有一個話題十分火爆:離開了中國製造,這些自以為是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

沒了中國製造澳洲能撐多久?

看一看澳洲的大街小巷,小到生活用品,大到交通工具,幾澳元甚至上千萬澳元的物品,很多都是Made in China!




比如說最近爆火的Champion,Made in China。




衣服只是一個縮影,從生活用品到學習工具,從臥室教室貫穿到廁所之中,如果沒有了中國製造,澳洲或許再也買不到任何便宜的商品。

現在澳洲人就已經在吐槽生活成本過高,沒了中國製造,這個成本至少還要翻2倍!




如果離開了中國製造,澳洲人還能買到東西嗎?答案很明顯,買不到!




很明顯的一個道理,離開了中國製造,澳洲才會明白什麼叫崩潰...所以呢,澳洲完美的演繹了真相定律,一遍諷刺中國製造不好,我們希望能夠使用澳洲製造的商品,一面大批量採購中國製造...

就連澳洲國防部都表示,中國生產的制服,真香!



或許還有槓精表示,中國製造只能是那些降低生活成本的廉價商品,不好意思,中國製造從低端到高端,樣樣齊全,奢侈品、各種昂貴的電子產品,離開了中國製造,哪一個都玩不轉,再說一點更貴的,比如說維州的火車項目,就大量使用了中國製造。

雪梨無人駕駛火車,因為沒有選擇中國製造,運行4天,壞了兩次...什麼叫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只是澳洲,全世界離開了中國製造會變成什麼樣子?以美國舉例,美國眼看著中國正在快速崛起,感覺到了危機,中興、華為、大疆,先後針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兩次挑起貿易戰,試圖加征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