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我市始終把群眾利益擺在首位,由市紀委監委機關牽頭,會同18個市直部門,對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圍繞「四個聚焦」(聚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統計造假4個方面問題)確定的26個整治項目88項整治措施,各相關部門切實發揮職能作用,推動專項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聚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2019年,全市主動加壓防貧脫貧,市縣兩級財政投入防貧資金2402.19萬元。
市扶貧辦印發《唐山市關於建立精準防貧機制的指導實施意見(試行)》《關於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了「近貧預警、驟貧處置、脫貧保穩」的精準防貧機制。
市紀委監委機關聯合10家扶貧職能部門和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首創「扶貧政策監督二維碼」,有效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公開發布以來,共計45682名群眾通過「掃碼」了解了相關扶貧政策,直接解答群眾疑難問題3314人次。
在推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方面,市教育局全面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新建、改擴建「兩類學校」10750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119.44%。推動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輟學現象歸零。
市衛健委圍繞「貧困人口常見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的目標,建立完善《市縣鄉村戶五包聯工作制度》《健康扶貧包聯督導檢查工作制度》等制度機制,推動「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大病專項救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健康扶貧政策落地落實,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就醫經濟負擔較重問題。
市住建局提前9個月完成了省達我市2019-2020年度4類重點對象1200戶危房改造任務,做到住房安全有保障。
聚焦教育醫療、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
市教育局不斷加大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中小學違規招生問題的整治力度,共查處中小學違規招生問題5起,查處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案件45起、處理58人。
市醫療保障局制發《唐山市醫療保障局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市縣兩級醫保經辦機構,檢查定點醫藥機構8000家,依據服務協議終止協議66家,暫停醫保服務283家,通過媒體公開曝光違規違法案件71例,追回違規費用3138萬元。
市衛健委圍繞重點解決10種發病率高的兒童血液病和兒童惡性腫瘤救治問題,建立健全診療服務網絡,組建市級專家組,提升全市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識別診斷和診療管理能力,已收治兒童血液病3例、兒童惡性腫瘤5例。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專項整治,檢查經營使用單位2594家次,查辦食品安全案件508件,取締無證黑窩點、黑作坊、黑工廠83個,集中銷毀罰沒食品12.4噸。
市公安機關偵辦食品藥品安全案件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0人,涉案金額2880餘萬元。
市生態環境局集中組織對轄區內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以來新排查發現的7786家「散亂污」企業再次進行「回頭看」,嚴防「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
市水利局堅決糾正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突出問題,已完成清理河湖「四亂」問題970處。
聚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
市民政局開展農村低保問題專項治理,目前全市農村低保61683人,較上半年凈增2709人,農村低保保障率進一步提升。
在整治住房租賃中介亂象問題方面,市住建局開展房地產中介市場專項整治,查處違法違規中介機構103家,督促90家公示信息不全的中介機構完成整改。
在解決群眾身邊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使用養護問題方面,市水利局投資130萬元用於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重點抓好2019年中央財政補助維修養護項目建設,完成投資522萬元,全部項目預計11月底前完工。
市交通運輸局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累計完成投資6.4億元、改造農村公路445公里。
聚焦統計造假問題
市統計局開展「雙隨機」統計執法檢查,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進行了指正,並督促整改落實到位;按規定對不符合「四上」標準的企業退出35家。
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遷西縣、灤州市造假問題,給予2人政務警告處分,完成35.5萬元罰款上交。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