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刷新13年收視紀錄,又一必刷劇來了

2019-09-17     五殺電影

豆瓣9.1,標記看過的卻只有不到600人。

難道很多人和殺姐一樣,也是因為這「不明所以」的劇名,才錯過了它——

《俗女養成記》

2019-08-04(中國台灣)

她叫陳嘉玲,今年39歲。

從家鄉台南來到了台北奮鬥,已經近20年了……

如今的她—

有工作,是一家公司老闆的秘書。

有對象,兩個人在一起四年多了,馬上要結婚了。

有身材,屬於吃不胖的那種。

在台南還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老媽寵著,老爸疼著,還有弟弟阿嬤時刻挂念著……

生活如此,又有何求?

可是有一天,陳嘉玲卻掀翻了這一切。

和即將結婚的男友斷了關係,和待了幾年的公司說了「拜拜」,開始胡吃海喝,邋裡邋遢的活著……

為何?

我們將時間倒回去一點點,看看陳嘉玲的生活。

她是有工作,還是某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助理。

說起來光鮮亮麗,其實就是收拾老闆的各種爛攤子。

除了安排老闆工作上的行程,還要陪老闆…的小三逛街購物看房子;

不僅得幫老闆時時刻刻緊張著老闆娘的查崗,還要應老闆娘的要求,監督老闆喝藥吃水果……

陳嘉玲每天為這些工作之外的事煩的不可開交,老闆卻時刻當她是一個好用的24小時便利店。

她想辭職很久了…

可是,為了生活,她不敢。

她有一個相伴已久的男友,兩人戀愛4年,同居3年半。

可還沒結婚,兩人就沒了激情。

比起情侶,更像舍友。

勉強想乾柴烈火一次,卻發現陳嘉玲來了大姨媽。

下一秒,兩人心照不宣的笑了。

各自快樂的干起了自己的事,像是逃過了一劫。

可能也是如此,兩人遲遲沒有結婚。

後來還是陳嘉玲借著酒勁求起了婚,她男友才買了戒指。

然後兩人開始準備結婚前的各種事情—

買婚紗,終於試到了自己滿意的,最後送到家裡的是婆婆看中的;

看房子,婆婆又來了,裝修風格非要按她的來。

還沒結婚呢,婆婆便要求陳嘉玲辭職,婚後做個家庭主婦,偶爾陪自己上上瑜伽課……

這些事情讓陳嘉玲日漸崩潰。

可是男友卻事不關己,打呼聲一天比一天響。

這樣的婚姻,真的還湊合下去嗎?明明兩人已經激情不再。

如果她二三十歲,可能說放手就放手了。可是現在,她快四十了…

悔婚!

辭職!

最終,她還是邁出了這兩步。

起初,她還特別激動。

再也不用每天6點45起床,再也不用面對那麼多亂七八的瑣事。

再也不用和男友維持不咸不淡的關係,不用去思考怎麼說話才算合適。

真好。

第一天,她起床將家裡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然後開始吃著零食看著劇,累了睏了就睡到自然醒……

幾天之後,家裡髒亂差的不成樣子。

頭髮凌亂,作息紊亂,往往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哭完了就使勁的喝酒,喝醉了再接著哭……

女人四十,一無所有。

她害怕。

這部《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是由台灣華視(CTS)自製的一部劇集。

一共10集,每集60分鐘。

播出之後憑藉好口碑收視率一直上升,成為華視13年,自製劇的收視最佳!

《俗女養成記》分了兩條線同時講述,一條是長大後的陳嘉玲的生活,一條是小時候的陳嘉玲的生活……

而後者,是對前者的治癒

台南純樸的鄉下,三代同堂,全靠阿公開的中藥行維生。

四個長輩,一個比一個搞笑,神經大條。

身為長孫女的陳嘉玲,也因此經歷了各種「奇葩無比,莫名其妙」的事情。

全家一起看老爸租的影片,看到半截,竟發現是一個小黃片?

面對電視機前的阿玲,老爸老媽阿嬤阿公開始著急了。

一邊擋著螢幕一邊向阿玲解釋:「哎呀,她中毒了,所以他才要一直幫她吸…」

阿玲:「吸什麼啊,吸哪裡?」

阿嬤:「就吸…吸那裡啊。」

阿玲:「哪裡?為什麼擋住不讓我看嘛?」

阿嬤急了,實在不能自圓其說,只好把插座拔了。

還有一次,阿公逗她:「阿玲,你是你爸從垃圾桶里撿來的哦。」

阿玲當了真,離家出走,到天黑也沒回來。

阿爸帶著阿媽騎著摩托車到處找,半路上剎車壞了,兩人摔的不成樣子…

好在最後阿玲終於回到了家,一家人激動的不行,甚至擺起了宴席慶祝。

搞笑之中,透露著家人對阿玲的愛。

有一次,鄰居家的姐姐因為早戀鬧得滿村風雨。

家人立刻對家裡的女孩慌了,儘管當時阿玲才上小學而已。

阿公張了張嘴,不知道怎麼說。

阿爸是個女兒奴,還沒開始「教育」便哭了起來:

「我阿玲以後不要千萬不要嫁的太遠,阿爸想看你都沒有車……」

阿媽不好意思,說的含含糊糊。

還是阿嬤直接:「婚前是處女,婚後才幸福。」

聽的其他三人一下子「羞」了,阿爸朝阿媽看了一眼:「我們那時候,已經訂婚的啦。」

阿公也慌了:「我們雖然還沒結婚,但是你已經答應要嫁給我了。」

看的羞紅了臉的幾個人,阿玲不明所以,蹦蹦跳跳走了。

現在想想當時只知道玩的自己,和家人急急忙忙的眼神,阿玲笑了。

小時候,阿玲夢想著成為一個淑女,過上光鮮亮麗的生活。

可現在,陳嘉玲卻成了一名「俗女」,活到了將近40,最後卻一無所有……

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愛情,還處於一個這樣的年齡。

「自由」了的陳嘉玲壓力愈來愈大,日漸崩潰,最後被老弟載著回到了台南的老家休息。

家裡人還沉浸在阿玲即將結婚的喜悅中,不停的問起男方的情況,還嚷嚷著給親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陳嘉玲笑臉相對,不想讓家人失望。

最終,家人還是知道了這個消息。

阿嬤沒有責怪阿玲,阿媽也沒有生氣,她就是替阿玲擔心外人的眼光。

阿爸聽到立刻懟了回去:

「阿玲怕咱們擔心不跟咱們說,你卻擔心外人怎麼說。」

她哪裡是一無所有,她還有家人。

在家鄉生活了一段時間,家人的愛和關於童年的美好回憶。

漸漸讓阿玲從崩潰中走出來,她不再執著於「自己是個失敗者」。

而是認真享受起此時此刻的生活來:

我是幾時開始忘記了,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

你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到你沒時間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走到人生這個階段,不再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清清楚楚,輕輕放下或許更好。

辭職也好,悔婚也罷,年近40又如何,當下的自己便是最好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MCTQG0BJleJMoPMAz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