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醫藥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0-04-23     同花順財經

博濟醫藥(300404)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及行業上下游推遲復工,在研項目進度緩慢,導致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818,697.66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2.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63,094.83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23.55%;公司新增合同金額約為4,019萬元,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公司在研項目進度逐漸恢復,公司將繼續高度重視疫情的變化,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號召,在認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緊緊圍繞年度經營計劃,紮實推進相關工作。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供應商的變化情況及影響:報告期內,前五名供應商採購合計占公司報告期內採購總額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19.79%上升至本報告期的22.13%;其中第四名供應商屬於公司持股49%之參股公司,與公司存在關聯關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及5%以上股東未直接或間接持有其股份;公司不存在向單個供應商的採購比例超過總額的50%或嚴重依賴於少數供應商的情況,對未來經營不產生重大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客戶的變化情況及影響:報告期內,前五名客戶銷售合計占公司報告期內銷售總額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4.68%下降至本報告期的27.27%。公司與上述客戶不存在關聯關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及5%以上股東未直接或間接持有其股份,公司不存在向單個客戶的銷售比例超過總額的50%或嚴重依賴於少數客戶的情況,對未來經營不產生重大影響。

年度經營計劃在報告期內的執行情況: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經營活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公司仍圍繞既定的戰略發展規劃、年度經營計劃開展各項工作,更加重視財務預算管理以及資金合理運用安排,最大限度提升資產回報。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快速整合臨床試驗機構資源,高效組織、推動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項目的研發工作。截至日前,公司已協助開展針對COVID-19治療及康復的4項藥物和1項醫療器械的臨床試驗,為相關項目提供床研究方案設計、過程監查、項目管理、數據管理、統計分析等CRO服務,努力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提供新的依據。

此外,公司加強與申辦方及臨床試驗機構的溝通,加快推動公司在研項目的進度,盡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風險因素、公司經營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1、政策變化風險。我國新藥研發行業相關政策波動性較大,未來若NMPA的新藥審批要求更加嚴格、新藥審批的節奏變化或相關政策發生較大改變,將影響醫藥企業的新藥研發投入及藥品註冊申報進度,進而影響本公司的業務開展和營業收入。鑒於此,公司將根據相關政策法規的變化,利用公司全流程「一站式」服務的獨特優勢,合理調整公司的業務結構和發展方向,加強內部培訓和人才儲備,除積極承接現階段增速較快一致性評價業務外,將充分利用公司行業經驗和人才優勢,大力發展創新藥臨床承接業務、大力發展臨床前承接業務,增強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

2、合同執行過程的風險。新藥研發是一項高技術、多學科的複雜系統工程,公司部分一致性評價業務、創新藥研發服務合同的執行周期較長。在較長的新藥研發過程中,存在由於藥物研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臨床研究失敗、客戶研究方向改變等因素,公司所簽署的服務合同存在延期、甚至終止的風險。此外,由於合同的執行期較長,增加了公司預算管理的難度,合同執行期間可能會出現影響預算總成本的變化因素,進而有可能因運營成本超支使得公司產生成本失控的風險。鑒於此,公司與客戶簽署的合同會約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追加服務費用,並且約定如果雙方均已履行各方職責的情況下仍無法避免的損失或因現有技術水平和客觀條件等造成的損失、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包括法規及要求變化的因素)造成的損失,雙方各自承擔己方的損失。此外,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充分考慮客戶利益,與客戶建立良好溝通關係,出現意外情況友好協商解決,爭取雙贏,儘可能減少可能由此帶來的超支和盈利不足的風險。

3、試驗周期延期的履約風險。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在客戶能夠及時提供資料、研究用藥和經費的前提下,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完成研究工作。但個別項目由於實際履行進度和簽訂合同時預計進度不盡一致,造成項目試驗周期延期,公司視情況可能需要向申辦方支付一定數額的延期違約金。對此,公司簽署合同時針對延期履行這一事項約定了具體的責任承擔模式,同時公司在承接項目之前會更加謹慎的評估項目的執行難度,結合既往項目經驗預測項目完成需要的時間。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實施嚴格的過程管理,儘可能避免出現項目延期的情況。

4、市場競爭的風險。近年來,國內醫藥研發外包服務行業發展迅速,一批以化合物篩選、臨床前藥理、毒理實驗以及臨床研究為主要業務的知名企業逐步成長起來。國內CRO公司的快速成長加劇了我國醫藥研發服務外包行業的競爭,對公司的市場營銷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對此,公司將通過募投項目的實施,充分利用公司全產業鏈服務的優勢,對公司未來的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和戰略布局,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5、經營規模、業務範圍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公司目前已經從早期主要從事臨床研究服務業務擴展到CRO業務的全產業鏈,隨著公司的資產規模、業務規模、人員數量的擴大,公司的經營決策、組織協調等的難度也隨著加大,公司存在因經營規模、業務範圍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對此,公司加強內部的管理和整合力度,引進專業化的管理人才,提高公司的管理和運營效率。

6、新業務拓展的風險。公司陸續將業務擴展到臨床前研究服務和CDMO服務等領域,由於目前國內市場相關領域已有一些具備競爭力的公司,公司可能面臨因市場拓展能力不足、業務經驗不足等不利因素而致使新業務開展未達預期;由於公司在該領域的經營時間較短,可能因項目經驗不足、技術人員不能滿足業務需求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經營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KqnqHEBnkjnB-0z4y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