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市多家科技企業先後開啟「雲辦公」,藉助網際網路,通過遠程協作,開始了一年的新征程。科技的加持、協同奮鬥的精氣神兒,讓「病毒君」也徒呼奈何。
「我們軟體協會600多家會員單位基本都開始 『雲辦公』了」,天津軟體協會秘書長王森告訴記者。
北光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就是軟體協會的會員。公司負責人穆立源說,他們260名員工早已在線作業,「我們主要從事計算機軟體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諮詢,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發服務。員工只要有台電腦就能辦公。」春節前,絕大多數員工都帶著筆記本回家了,但還有七十來人沒帶電腦,「我們專門安排了這些員工一個一個地到公司取回了筆記本」,公司配置了VPN,可以讓每名員工都能在遠程接入網絡。「通過遠程辦公,業務基本沒受太大影響」。
除夕以來,天津網信大廈的京東雲天津公司就一直沒歇著,不過員工們都是各自在家進行線上協同攻關。他們依靠京東人工智慧開放能力打造了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百科機器人,可協助管理部門、醫療機構、公益組織等提供有溫度的智能諮詢服務,目前已為掌上天津、河西政務服務、網信河西等公眾號上線服務,為數千人次提供了上萬條權威疾病防控知識指導。該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吸引來的四十來家科技企業,眼下也都在家辦公。
2月3日,濱海新區科技局發出「致全區科技工作者的倡議書」,建議全區相關重點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和廣大科技人員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組織廣大科研人員通過在家辦公、協同研發等形式繼續開展科技研發工作,確保重大科研任務不延誤、不間斷。
倡議書發出後,北大濱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浙大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天津先進技術研究院、人工智慧軍民融合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和部分高新技術企業都陸續啟動網絡化辦公預案,通過採用電話、微信、郵件等形式進行辦公和協同研發。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除單位領導和值班人員在機房現場保障運行以外,其他工作人員也採用網絡化辦公方式,在家中開展研發以及配合性工作。飛騰公司員工分布在天津、北京、長沙三地,早已具備網絡化辦公條件,目前已經利用電視電話會議、雲協同等先進交流形式恢復辦公和生產。麒麟公司在天津、上海的員工也已全部在家開展軟體開發工作,保證研發任務。
天津開發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天津博諾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科技帶頭人鄧三鵬博士,在帶領全體員工居家辦公時,還總結出一套心得:可以按照A-C工作流程日復一日,幫團隊逐漸養成在家辦公的良好習慣:A、早上召開網絡會議,安排工作;B、保持工作交流群的活躍,就像在辦公室工作一樣,溝通和交流,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當中;C、晚上召開網絡會議(確保每個人發言),進行總結。另一家位於天津開發區的阿爾塔科技有限公司則充分利用公司內部技術專家們的特長,組織職工開展培訓,「就像農閒時的 『磨刀織網』,我們在努力為疫情過後的 『農忙』做準備」。阿爾塔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 岳付玉)
責任編輯:李娜.
來源:津雲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ITvLnABjYh_GJGVxQ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