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為什麼會寫「烹羊宰牛且為樂」,古代殺牛不是犯法嗎?

2019-12-08     梧桐樹邊羽



李白《將進酒》為什麼會寫「烹羊宰牛且為樂」呢?古代殺牛不是犯法嗎?

為什麼不能寫呢?

殺人也是犯法的事情,可是他「託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是不是應該憑這個把李白抓起來?你看看,他都自己在詩裡面承認殺人了。

那些寫犯罪小說,還喜歡用第一人稱寫的,是不是都該抓起來槍斃一遍再說?

這位朋友,很有做槓精的潛質啊。要不就是中了那些寫拆書稿的毒了。

詩是什麼?詩是韻文。

說到底是文藝作品。而文藝作品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我們沒必要去研究唐朝是否真的不允許殺牛,實際上有很多朋友已經回答了。唐朝保護耕牛,不能殺,但是老闆姓就發明了吃乳牛,也就是還沒有勞動力的牛。

任何政策都有對策。

誰會在寫詩喝酒的時候去殺牛?好吧,就算殺了,又怎麼樣呢?不但殺了,還寫了詩,又如何呢?文字獄這種東西從北宋蘇軾烏台詩案才開始。在唐朝,沒有人吃文字官司的。

何況人家就是背在口裡當歌唱,也就是過過口癮。千年前都沒人管,我們操這心有點多餘。

咱們用現代的殺豬殺牛來打個比方吧。農民能私下裡養豬養牛,屠宰賣錢嗎?

說能的人一定是不事稼穡、不識五穀的。

因為就在今天這個社會裡,殺豬和殺牛也不是飼養者自己能幹的,哪怕你一直在監管下喂養的。

這倒不是保護勞動力的問題,而是白板肉的問題。國家衛生檢疫部門要給你的肉蓋上章,收點費用,你才能把自己殺掉的豬肉、牛肉拿出來換錢,賣給你周圍的人。

那麼,每年過年邊上在農村裡殺了當時就分掉肉的豬和牛少嗎?不少吧。

很多東西,政策在這裡,作法卻在那裡。比如前段時間鬧豬瘟,所有養殖戶的豬都要埋掉,有很多健康、沒傳染的豬也要埋掉,老百姓不心痛?很多人就偷偷賣掉了。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當作不知道。

很多事情,並不是一紙公文,世界上的事情就會變成那個樣子的。

更何況公元七百年左右的唐朝。

更何況只是李白的想像。

更何況「烹羊宰牛且為樂」中的「烹羊宰牛」,其實是借用了曹植的《箜篌引》里的文字。原文為「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 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這不過是一個引用典故的想像罷了。

讀個詩,何苦來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FuW5m4BMH2_cNUgqB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