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蘭山】城市管理蘭山樣本:支部建在分隊上 群眾拿起「繡花針」

2019-11-28     蘭山

視頻加載中...

11月,初冬之時。山東省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現場會又一次聚焦蘭山區。蘭山這座城,底蘊深厚,端莊大氣,包容開放,和全國所有城市一樣,仔細端詳,這座城市的街巷之陌、細微之處,並非完美無瑕。常住人口137萬,流動人口80萬,各類專業批發市場134處,從業人員30萬人,這組數據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和擔當。

如何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蘭山正在給出答案。

把支部建在社區城管分隊上 治「面子」更要治「里子」。


每天天不亮,金雀山街道陵園前街早市便早早開市,這條街附近有金雀山小學、臨工家屬院、藥械廠家屬院、146醫院家屬院、蘭山區干休所等,人口居住密集,長期以來街道自發形成了路邊菜攤60多處,熟食小店、副食小店100多家。

早前,整條街被占道經營,來往車輛行人通行受堵,因為早市形成的垃圾隨處可見。背街小巷是最能體現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大街道路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市民的幸福指數,有時恰恰體現在這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里子」中。背街小巷是一把尺子,直接丈量城市管理短板。

面對城市管理出現的實際問題和便民需求的衝突,城市管理部門會同金雀山街道、御碑街社區和早市攤販代表會商,在便民的同時規範早市運行,每天5時至7時為早市經營時間,早市攤販按照「按時離開」「提前收攤」「人走地凈」的原則經營。

2019年1月,負責為陵園前街兩側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的王聖明被推薦為陵園前街街長。「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和街坊四鄰、早市攤販們朝夕相處,關係那叫一個融洽。」說起街長的職責,王聖明自信滿滿。

上任街長以後,王聖明每天天不亮就趕到了早市,對於占道經營的現象予以勸止,對於沒找到攤位的商販協調攤位,對於地面垃圾協助清理,大家彼此信任,彼此尊敬,熙熙攘攘的早市井然有序,欣欣向榮。

今年5月16日,金雀山街道御碑街社區城管分隊在全省率先成立黨支部。隨後,會同新華書店、天元集團、臨沂一中等轄區13個黨委聯合成立了「御碑街社區城市管理黨建聯盟」,通過黨建聯盟暢通辦事機制,提高辦事效率,「一個電話」隨時解決13家單位在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御碑街社區城市管理成立黨建聯盟

同時,御碑街社區城管分隊以黨支部為依託,建立社區餐飲油煙企業、商戶、學屋等微信管理群,轄區1000餘家責任商戶業主通過微信聯動,對占道經營、餐飲油煙排放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解決。

正是得益於基層黨建引領,近年來,蘭山區先後對烈士陵園早市、蘭田步行街夜市等轄區內20餘處早夜市進行規範,在規範市容秩序的同時,最大限度滿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目前,蘭山區12個鎮街道、經開發區城市管理中隊全部成立了黨支部。蘭山區牢牢把握機關黨建「服務中心、建設隊伍」兩大核心任務,打造了「以城管城·城管城美」的黨建品牌,以沂蒙藍、溫暖橙、生態綠為主題創建了「綜執先鋒、情潔城鄉、綠色園丁」黨建子品牌,並將黨建工作擴展至鎮街城市管理中隊,延伸至社區村城市管理分隊。

街長店長樓長上崗履職 「三長制」 大城細管

實現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不能光靠政府唱「獨角戲」,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健全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機制,不僅是執政為民的姿態,也是一種更為科學合理的選擇。「街長」「店長」「樓長」等新城市管理力量在黨建的帶動下紛紛上崗履職。

蘭山區根據市場聚集區、物流集散地的區位特點,由各大市場商戶自願報名加民主推薦的方式產生店長,負責督促各自周邊商戶文明遵規,成效顯著。

退伍軍人李常昌上任「店長」履職

臨沂小商品城經營水杯批發生意的退伍軍人李常昌,為人誠懇,誠信經商,樂於助人,在商戶中擁有很高的威望。2018年5月,他被所在29號樓經營戶們民主推薦為該樓的店長。

「每天小商品城進進出出的人流車輛絡繹不絕,這就給市場秩序、環境衛生等多個方面帶來了挑戰。」李常昌說,當選店長以後,李常昌以身作則,每天都要到負責的區域轉上三五趟,看看周邊的衛生好不好,車輛是否按規定停放,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商戶們遇到難題,李常昌都會主動協調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就向市場、街道和有關部門反映。時間久了,大家都願意支持他的工作,在他的影響下自覺保持門前、店內環境衛生,自覺維護車輛停放秩序和經營秩序。

以蘭山街道為例,轄區小商品城、汽摩配城、建材家居城等86個批發性大市場,民選產生的970名店長,積極融入到轄區的城市管理中。市場秩序忙而不亂,整潔有序。

「垃圾不要放在家門口,下樓時順手放進垃圾桶,既不影響樓內環境衛生又能養成垃圾入桶的好習慣。」11月24日,蘭山街道硯台嶺社區樓長劉金鳳正在和鄰居交流如何保持樓內環境衛生整潔。

「剛入住新社區,由於大家的環境意識不強,隨意在景觀樹上亂扯亂掛,廢棄的沙發、電視機、自行車等雜物亂丟亂放。樓道里隨處可見『野廣告』。」硯台嶺社區黨委書記蔣相忠說。2016年10月4日,硯台嶺社區社區2328戶5388口人全部完成搬遷上樓,問題也接踵而至,困擾社區兩年多。直到2018年3月1日,硯台嶺社區2328戶居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了65位樓長,並接受了蘭山街道城市管理中隊的集中培訓。隨後,樓長帶領業主們針對樓內外衛生、綠化環境、消防安全設施等進行了自覺清理和維護,社區環境衛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樓長」在各自社區履職

「我們每個月都要開碰頭會,大家積極性非常高,定期交流身邊出現的問題,分享好的解決辦法。關於城市管理的新經驗和精神,我也會第一時間分享給樓長們。」蘭山街道城市管理中隊六分隊分隊長朱宇飛說。

此外,後十社區在全市首創「巷長制」,由老年協會會員擔任巷長,發揮老年人的愛心和責任心,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前十社區把巷長設置與弘揚村德家風相結合,命名設置了明德、崇德、厚德、仁德、誠德、信德等街巷;響河屯村巷長全部由黨員擔任,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

據了解,實施社會共治,「街長」「店長」「樓長」的「三長制」匯聚了全民合力,互聯互動,巡查、反饋、協調、處置、督查五步同頻,實現了市容環境秩序從亂到治、從突擊整治到常態管理的巨大轉變,打通城市管理最後一公里,精細化、網格化,更具人性化。截至目前,蘭山區共有街長1440名、店長3900名、樓長(巷長)3342名。城市管理志願者3720人。

群眾拿起「繡花針 」 探尋精治共治機制

為助推城市管理練就「繡花」般的精細功夫,助推百姓家園朝著更有序、更美麗、更便捷、更乾淨的方向轉變。蘭山區的人民群眾拿起了「繡花針」,一針一線地繡起了城市的美好生活。早夜市的建復和規範、「三長」制,都是最好的例證。

近年來,蘭山區全面踐行群眾路線,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城市管理工作思路,成立了城市管理志願者協會,打造了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三長一會」城市管理模式,深入推進「繡花工程」,全面啟動「智慧執法」「智慧城管」建設,2019年蘭山區在全市城管理綜合考核中累計8次位居第一,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目前,蘭山區12個鎮街道、經開區城市管理中隊下設103個社區村城市管理分隊,配備城市管理人員1600餘人;以技術換人力,整合區級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雪亮工程」「天網工程」等管理平台,配備高清攝像頭2101個,實行24小時監控,將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寫亂畫、亂扔亂吐城市「六亂」高發區域納入重點管理。

群眾監督是最廣泛、最直接、最有效的監督。在蘭山區,市民可以下載「市民通APP」,隨時將周邊發現的問題通過「市民通」上傳,由數字城管的值班長根據問題類型第一時間派遣至相關單位進行處置;基層網格長也可以通過這一平台上傳、交辦,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同時,近年來,蘭山區全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城市管管理執法體制改革,積極發揮群眾力量,大力實施「繡花工程」,先後打造了城市管理「金雀山模式」「蘭山樣本」等一系列經驗做法,構建起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格」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機制,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加快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

「我們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社區、部門等各方力量有機融合,探索形成了屬地管理、全民參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營造了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圍。」蘭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梁振勇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CvwwG4BMH2_cNUgjv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