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墩兒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網上有這麼一則新聞,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孩患上面部永久性痙攣,其原因竟是因為孩子自身長時間玩手機導致的。孩子這一輩子都會因為過久玩手機而一直眨眼,嘴唇也會一直顫抖,整張面部都會持續性抽搐。面對悲劇家長後悔不已,沒有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導致孩子出現一輩子的病。那麼為了防止手機疾病,我們家長應該注意到什麼呢?
1.直接影響視力水平
手機散發出的紫外線會對眼睛產生傷害,造成眼睛的提前衰老。動畫片或遊戲等手機應用等螢幕上切換的顏色和光影會使眼睛直接受到長時間的強刺激,會使眼睛特別疲勞。當眼睛一直盯著一個東西時,孩子的注意力會特別集中,導致減少眨眼的次數,對眼睛表面的淚膜層造成傷害,加劇眼睛的疲勞乾澀等症狀。尤其是當處於周圍是暗環境的空間中,眼睛接受手機的強光對眼睛損害極大,常常會導致視力下降,近視度加深。
2.傷害聽覺系統
智慧型手機會對孩子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傷。有些寶寶甚至趁爸爸媽媽不注意戴耳機偷偷玩手機,或者在玩遊戲時也打開語音。那麼,這些長時間佩戴耳機和擴大音量的行為會使孩子產生耳背或者耳過敏等疾病。細菌會影響孩子的耳部健康,高分貝的噪音更會對孩子的聽力造成永久的損傷。並且長時間對音頻產生興趣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對學習不集中等現象。
3.刺激神經系統發展
長時間地使用手機會影響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手機系統輻射會刺激到大腦神經,當神經接受到刺激時就會產生興奮狀態,讓孩子一直處於緊繃和亢奮狀態,得不到適度的休息會影響神經工作。手機產生的輻射中大部分都會被人吸收,導致神經系統遭到入侵,不能正常發育。尤其是未成年人,對於孩子來說玩手機會導致記憶力衰退等症狀,並且還會影響其情緒等神經系統的健康穩定發展,會產生易怒型人格。
1.嚴格控制和監督時常
作為家長要嚴格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例如用於學習可以是多長時間,然後可以用來娛樂是多少時間。在家裡的時候可以在孩子使用完手機之後進行適度的沒收保管制度,因為孩子的自律還是有限的,不能保證真的在沒人的時候就能按時不玩手機,所以家長應該抽出時間幫助孩子一把。每天養成固定時常玩手機的習慣,會培養孩子的自律人格並且也可以防止過度玩手機對身體造成的危害。
2.轉移注意力法
在空餘時間家長可以多陪陪孩子,教教孩子做家務、養花等生活勞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進家庭的凝聚力。在放假期間也可以帶著孩子外出旅遊,在不同的地方去探索,體會風土人情,從手機中走出來,走進深山大海中。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的快樂,讓他感受到不僅僅只有手機能帶來快樂,風景清風都會讓人感到精神愉悅,身心放鬆。做到真正地適度遠離手機,走出無時無刻抱著手機的怪圈。
3.家長要以身作則
很多孩子都是在看家長玩手機不會管自己的情況下才一直刷手機的。家長的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孩子會感受到家庭拒絕長時間玩手機的氛圍,也會對家長不讓自己玩手機感到服氣,不會覺得不公平。並且孩子本身就是從模仿大人行為來發展自己的性格和習慣的,所以家長們要控制住自己,給孩子提供一個少手機少輻射的生活環境。
科技發達的今天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機,並且接觸手機的年齡在越來越靠前。在「低頭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們不應該讓我們的孩子再受手機的荼毒,從小就接受手機對身心的傷害。手機對身體的傷害實在是很大,尤其是對抵抗力和生命力都比較柔弱的孩子面前,我們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到監督和控制,不要在孩子真正生病以後才後悔!
現在就帶孩子走出去!多用愛和陪伴來代替讓他一個人孤獨的玩手機!相信在未來,孩子們都能更加茁壯成長!
今日互動:你平時會給孩子玩手機嗎?歡迎評論分享
————————
在育兒生活中,有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胖墩兒奶爸都願意為您出招,旨在為寶寶的生長提供一臂之力。
我是胖墩兒奶爸,一位願意分享自己育兒知識的奶爸。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