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被群嘲:我是老了,那又怎麼樣?

2019-10-14     木棉說



最近,馬伊琍離婚後首部電視劇《在遠方》正在熱播。


因在劇中扮演女大學生,她被嘲又丑又老,土氣蓋不住。


打開彈幕,觀眾紛紛吐槽她沒有少女感,完全在強行裝嫩。



事實上,劇情開始,她演的是即將研究生畢業的26歲左右的姑娘。

那個年代不注重穿衣打扮,又樸實,哪裡來現在精緻的少女感?

不可否認,大齡演員在扮演年輕的自己時,確實會面臨障礙,有年齡感。


但木棉姐姐覺得這不該被吐槽,演員的演技和代入感更重要。


而且劇中學生時代不過幾集,故事走出學生時代的馬伊琍,表演就穩了。


雖沒有鼓吹的又甜又嫩的少女感,但年輕的活力和朝氣,讓馬伊琍詮釋出來了。


尤其和劉燁的對手戲簡直是神采飛揚,用實力彌補了年齡上的桎梏。


還記得曉歐生日那天的最後一刻,倆人在校門口相約的片段。


很有代入感,沒有表演痕跡,讓人感動的想哭。



三年後,兩人再次重逢,物是人非。

她貢獻出了教科書般的哭戲,讓人從心裡心疼「曉鷗」這個角色。


這次面對網友的吐槽,馬伊琍介意嗎?

《圓桌派》上她早早就拋出了答案

「你越跟歲月對抗,就越對抗不了,裝嫩是最累的一件事。」



的確,馬伊琍,從來都不屑於去裝。

不怕老,也不畏懼別人的眼光。

在其他女演員談老色變時候,她經常隨心所欲的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素顏照。

斑點、粉刺、黑眼圈和蠟黃的皮膚一覽無餘。


沒有女人不懼怕衰老,但它該來就來。

她能選擇的,不過是直面內心,做最真實的自己。

正如她所言:老天不會因為你好看就眷顧你。


所有底氣,都是來源於實力。

入行以來,她就不屬靠臉吃飯那一掛的,更是與少女感無緣。

她被大眾熟知,始於《還珠格格》里的紫薇。

對比楚楚動人的林心如,她飾演的紫薇,女人味中滲透著幹練感。

因為先入為主和風格不同,很多人嘲諷她的「二代紫薇」又土又丑。

可見,美女如雲的娛樂圈,她並沒有占到優勢。


之後她陸陸續續出演了一些電視劇,都沒什麼存在感。

直到2007年的《奮鬥》,她遇到了「夏琳」這個角色,從此一夜走紅。


演這部戲時,她已經30歲了,但年齡沒有限制她的發揮。


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姑娘,居然把倔強驕傲,坦蕩瀟洒的北京姑娘演活了。


而夏琳那頭成熟利落的短髮,成了她身上最鮮明的特徵。



如果說,三十歲前她是夏琳,四十歲後她便是羅子君。

女演員的黃金期,沒有多少個十年,一到中年,就要擔心被市場淘汰。

但馬伊琍卻突破自己,在40歲煥發事業第二春。

憑藉《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拿下了白玉蘭最佳女主角。



在劇中,她演技爆發,前期飾演了養尊處優的富太太。

遭遇丈夫出軌和婚變後,她隱忍上進逐漸變得強大。

前後兩種性格反差,被她詮釋的淋漓盡致。

她感慨道:

「20歲我不會接羅子君這麼窩囊的角色,但今天我懂了,懂了她的角度,她的慈悲和荒涼。」


習慣演女強人的馬伊琍,第一次學會了「示弱」。


她也開始跳脫年齡的局限性,更多展現中年女演員的精彩。



此後,她還不惜「毀容扮丑」。

電影《找到你》里,她飾演小保姆孫芳。


蓬頭垢面,馬尾油膩不堪,整張臉蠟黃粗糙。

但比起形象的顛覆,人們更震撼的卻是她的演技。

一場戲中,孩子沒錢治病,在雨中命懸一線。

她哭的撕心裂肺,絕望感讓人潸然淚下。



在電影《未擇之路》中,她同樣選擇了扮丑。

一個在戈壁謀生的女司機,原本被設定成美女的形象。

但她主動要求醜化,認為面部粗糙黝黑,衣服破舊才更貼近形象。



可見,外貌、年齡,從來不會成為一個好演員的阻礙。

因為真正的好角色,不是寫給那麼年輕光鮮的女孩子的。

而好的演技,都能在歲月中完成加成。


正如馬伊琍說:

雖然沒有人會喜歡臉上有皺紋,喜歡自己皮膚狀態不好,但演員這個職業需要歲月的積澱和生活磨鍊。 所以演員千萬不要灰心喪氣,你的現在永遠比你之前更好,不要去擔心年紀大了,老了,那個並不重要。」

的確,演技需要閱歷沉澱,並不是好看的人才能演戲。


而馬伊琍的這份自信,正是來源於她過硬的業務能力。


人的外貌雖會改變,但只要有底氣,就無懼任何變化和衰老。



變老,從來不是馬伊琍的危機。

紮實的吃飯本領,讓她有錢有事業。

而經歷練就的通透、豁達,使她面對生活更加強大和自如。



至今,很多人都在為她的婚姻打抱不平,多年感情錯付,消耗了她太多青春。

但從文章出軌到兩人離婚,她處理的方式都落落大方,給足這場婚姻體面。


在白玉蘭獎的頒獎儀式上,她甚至感謝了丈夫:

「感謝我的先生文章。在拍《前半生》之前,他非常客觀地指出『馬伊琍你不能用你的慣性和你的經驗去演戲。』所以我終於意識到,一個女演員不可以一直生活在舒適地帶。」


在微博上,她也大方回應文章是「彼此成就」。



有些人覺得她懦弱,妥協,事實上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


這段感情,她的確受了傷。


但她更明白,一味埋怨和沉浸痛苦並沒有什麼用。


自己能做的,不過是把內心撐大,做好應對一切的可能。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所言:


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



經歷過婚變的馬伊琍,年齡的增長讓她變得更加睿智和強大。


《圓桌派》里竇文濤問過她:你覺得最好時代是什麼時候?


馬伊琍說是40歲:

「經歷了一些東西,有了感悟,孩子也到了一個很挑戰你的年齡,思想是最豐富的。」


時間固然可怕,但對女性也有很大的價值。


因為經歷和沉澱,讓人學會反思,才能走的更遠。



如今馬伊琍開始剛柔並進的人生,生活中為了孩子學會了柔軟。


工作之餘,盡力陪伴家人,用瑣碎時間看書和劇本。


儘管平衡事業和家庭很難,也會為此焦頭爛額。


但她一路學習,一路犯錯,一路成長……



事業上,始終堅持演員的自信很重要。


因為只有細細打磨自己的吃飯本領,什麼時候也不會被年齡困住。


在她身上,可以輕易看到一個女人對時間和外貌的坦然。



演員殷桃曾發出感慨:

什麼時候,女演員的魅力僅限於少女感了?


比起外在的魅力,「演員」更該關心的應該是演技和內在。


因為只有明星才需要「少女感」這樣的人設,向大眾營造自己不會老,永遠年輕的假象。


其實,美貌是最無用的東西,如果內心空空,也不過只是一隻花瓶。


現在很多演員,對外表過分注重,卻忽略了演技。

他們不懂,只有人生履歷足夠豐富,機會和角色才會紛至沓來。


而那些被生活磨礪過的容貌,雖不及年輕面孔洋溢著少女感。


但歲月充盈了她們的內心,修煉了她們的本領,也回贈了那個年齡女人獨有的魅力。


正如馬伊琍所說:


內在是自己的,別人永遠也搶不走。


就算老了、丑了又如何?


有了底氣和自由,就不怕被生活和時間打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5C-zm0BMH2_cNUgv4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