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別介意」「孩子還小,不要太嚴厲」。相信這些話語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說過的,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孩子就是孩子,就算是十幾歲了、成年了也還是自己的孩子,從而使得社會產生了這樣一個群體:「巨嬰」。巨嬰並不是長得大的嬰兒,而是從年齡來看明明不是嬰兒,卻和嬰兒一樣的人。
人人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卻不知道「家長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要是父母把孩子當「寶貝蛋子」一樣,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教育出來的孩子,日後很難成器,也會讓父母越來越失望。而在孩子6歲之前,這幾種習慣一定要養成,對日後成長有很大幫助。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樣一句話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我們看現在比較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願意堅持。孩子最初學東西的時候是比較困難的,甚至會產生厭惡感。可是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要是孩子在小時候就能明白這樣的道理,他也會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情,就算是遇到挫折,也會堅持下去。這樣的孩子,父母不會擔心之後他不優秀。
除此之外,一個獨立的人格也是十分必要的。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手中的小公主,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幫忙安排。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喪失了自主的能力。遇到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解決,而是找爸爸媽媽。孩子依賴父母是好事,可是過度依賴只會讓孩子一事無成。
還有一些孩子,有拖拉的習慣也是需要進行糾正的。下午放學回家,首先不是自己做作業,而是跑出去玩耍。寶媽叫孩子出來寫作業,結果嘴上嚷嚷著:「再過五分鐘」,實際上再過十分鐘也不動,這是一種踐行的拖延症。 當別人準備睡覺的時候,才補作業。長期如此,也會養成做事拖拉的習慣。所以,寶媽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答應的事情立馬做的品格。
想讓孩子更優秀,並不是靠一種資源的投資。聰明的家長都知道,要是教會孩子上面幾條原則,他可以學以致用,銘記於心。即使是在任何苦難的條件下,孩子依然會釋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所以,孩子6歲之前,這些道理一定記得講給孩子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