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億!外資超額掃貨是抄底嗎?

2019-11-26     打板清風

免責申明:

1、本號一切內容,僅為分享、交流,號主不保證其真實性,不構成實際操作建議,不承諾任何收益,投資者如據此交易,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一、MSCI

這兩天,被媒體反覆報道的MSCI擴容終於實施了。

MSCI擴容A股第三步,在今日收盤後生效,納入因子從15%提高到20%,並首次納入中盤股。

尾盤北向資金瘋狂流入逾500億元,最後凈流入資金定格在264億元。根據港交所數據,本次凈流入額為214億元。

次擴容有兩大看點:一是券商測算此次擴容將為A股帶來超400億元的被動增量資金,資金規模為歷次之最

二是,MSCI首次將中國中盤A股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中盤成分股將獲得可觀的邊際資金流入。

據統計,今天北向資金凈流入214億元,一舉超越2018年11月的173億元,創歷史最大單日凈流入額!

二、箱體

來看一下這個事件對大盤的影響

以滬指技術走勢為例,目前,指數仍在箱體邊緣運行。滬指上周下破2900點之後拉起,但反彈比較弱。

上周五大盤再破2900點大關,但由於年線的技術性支撐,以及MSCI擴容的利好,大盤再次翻身向上。

好的一面是周期股最近有強烈反彈的動作。雖然機構報團的科技股、消費股最近回落,依然未對指數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不好的一面是目前大盤反彈的量能仍然不足,多頭資金顯然在這個位置有所顧慮。長時間的橫盤之後,後期仍會大機率選擇向下破位。

三、尾盤脈衝

參照前兩次納入經驗,A股納入生效當天尾盤將有較大擾動。以往資金都會在收盤前集中湧入,產生脈衝式行情。

本次也未能逃脫這一規律。內地的數據是,北向資金尾盤瘋狂流入逾500億元,但最後凈流入資金只有一半。

為啥每次生效日尾盤都會脈衝呢

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指數型基金都是採用MOC策略進行建倉。所謂MOC,就是mark to close,使交易價格儘可能接近收市價,以達到最少的追蹤誤差,這樣才能更好地跟蹤相關指數。

所以每當收盤的時候,會有大批指數型基金進場「採購」,造成尾盤指數突然向上拉升。然後預先埋伏的資金又會藉機獲利離場,產生出分時圖大幅脈衝的奇觀!

板塊追蹤

軍工板塊開盤沖高,中國船舶大漲6%,中船防務、中船科技、中國應急、中國重工紛紛拉升。

水泥板塊開盤跳水,上峰水泥跌4.12%,四川雙馬跌4.02%,天山股份、祁連山跟隨下挫。

智慧財產權板塊早盤沖高,光一科技漲停,京華雷射、新華文軒、華媒控股小幅跟漲。

消費電子板塊走強,維科技術快速拉升封板,電連技術、立訊精密、欣旺達等集體上漲。

午後影視傳媒板塊異動,鹿港文化直線封板,金逸影視、光線傳媒漲逾3%,美盛文化、中國電影小幅跟漲。

次新股走弱,交建股份、貝斯美、左江科技、鋼研納克等近日開板新股紛紛跌停。

鋰電池板塊持續走強,滄州明珠漲停,億緯鋰能、寧德時代漲7%,星源材質、先導智能、科恆股份、杉杉股份走強。

每日一股

隆基股份

單晶矽太陽能發電龍頭。主要從事單晶矽棒、矽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及運營業務等。

受益於國內太陽能產業的高速發展,公司自2012年上市後,業績一直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始終保持年年創新高的勢頭。進入2017年後,太陽能行業景氣度下降,公司的利潤受到影響,18年凈利潤有所下降。不過,19年前3季報顯示,營收增54%,凈利潤增106%。公司重回業績增長周期。

亮點有兩個:一是,公司近年來擴張勢頭強勁,而且步伐穩健,經營業績均未受影響。根據公司《未來三年(2019-2021)產品產能規劃》,公司計劃單晶矽棒/矽片產能2021年底達到 65GW,單晶電池片產能2021年底達到20GW,單晶組件產能2021年底達到30GW。其中矽片產能根據目前建設進度預計2020年底可完成目標,較原規劃時間提前1年。

二是海外收入同比增長明顯,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單晶組件對外銷售

占比提升到70%以上。在公司的引領下,隨著單晶產品性價比優勢的進一步凸顯,全球單晶市場份額持續提升,預計2019年全球單晶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至62%,未來還將進一步增長。

最近公司又積極部署了新產能的投入。公司公告與保山、騰衝人民政府簽訂騰衝年產10GW 單晶矽棒建設項目投資協議,項目投資約25億元,計劃在2020 年底前開始逐步投產。

產能的快速擴張將帶動公司產銷放量,預計2020-2021公司矽片總出貨有望分別達到55GW、70GW以上,年均增速超50%,明顯快於這個行業,將帶動公司業績繼續快速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wZsp24BMH2_cNUgnn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