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營口的「戰疫」力量(九)丨營口,遍地英雄

2020-02-28     營口新聞

編者按

城市如人,越危難越見性格和品質;城市如人,底蘊越積越厚。驟然打響的疫情阻擊戰中,城市綜合實力、應變能力和文明定力,是決勝的銳器與銳氣。

平時如戰時,戰時才能如平時。營口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千錘百鍊的功夫用足用好,沉著應戰。

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特別推出《「硬核」營口的「戰疫」力量》系列報道,對黨建引領、多治聯動的「營口實績」,常態運行向極致操作切換的「營口質量」,以及由此迸發出的「營口精神」,進行全方位展現。

車流密集、任務繁重的遼河大橋卡點旁,西市區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軍扛起區黨員突擊隊隊長的重擔,在風雪中為家鄉值守北大門;

蓋州市東雙台村卡點志願者王慶波上醫院抽完因滑膜炎導致的膝蓋積水,就一瘸一拐去執勤……

在營口,如他們一樣投入到群防群控工作中的黨員幹部和群眾數不勝數。他們的身上,藏著營口人「戰疫」必勝的密碼。

匹夫有責。在這場「戰疫」中,責任是那樣崇高,又是那樣平凡。有人默默堅守,有人自覺「宅」家,有人奮勇「逆行」,有人傾囊相助……一個個平凡的營口人,用堅韌、擔當、奉獻,把自己活成了英雄的樣子。

能者竭力 萬民同心

「連續吃11天的泡麵,誰也沒有怨言;連續開展2個循環的萬戶排查,誰也沒有抱怨!我們願為鄉親們守土盡責!」

這是老邊區路南鎮歡心甸村第一書記耿靜河的「戰疫」日記,是營口城鄉4000餘名基層工作者的「日常」,也是他們守護百姓安全的決心。

一聲令下,一呼百應。疫情突襲,營口城鄉基層工作者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英雄氣概,及時監測排摸。2月21日營口降小雨,轉雨夾雪,社區工作者仍佇立在雨雪中。惠安社區黨委書記李佳琦說:「越是在這種雨雪天,我們越應該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硬核」營口的「戰疫」力量(九)丨營口,遍地英雄

這是一場全民「戰疫」,僅憑4000餘名基層工作者難以守牢防線。營口依靠群眾力量,迅速集結黨員幹部、普通群眾組成生力軍,變聯防聯控為群防群控,一張密實的防控網火速架起。站前區355名機關幹部主動請願,將「述職報告」寫在「戰疫」一線;鮁魚圈區組建192個黨員先鋒隊,設置207個黨員先鋒崗,讓黨員衝鋒在前;市文明辦牽頭組建首批26支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突擊隊,由各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調度安排……每個崗位都是戰位,每個人都在為「戰疫」默默發光發熱。

「土洋」結合 花式抗「疫」

「悶得扛不了,跑人家去嘮嗑,你知道人家煩不煩你……」 蓋州市雙台鎮西雙台村黨支部書記孟震以一口地道的蓋州話,話糙理不糙地在大喇叭里喊上了。

為了「戰疫」勝利,營口的幹部群眾腦洞大開,「土洋」結合防控疫情高招頻出。「在病毒面前心存僥倖 下一個倒下的就是你」「戴口罩總比戴呼吸機好 躺家裡總比躺ICU強」等「土味」宣傳標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蓋州市楊運鎮楊運村地域狹長,大喇叭傳播效果不好,村黨支部書記付世科把跳廣場舞的音箱裝在麵包車車頂,改裝成流動宣傳車;鮁魚圈區蘆屯鎮小望海村黨支部書記唐健遙控無人機挨個堡子轉悠,看見聚眾聊天、不戴口罩的就用大喇叭「點名」。

防護消殺的「金點子」「土辦法」不斷湧現,花式抗「疫」展現著營口的群眾智慧。蓋州市雙台鎮復興村的張華安、徐勝波開著拖拉機,載著600公斤消毒水,用打農藥的設備為生活環境消毒。鮁魚圈區熊岳鎮大鐵村村民曲成恩用風送式打藥機噴洒消毒液。不起眼的「土辦法」解決起常規人工噴洒消毒液人員不足、速度慢、覆蓋面小、效率低等問題,十分靠譜。

溫暖守望 予人希望

91歲的老黨員王寶順一再堅持,親手將2000元錢交給站前區南園社區工作人員。他說:「國家有危難,我有多大力量,使多大力量。」

「黨的好政策讓我脫了貧,得知道感恩。」剛剛脫貧摘帽的大石橋市水源鎮群力村鄒玉堂,捐出了賣雞蛋攢下的500元錢。

一位中年男士到營口開發區紅海派出所放下四箱牛奶,撂下「你們辛苦了」「我是退伍老兵」兩句話,就匆匆離去。

……

人的力量在心上,凡人善舉折射出城市精神的底色。營口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和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奉獻、互助、友愛、進步」寫在志願者旗幟上,也寫在眾多市民的行動中。正月初二晚,僅兩個多小時,能容納500人的營口疫情防控骨幹志願者微信工作群就滿了,並迅速孵化衍生出覆蓋全市六個縣(市)區的志願者分群,20多萬志願者積極參與疫情排查、專業消殺、設卡檢查、心理撫慰等活動;送獨子到「雷神山」的孫新舉在炕沿寫就一封家書,不僅道出了父親對兒子的牽掛,更有不辱使命的囑託;5名援助湖北營口醫療隊隊員在下夜班的公交車上唱響《紅旗飄飄》;西市區以強制休息令讓「疫」線戰士走下火線休息……營口人用力量傳遞力量,用溫暖印證溫暖。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營口245萬人民用勠力同心的實踐,詮釋出一座「英雄城市」的形象。在營口,英雄是個體,更是「群像」。


總策劃 / 張國鵬 總監製 / 王忠陸 監製 / 張旭勇 張藝

全媒體記者 / 朱琳 王夢茹 攝影記者 / 魏家鵬 崔璽

題圖設計 / 郭麗娟 製作 / 郝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vYumXAB3uTiws8KvI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