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坐月子常見的4大誤區,新手媽媽要避開,做錯了影響可不小

2019-06-21     兜兜的媽咪育兒趣事

生完寶寶後,如何能快速恢復就成了寶媽最關心的問題了。這不僅僅關係到身材的恢復,還關係到了日後的身體健康,特別是不能落下所謂的「月子病」。

但是在休養期間,經常有些寶媽容易走進一些誤區,造成這樣的原因有些是因為自己的認知錯誤,還有些是家人和親戚所灌輸的。今天我就特別整理了5個常見的「月子誤區」,希望能幫到各位新手媽媽哦。

誤區1:狂吃雞蛋

不管是在老人的眼裡,還是在年輕人的心中,雞蛋幾乎就是營養的代名詞。不管幹啥,都要多吃雞蛋,這樣才對身體好。

不可否認的是,雞蛋確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特別是裡面的蛋白質和鐵元素,對於剛剛生產過的寶媽很適用。但並不是每天都要吃很多才行,特別是有的寶媽一天要吃5,6個左右的雞蛋,以為這樣就能把營養全部吸收進去了,其實是大錯特錯。

產後新手寶媽的腸胃是很脆弱的,而且腸蠕動功能也不是非常好,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恢復,雞蛋吃多了不但不消化,還會造成腸胃負擔,所以每天保證一個雞蛋的攝入就夠了,如果很喜歡吃雞蛋的話,那麼推薦只吃蛋黃,要利於吸收。

誤區2:天天喝紅糖水

不少人都認為在月子期間喝紅糖水可以起到補血的作用,同時還能有助於惡露的排出,雖然有點道理,但是它卻不能天天喝,特別是到了產後恢復的第十天左右,紅糖水就可以停了。

正宗的紅糖水裡面是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可以補充營養和能量,但是真正能促進惡露排出的是生化湯。而且惡露是越來越少的,順產的寶媽基本十天左右就已經開始減少,這時候就不用再喝紅糖水了,喝多了反而容易延長恢復時間,引起惡露增多,甚至是產後肥胖哦。

誤區3:喝各種各樣的湯水下奶

母乳的寶媽經常在月子裡不停的喝湯,特別是鯽魚湯,雞湯,豬蹄湯。這些湯類不僅可以補充體力,同時還能起到下奶的作用。

像我在坐月子的時候,我媽媽就不讓我喝水,只讓喝湯,其實這是錯誤的。(可惜我當時什麼都不懂,渴了也只能喝湯)

這些湯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而且沒用什麼營養,喝多了只會讓乳房不停的漲奶,同時吃不下東西,也起不到解渴的作用。

所以平時每天只要喝2碗左右的湯水就夠了,渴了還是要喝水,並且喝湯的時候要把上面的油脂刮掉,這樣既不油膩,同時還有利於身材的恢復。

誤區4:不能吃鹽

月子裡的菜有多難吃,只有寶媽才清楚,什麼菜都不放鹽,就這麼干吃下去。問為什麼,說鹽吃多了對寶寶沒有好處(手動微笑)。

敲黑板!坐月子時,菜要放鹽,一定要放!少放而已!

因為很多寶媽產後都會有體虛的情況發生,因此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出汗都特別多,每次流汗都會帶走身體里的鹽分,如果再不補充點的話,就會很容易引起脫水,出現有氣無力的現象!

看了上面說的這些誤區,各位寶媽中招了幾個呢?反正我是全中了,那麼你呢?

我是兜兜的媽咪,想要知道更多的育兒知識,就請關注我吧!

(本文由兜兜的媽咪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ujGD2wBmyVoG_1ZRR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