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別讓孩子的「安全」也放假!

2020-06-22   荼然笑了

原標題:暑假來了,別讓孩子的「安全」也放假!

【重慶8名落水小學生均無生命體徵】截至今日7時10分,經全力搜救打撈,重慶潼南區8名落水小學生全部打撈出水,均已無生命體徵。初步調查,失蹤人員均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鎮小學學生,周末放假自發相約,到童家壩涪江河一寬闊的河灘處玩耍,期間有一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旁邊7名學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學生一併落水。

似乎每年的暑期總會發生一些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特別是中小學生,擁有一定的獨立行動能力,但自控自救能力差。

記得我們上學的時候,方面前老師們會叮囑我們不要去河邊玩耍,父母也是三令五申的要求我們遠離家附近溝河,防溺水的概念早已經深深的烙在了我們的心中。

【為何大多數溺水事件發生在農村?】

中教資料庫小編根據相關數據發現,更多兒童溺亡事件是發生在農村的。為什麼?

1.農村還的娛樂場所和設施相對較少,加之天氣炎熱,孩子們在水塘中玩耍就成了暑期生活的一部分。

2.農村多是留守兒童,實際監護人都是年邁的老人,想要寸步不離的看著孩子,幾乎不可能。

3.農村孩子想要消暑,大多是三五成群去游「野泳」,安全沒有保障,加上地處偏遠,一旦發生事故,救援力量短時間內很難迅速到達現場。

【防溺水教育口訣】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准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水庫、河邊等)、不准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未成年如何面對突發溺水?】

1.首先要保持冷靜,如果有可能,可大聲呼救引起他人注意。

2.儘量放鬆身體,仰臥漂浮在水中,頭部向後仰,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即刻深吸氣,用腳踢水,雙手按壓時身體上浮,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儘量尋找、抓住一些漂浮物。

3.看到同伴溺水,大聲向旁邊呼救,或者撥打110。如果有可以漂浮的東西丟,可以丟給給遇難者,如繩子、竹竿、游泳圈等。

現在還沒放暑假呢,未成年人落水事故就接二連三地發生了,這是給學校和家長提前敲了一個警鐘。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發生溺水死亡會給家庭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因此,暑期未成年人安全的那根弦必須時時繃緊,絲毫不能鬆弛,防溺水的警鐘必須長鳴,別讓溺水悲劇成為暑期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