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華
11月20日,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道,名宿趙劍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如果下面有四五個年輕人打得都比林丹好,那麼他想打也打不了。」
54歲的趙劍華指出:「當一批人頂的時間太長,他們無形中就壓了底下好幾批人,等這一批人退役了,後來的這一批也上不來,而且現在國外的水平也比他們高了。」
不過趙劍華也表示,希望外界不要給這些老將和年輕人太多的壓力,「國家、集體和個人都在為這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我們有1%的機會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只要努力付出結果自然會出現。」
林丹
趙劍華還提到了陳雨菲和諶龍,「從他們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國羽正在努力走出低谷,困難雖然有很多,但首先我們要自信。」不過趙劍華也說,不能說運動員有一次兩次的勝利就證明他們走出低谷了,一切都沒有那麼容易。對於國羽目前的現狀,趙劍華是謹慎的樂觀。
談到石宇奇,趙劍華表示對於他的受傷最讓人感到遺憾。他說,石宇奇不僅要重新找回比賽的感覺,還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我希望她能面對和接受這個(傷病),因為這已經是事實,現在需要做的是儘快恢復並重拾自信,然後努力去完成他的夢想,即便未能如願,他還年輕還有時間。」
趙劍華還提到運動員「不聽話」其實是一件好事,對此他的解釋是,「比如他們會在技術層面有一些與教練不一樣的想法和創新,可以與教練溝通交流,但在平時訓練里也要有基本的服從性。我認為我羽毛球是多變的,雖然基本技術是固定的,但如何運用卻是多變的。」
作為曾經的羽壇「四大天王」之一,趙劍華感慨如今中國羽毛球已經今非昔比,他說:「我們現在不像頂峰時期那麼有話語權,所以還需要不斷的去努力,希望能儘早走出這樣的現狀。我們的實力其實還可以,但人家也不差,只能說彼此之間的水平都差不多,如有有輸有贏的話,只能說明我們現在可以與對手抗衡,但沒有絕對把握。」
既然技術並不落後於別人,那麼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呢?趙劍華的答案是--主導思想。除了培養有思想的球員外,中國羽協近兩年開始聘請許多知名教練和前奧運會冠軍,高崚、葛菲、顧俊、趙芸蕾等都曾來隊里調研。國羽還聘請了韓國教練姜京珍和柳鏞成,又請回了李矛。對於聘請外教,趙劍華認為:「長期以來我們都以為自己很厲害,看看別人的也許會更好。」
在李矛回歸後,諶龍在法國賽打破冠軍荒,並兩次打進決賽,趙劍華說:「李矛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練,他的回歸對諶龍的確有所幫助。」
李矛
不過趙劍華也指出不能盲目「迷信」資深教練,「他們的敬業精神是年輕人應該學習的,但還是要看他們的經驗是否產生實際效果,這需要不斷的權衡和評估。」在趙劍華看來,如今的國羽一切還是要從培養人才做起,他希望在中小學和大學設立羽毛球校隊,把人才儲備的「盤子」做大。
趙劍華坦言國羽經歷人才斷層後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這批打不出來就只能寄希望於下一批,不是說瞬間能能出現一個」。「男隊現在確實困難,我知道他們都在努力,無論是教練員還是運動員,畢竟奧運會是非常重大的比賽,可能有些運動員還沒有參加過,這也是他們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