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這條地鐵線路,每一站都是一座文化寶庫

2019-10-15     預製建築網

東京人的生活方式,和電車線路的沿線發展是分不開的。而中央線卻非常直截了當地橫貫東西,並且每一站的間隔也都幾乎均分,可以說如同東京的大動脈一般。

從東到西的中央線,從昔時開始每站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和風格。把這些小都市一般的地域連結起來的中央線,輸送著乘客的同時也輸送著多彩絢爛的意識形態。日本也許再沒有這樣一條線路,每一站都像一個小宇宙,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味道。

JR中央線線路圖

戰後的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帶來圍繞鐵路的商業區和綜合住宅區的增加,隨之而生的就是文化產業和娛樂場所的誕生。隨著20世紀60年代前後歐美文化(以音樂風格為主的)對以新宿為中心的年輕人聚集地的影響,瘋癲族、嬉皮士等獨有的青年文化風靡一時,現代藝術先鋒意識的萌芽也誕生了無數藝術沙龍,沿著中央線的脈絡連通處於西東京市的藝術院校。

中央線,啟程!

新宿站:晝夜兩重天的城中城

雖說誰會料想到在1885年剛建成,還位於當時的東京郊外的新宿站,到了1931年就已經變成了東京利用人數最多的車站。「新宿」這一名字來自於甲州街道的宿場町・內藤新宿(ないとうしんじゅく),有人住的地方,娛樂和服務業就會隨即發展,因而在江戶時代就已經是非常有名的紅燈區。在二戰之後,戰損受害較輕的新宿的商業高速發展。作為娛樂、演劇據點的新宿比戰前更為活躍。其中心是新宿站北方的歌舞伎町。歌舞伎町周圍電影院林立,1956年新宿KOMA劇場開幕後人氣更加上升,1964年開幕的紀伊國屋劇場成為年輕演劇人的登龍門。而從這個時候開始,地下演劇逐漸興盛,青年的獨立文化活動生龍活虎,新宿確立本身的次文化發送基地的地位,爵士咖啡店等咖啡店成為年輕人的交流地。

新宿街頭

歌舞伎町

說到新宿,就不得不提到歌舞伎町這個在日本各種影視和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地方,作為觀光客初來東京新宿的時候一定要去的定番觀光街,誠然,大多數人都是抱著獵奇的心態來到這個巨大的紅燈娛樂區的。

歌舞伎町這一帶原名為角筈村(つのはず),1945年,因東京大空襲而成一片火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在的歌舞伎町一番街附近建設了歌舞伎的表演場地,藝能設施聚集,這個新建的町被命名為「歌舞伎町」。歌舞伎町地區作為住宅區快速地在戰火之後復興重建,被譽為「全首都復興的桂冠」當中出力最大的為在日本的華僑們,出資購買了閒置的空地大加發展。不同過去的住宅區風貌,現在的歌舞伎町是3,000間以上的酒吧,風俗場所,餐飲店等的集中地,被稱為「慾望的迷宮城市」等而備受批評。歌舞伎町還暗藏許多非法入境的外國人。眾多不確定因素使得這一地區治安相比日本其它地區而言較差。歌舞伎町也被列為世界知名的紅燈區之一。這裡獨特的陪酒女和牛郎文化,也吸引很多海外的好奇心滿滿的客人前來一探究竟。

新宿二丁目一番地

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東京也吸收著各種各樣的多元文化,其中同志聚集區新宿二丁目也是亞洲最大的同志聚集區之一。東京的夜生活可以說豐富多彩,池袋、六本木、澀谷等鬧區也有不少同志酒吧分布,但新宿二丁目之所以富有盛名,就在於其「集中性」高的特色——這也是東京的各種功能性街區在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其針對的核心人群會非常精準地定位到想去的街區。估計在二丁目里,至少有兩百家各色各樣的同志酒吧和相關商店。

新宿二丁目AIDS廣告牌

歌舞伎町陪酒女キャバ嬢

夜裡的新宿歌舞伎町,經常有穿著性感的女人在夜總會(キャバクラ)門口招攬客人。「夜總會」實際上由法語的(有舞台、舞廳的)酒館——キャバレー(cabaret)和英語的俱樂部——クラブ(club)兩個詞合成,意思是像舞廳一樣有著明晰的收費規定,像俱樂部一樣具有高級感。女公關的主要工作是陪客人喝酒、唱歌、跳舞、聊天等,一般不提供性服務。少數知名的女公關還會進入演藝圈或商業圈,創建自己的時尚品牌。

中野:亞文化與居酒屋

距離新宿僅僅急行一站地的中野站,比起燈紅酒綠的新宿站,多了些生活的氣息。無論是站前的商店街,還是在南口密密麻麻的住宅區。中野將生活和娛樂的平衡綜合在一起,無論是衣食住行,都可以在中野完美解決,就像是一個有機化,可以自然生長的城中國一樣,中野區既能滿足初來乍到的旅行者們對文化的渴求,也能夠貫徹日本的傳統生活方式,喧鬧和靜寂的界線過渡得自然又清晰。

中野百老匯(中野ブロードウェイ)

中野百老匯可以說是亞文化聖地中野的代表存在。中野百老匯是一個復合型商城,它位於中野最繁華的地區——中央線中野站北口的太陽商店街(サンモール商店街)的盡頭。中野百老匯誕生於1966年,在原本的商店街盡頭修建而成。原本的中野百老匯,除了其公寓的居住功能以外,多以經營小商品、寶石首飾、服飾的販賣及占卜為主。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期,已經呈現出經營者高齡化、商品種類單一等一系列不景氣的狀況。很多店面開始遷出,剩下的商店平日也大多呈現閉店的狀態。1980年專賣漫畫的舊書店「Mandarake」的開張是一個歷史轉折點,之前搬遷騰空的店鋪,很多都轉型為銷售動畫、玩具這種從漫畫中衍生出來的各類產品的店鋪。現在的中野百老匯已經變成了各種文化資深愛好者的聚集區,其奇特的宛如次元扭曲般的商住兩用合體形態,以及內部奇妙的店鋪分布讓每個前來探訪的人都有尋寶的感覺。

中野百老匯

ちょっといい一番街(好吃一番街)

除了中野百老匯的精神食糧以外,中野的美食街也可以說是在東京非常著名。其中中野北口的美食街中,彙集了各種各樣的居酒屋和飲食店。其中這條ちょっといい一番街街道可以算是這些美食街的代表,曾經美國作家Matthew Amster-Burton以這條街為書名《Pretty Good Number One》(ちょっといい一番街的英譯)講述了美國人一家在這條街被日本美食所吸引和改變的故事。

中野飲食一條街

高円寺:日本的印度

地名源自本地曹洞宗的寺院「宿鳳山高円寺」。每天從西東京奔波到市中心的上班族們都要經過的這一站高円寺,和新宿大樞紐不多不少就隔了兩站急行。幾乎沒有大型零售商店,而是幾乎由小型店鋪所組成的商店街是本地特色。由於舊貨商店、古著店和LIVE HOUSE等文化場所的密集分布,以及居住人群屬性的近似,經常被人同下北澤站相比較——學生、來東京尋找夢想的文化人等確實非常具有共同性,但是高円寺相比下北澤,經常被說成是「度過學生時代到了中年也會散漫度日的文化人聚集地。」這裡的里街里充滿了一般人印象中整齊的日本不同的雜亂和無序,同時還有一些非常晦澀的研究學會聚集地和秘密酒吧,自由的文藝之風呈現在隨意貼在牆上的小廣告,塗鴉等方方面面,日本文化學者三浦純也戲稱高円寺是「日本的印度」。

JR高円寺車站前

純情商店街

位於高円寺北口的的「高円寺純情商店街」原本來自一部小說的書名《高円寺純情商店街》(作者:ねじめ正一),這本講述高円寺的小說在大受歡迎的同時也獲得了1989年的直木賞。此後原本為「高円寺銀座商店街」的名字就變成了現在的名字了。現在這條街道里,布滿了琳琅滿目的各種小店,有的商店還會售賣以「純情」冠名的商品,穿梭在這樣的街頭巷尾有一種尋寶的感覺。

高円寺純情商業街

高圓寺朋克青年

パンク

高圓寺以歌手、劇團演員、年輕藝人、地下藝術家的聚集地而聞名,這裡很多藝術家的風格都非常親近人民,顯得很親切。在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髮型誇張、穿著朋克風格或洛卡比利風格的人,以及樂團表演。

阿佐谷(阿佐ヶ谷):文士村的浪漫爵士

說到阿佐谷,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地名還是陌生的。阿佐谷的地名來源於江湖時代的阿佐谷村,且地域範圍和昔日的界線基本呈現一致的狀態。中央線途徑這裡,為這兒帶來了強烈的文化和藝術氛圍。阿佐谷以這裡居住過很多文豪而著名,太宰治、井伏鱒二、徳川夢聲、伊馬春部等文學獎都曾經居住於此,所以這裡也被稱為阿佐谷文士村。漫步在阿佐谷的商店街,你可以看到很多具有獨特世界觀的咖啡店,古書屋以及小劇場。「曾經有人說,新宿旁邊的中央沿線居住的都是三流作家,世田谷方面居住的都是左翼作家,大森方面居住的都是流行作家。」井伏鱒二的小說中這樣寫到,在昭和年代正式這樣的「貧困作家」給現代的日本文壇打下了基礎。

天空之城阿佐谷(ラピュタ阿佐ヶ谷)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影響了很多人的童年時代。在阿佐谷商店街道的巷弄小店之中,也隱藏著一個縮微版「天空之城阿佐谷」(ラピュタ;Laputa),藏身在樹蔭中的黃色建築物,充滿了童話的風味。這棟神秘的建築中,地下為一個小劇場名為「ザムザ阿佐谷」(Zamuza阿佐谷)、1樓是售票處、畫廊,以及售賣周邊的小商鋪;2樓則是電影館「天空之城阿佐谷」(ラピュタ阿佐ヶ谷),播放經典老影片,以及一些新銳作品的試映會也在此舉行;3、4層是名為「山貓軒」的主題有機食品餐廳。(山貓軒的名字來源於宮澤賢治的童話《要求很多的餐廳》)

天空之城阿佐谷

阿佐谷爵士樂團

ジャズバンド

在阿佐谷一年一度的爵士音樂節中,經常可以看到各個年齡段的爵士音樂家。

吉祥寺:日本人最想居住的理想天國

位於東京西部武藏野市的吉祥寺站,是東京都新宿以西的最大商業區,連續五年被選為東京最受歡迎的居住地方的這一片區域。作為東京有名的商圈之一,吉祥寺站附近的商業設施全面,幾乎面面俱到,是年輕人和老年人都適宜的地域。既有完善連鎖的大商場購物中心,也有傳統的居酒屋和下町小館。更值得提的是,這裡的古著店和雜貨店,也吸引了很多時尚愛好者前來探寶。雖然吉祥寺的位置離市中心較遠,但是因為中央線和京王線等線路的急行系統的高效,距離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和中野略有相似的是,吉祥寺完全有其自己的生態系統,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應有盡有,而更勝一籌的是吉祥寺的自然環境——猶如都市綠洲般的井之頭公園,滿足了很多人心目中理想公園的樣子。

井之頭恩賜公園

1917年開始對外開放的井之頭恩賜公園,將在2017年迎來100周年。當初所處的位置還屬於郊區,而如今周邊與住宅和商業區相鄰,這樣無距離感的接觸自然,使得這所公園倍受居民喜愛。傳說位於公園中心的「井之頭池」是由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命名的,其寓意為「引水道的源頭」,以及「沒有比這更好喝的井水了」。「井之頭池」是首次鋪設到江戶的水道,為神田引水道的源頭,明治三十一年(1898)水道改良之前,一直是附近人們飲用水的水源。

如今的井之頭公園,每到櫻花季和紅葉季,都會變成如畫般的仙境,前來觀賞美景的市民們不吝花上一天的時間沉浸在這片世外桃源中。由於這裡毗鄰很多藝術院校,經常有很多人選擇在公園中寫生,以及做表演練習等等。在暢銷作家又吉直樹的小說《火花》中,這座公園也多次出現。

景色宜人、頗受居民喜愛的井之頭恩賜公園

吉祥寺美術大學學生 美大生在井之頭公園中,經常可以看到架著畫架開始寫生的美術大學學生和畫家。吉祥寺附近也有許多畫廊和以藝術為主題開設的咖啡店, 在以吉祥寺為原型產生的各種作品中,大家也可以窺見其跡象。

本文選自《知日・東京就是日本!》特集

來源:知日公眾號,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qFS120BMH2_cNUgmU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