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標 | 文
冷軍這幅畫賣3800萬,網友:不就是一堆垃圾嗎?專家:沒那麼簡單!
眾所周知,畫人物是繪畫中難度最大的。除了精準的造型和色彩之外,對人物神情的刻畫尤為重要,而想要達到出神入化的效果,絕非易事。譬如上圖和下圖這樣的人物油畫,已是畫中的精品,但是在藝術拍賣市場上,有時人物油畫不一定就能賣出好價錢,甚至還不如不起眼的靜物作品。當然決定成交額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加上拍賣現場的各種不確實因素,結果總是出人意料,讓人看不懂。
陳逸飛油畫《夜笛》。
譬如在中國嘉德「現當代夜場」上,冷軍一幅油畫《世紀風景之三》(見下圖),以3800萬元落錘,加上佣金成交額高達4370萬。在很多網友眼裡,這不就是畫了一堆水泥和兒童塑料玩具等建築垃圾嗎?它好在哪裡?藝術性在哪裡?無非創作這幅作品的畫家是一位名家而已。
冷軍油畫《世紀風景之三》。
而同場上拍的陳逸飛一幅人物油畫《綠綠的草原》(見下圖),畫面上有三個人物,中間這位男孩的神情很震撼人,但成交額只有1495萬元,比冷軍的這幅作品少了2875萬,近一倍之多。而且陳逸飛也是名家,這樣的差距也太大了。
陳逸飛油畫《綠綠的草原》。
有人說,這是因為冷軍這幅作品是一幅代表作,並且還是他藝術創作中第一個階段的代表作,因為這個階段是冷軍風格成形的階段,也是比較輝煌的時期,這樣的作品自然非同一般。確實,這個時期冷軍創作的作品主要以靜物為主,但與一般的靜物作品不一樣,它的作品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有的還是先有製作過的實物,作品主題多帶有對工業文明的批判性。
冷軍《文物——新產品設計》。
而且有趣的是,冷軍這個時期的另一件代表作《文物——新產品設計》(見上圖),在上一次的拍賣會上,叫價到3800萬元遭遇了流拍,這次也是3800萬,卻成功了。有人說,同一個價格卻連接著一件代表作的結束與另一件代表作的開始。這其中的原因,有專家歸結為《世紀風景之三》要比《文物——新產品設計》更有知名度。因為它並非像網友所說的那樣,只是畫了一堆建築垃圾,事實上沒有那麼簡單。
冷軍。
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這幅畫本身就是對一場災難現場的藝術還原。當時冷軍在電視里看到韓國一座豪華商廈倒塌的新聞,被現場慘不忍睹的場面觸動而引發的靈感。不過,這幅作品與很多災難題材的作品不同,冷軍沒有從人身上著手,他放棄了現場的人,並且把災難現場畫成了一幅世界地圖,以更廣闊的視野來反思世界工業化的發展對人類帶來的影響。
冷軍《世紀風景之三》局部。
二是這幅畫在上一次拍賣會上,就以2817萬元被一位收藏家買走,但是沒想到這位收藏家不久就出事了,這幅畫因為三年沒有好好保管,出現了多處的油彩起皮剝落,後來輾轉到了著名收藏家唐炬手中,他特地請來波蘭著名油畫修復專家尤拉女士來修復,為此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冷軍《世紀風景之三》局部放大之一。
三是作品的藝術效果非同一般。專家說,把畫局部放大(見上圖),畫面上刻畫的鋼筋水泥和紅磚堆,還有那些色彩鮮艷的塑料玩具、嬰兒奶嘴、魔方和散架了的塑料車模,以及觸目驚心的壓在水泥塊下面的小孩涼鞋,不僅很逼真,質感和現場感很強,而且看了讓人很壓抑,心裡很難受。這是作品的最大價值所在。
冷軍《世紀風景之三》局部放大之二。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