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veland,this is for you!」
2016 年 6 月 23 日,勒布朗·詹姆斯的嘶吼還在克利夫蘭迴蕩著。
兩個多月前,他率領克利夫蘭騎士在大比分 3 比 1 落後的情況下,逆轉戰勝了單賽季以 73 勝打破常規賽記錄的金州勇士。
這一驚天逆轉不僅給他帶來了個人的第三座總冠軍獎盃、為騎士隊拿到了歷史上第一次總冠軍,也讓他的故鄉克利夫蘭,在時隔 52 年之後,終於再次知道獲得主流職業體育聯賽的冠軍是何種滋味。
過去幾年背負著「背叛」與「抱團」罵名的詹姆斯,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救贖,也第一次確實撼動著 G.O.A.T 的王座。
曾擔任多部體育電影的製片人麥克·托林一邊看著電視里克利夫蘭百萬人上街慶祝的盛況,一邊穿著衣服。他要趕一趟前往夏洛特的飛機,去見那個王座的主人——「上帝化作他來打球」的麥可·喬丹。
托林知道喬丹在公牛最後一個賽季的影像被記錄了下來,他希望由自己來完成這個任誰來喬丹也不同意製作的紀錄片。幾個月前,托林與喬丹的宣傳團隊商討著合作的可能性,最終約定在這一天與喬丹碰面。
這次碰面的結果讓托林十分震驚,他非常順利的就直接拿到了喬丹的授權。在看完托林準備的材料後,喬丹只是繞著桌子走了一圈,就同意了合作。
托林相信,他在2014年擔任製片、讓喬丹看了三遍並留下熱淚的紀錄片《艾弗森》幫助他成功的獲得了這次機會。但他寫在這份材料第一頁上的那句話也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為喬丹看到這裡時停了下來,戴上了自己的老花鏡才繼續往下看。
「親愛的麥可,每天都會有孩子穿著你的鞋來到我的辦公室,但他們從沒見過你打球。」
「現在是時候了。」
800公里外的克利夫蘭,詹姆斯張開雙臂,享受著街頭百萬人的歡呼與膜拜。
****
2020年,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一舞》上映前,勒布朗·詹姆斯的嘶吼仍然迴蕩著。
年輕一代的球員和球迷與媒體一樣,毫不避諱的討論著喬丹與詹姆斯,並給出自己心中的 G.O.A.T 。
特雷·楊在 3 月份就列出了他認為有史以來最好的五名籃球運動員,詹姆斯排在第一,喬丹排在第二。
特雷·楊這樣的排名在年輕球員中並不罕見,勇士隊的新秀埃里克·帕斯卡爾也同樣把詹姆斯排在了前面,並解釋自己這樣做的原因。
「我看詹姆斯的比賽比看喬丹、科比更多。想像一下你親眼見證喬丹拿下 63 分的那場比賽,或是科比對陣步行者的那輪系列賽。」
一年前,特雷·楊在對陣 76 人的比賽命中一記絕殺,他雙手下壓,膝蓋抬起,再拍拍胸脯,模仿著詹姆斯經典的慶祝動作。
在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籃球場上,做這個動作的籃球愛好者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吐舌頭的籃球愛好者幾乎已經消失了。年輕一代親眼見證著詹姆斯書寫自己的傳奇,在他們看到的所有比賽里,詹姆斯就是最強的球員。
「現在是時候了。」
托林的話既像是催促,又像是承諾。他不僅了解年輕一代的現狀,也比年輕一代更了解喬丹是誰,知道這部紀錄片有怎樣的力量。
特雷·楊在看過《最後一舞》的預告後就有預感自己可能會改變心中的 G.O.A.T ,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寫道:「我感覺在我看完之後,喬丹可能會取代詹姆斯成為我心目中歷史最佳。」
前兩集的紀錄片還不足以讓特雷·楊和帕斯卡爾改變自己的答案,但卻足夠喚醒那些目睹過喬丹打球那幾代人的記憶。
詹姆斯在 NBA 最親密的戰友,也或許是最了解詹姆斯是怎樣偉大的德維恩·韋德,在看完《最後一舞》前兩集後寫下這一段文字:
「喬丹太有范了!太有范了!他被上天選擇成為歷史最佳。」
****
在社交媒體上,每個試圖解釋喬丹是歷史最佳的人好像都要把詹姆斯作為錨點,一方面,詹姆斯就是現役最偉大的球員。另一方面,詹姆斯的球迷也積極的把自己的偶像放到這項討論中來。
太陽隊的布里奇斯看完紀錄片第二集喬丹對陣凱爾特人拿下 63 分後,就在社交媒體上放言「詹姆斯能在那輪系列賽每場都拿 90 分」。但是討厭詹姆斯的球迷也不比喜愛他的球迷少太多,順勢而為的他們發出了更多刺耳的言論。
「所有詹姆斯的辯護者對我的排名吵個不停,所以我特意修改了一下。
歷史最佳排名:喬丹、拉塞爾、伯德、魔術師、沙克、科比、天勾、大夢、張伯倫、杜蘭特、詹姆斯。
最擅長在板凳上喝酒、解僱教練、因為自己帶隊無法取勝而組建超級球隊:詹姆斯。」
「詹姆斯的球迷在觀看了前兩集紀錄片後,正處在悲傷的第一階段。
第一、二集:否認
第三、四集:憤怒
第五、六集:討價還價
第七、八集:抑鬱
第九、十集:接受」
在所有惡評之中,FOX 電台的評論員斯基普·貝萊斯是最偏激的,他連發多條推特,一遍又一遍的說明詹姆斯是如何不如喬丹,甚至「沒有資格進入歷史最偉大球員的討論」。
昌西·比盧普斯感受到了針對詹姆斯的惡意,他發推質問人們:「為什麼《最後一舞》紀錄片給詹姆斯引發了如此之多毫無根據的、毫無必要的仇恨?人們為什麼不能承認他們都很偉大呢?」
詹姆斯曾在 NBA 停賽期間多次呼籲 ESPN 提前上線喬丹的紀錄片,也在紀錄片上線前轉發喬丹的集錦表達對紀錄片播出的期待。但在紀錄片上線之後,詹姆斯從未發表過任何有關紀錄片或有關喬丹的言論。
他仿佛也感覺到,在紀錄片前兩集播出之後,自己代替了當時公牛隊總經理傑里·克勞斯,成為了影片實質上的最大反派。
****
早年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有關詹姆斯和科比誰更強的段子,說科比和詹姆斯分別與喬丹單挑都會輸,但是科比會不停的要求再戰,直到自己取得勝利。而詹姆斯則會向自己的球衣脫下,向喬丹索要簽名。
喬丹是詹姆斯身著23號的原因,也是他開始打籃球的原因。他在高中第一次見到喬丹本人時將其形容為「見到上帝」,但時至今日,喬丹對詹姆斯來說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那個人了。
早在2016年帶領騎士隊獲得總冠軍後,詹姆斯就承認,他在「追逐芝加哥的那個幽靈」。2018年,詹姆斯確認出演《空中大灌籃2》,替喬丹成為這部經典籃球電影的主角。在《最後一舞》確定4月19日上線後,詹姆斯的公司宣布,他們製作的「我承諾」學校紀錄片會在4月6日上線。看上去詹姆斯並不介意人們將他和喬丹做對比。
儘管個人榮譽還無法比肩喬丹,《最後一舞》的播出也讓詹姆斯再度感受到來自社交媒體的惡意。但詹姆斯至少保有一項優勢,哪怕《最後一舞》還在連載中,但喬丹作為運動員的故事已經結束。
《最後一舞》前兩集播出後,詹姆斯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幾條自己努力訓練的內容。他和他的粉絲們有理由相信,無論《最後一舞》獲得什麼樣的效果,只要詹姆斯還出現在場上,「追逐芝加哥的那個幽靈」的故事就還沒有最終的定論。
在社交媒體上,詹姆斯成為了《最後一舞》的最大反派。在一切有關喬丹是史上最佳的英雄敘事中,他都是讓這個故事成立的最大威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pB4r3EBfGB4SiUwPn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