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復工復產「人才荒」難題 寧波實驗「科創結對」新解法

2020-04-10     寧波日報

寧波市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專家正在服務企業。(金鷺 孫勇 攝)

記者金鷺

通訊員王虎羽

近兩年來,一批大院大所、高能級平台落地寧波,迅猛發展,也帶來了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挺身而出,發揮了重要的智力支撐作用,以澎湃的創新力量支持全市打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場戰役」。

過去數月,寧波充分發揮全市科技創新平台優勢,「一對一」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智力援助」。目前,全市200餘家科創平台已累計派出專家10000餘人次,為近3000家企業提供技術研發、產品設計、檢驗檢測等服務,有效支持企業復產擴產。

穿越疫情陰霾,「科創結對」模式將得到長期推廣,為寧波加快建設自主創新示範區、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送智上門」直抓企業痛點

伴隨著「嗡嗡嗡」的聲音,生產線上的信號指示燈不斷閃爍,傳送下來的螺絲、螺帽等零件落到筐內,在一隻巨大機械手臂的牽引下浸入鋅液,隨後鍍膜、冷卻、裝箱,一氣呵成……

4月7日,寧波浩渤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車間內,記者目睹了企業首條自動化熱浸鋅流水線的成功投產。

「如果沒有寧波中物雷射與光電研究所專家的幫助,我們不可能這麼快轉型自動化,解決疫情下『用工荒』難題。」指著眼前只有寥寥數人照看的車間,公司總經理任楊感慨不已。目前,企業正全力實施「機器換人」計劃,目標明確、步履矯健。按照估算,一條自動化流水線每個月就能節省人力成本約5萬元,產品生產效率提升約30%。「不到一年,『機器換人』創造的額外收入就能補上前期成本。」任楊說。

記者了解到,此前受疫情影響,許多甬企復工後面臨著人員復崗率偏低、流水線維護困難等問題,難以實現全線復產。為此,企業嘗試開展智能化、自動化改造,以機器替代人工勞動力。

「機器換人」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背後需要充足的資金、專業的設備。對於浩渤這樣的傳統中小企業來說,智能化改造的不菲支出,就是一塊巨大的攔路石。「設備報價基本超過70萬元。此外,兩條機械臂協同工作,對車間的空間要求很高。」一邊是訂單壓力,一邊是採購成本,任楊一度無法做出決定。

此時,市科技局開展「百家科創平台服務萬家企業」行動,讓他看到了希望。對接之後,寧波中物雷射與光電研究所副所長馬驥帶著他的團隊火速趕往企業。隨後,兩位工程師決定在企業常駐,團隊成員日夜鑽研、攻堅破難。

短短1個月,該團隊就完成了一系列設備優化,以一條機械臂滿足企業生產線自動化方面的需求,不僅成功解決空間難題,還將改造成本壓縮了約30%。目前,專家團隊正將相關技術方法通用化,希望為更多面臨類似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服務。

一台台功能完備的工業機器人陸續走進寧波企業的廠房、車間,替代原有產業工人完成各項流水作業……科創平台「送智上門」,直抓企業智能化改造痛點,的確有效緩解了「招工難」「用工荒」等問題。記者從相關行動方案中獲悉,到今年年底,全市科創平台將幫助指導和服務改造生產線、調試設備1000次以上,助力更多企業快速恢復產能、迸發創新活力。

為長遠創新「夯實地基」

「結對」的價值,不只是「破難」,還有益於長遠的創新發展。

「百家科創平台服務萬家企業」活動的前身,是2月7日上線的寧波「愛心科技人」志願平台,300餘位科技專家第一時間集結,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及復工企業免費提供科技支撐、應急服務。

「緊急馳援、聯合會診破解難題,我們的產能在10天裡翻了倍。」長城衛生材料廠負責人張海惠回憶,在口罩最緊缺的時期,寧波市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工程師鄧華偉等專家「雪中送炭」,連夜搶修幫助口罩生產線恢復生產,並對產線進行優化,降低了故障率。「渡過難關之後,這條嶄新的產線還會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2月20日,「結對」升級,全市科創平台「開足馬力」,讓更多創新能力不足、轉型升級困難的企業找到了「良藥」。

「平台專家與企業精準對接,不僅幫助我們解決了疫情期間技術人員難尋的問題,還根據疫情後產品更新換代、消費需求釋放等趨勢,在個性化、智能化產品設計開發等方面給出了一系列寶貴建議。」寧波貝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在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寧波智研院專家的幫助下,企業將重點開展基於物聯網的醫用智能蒸汽滅菌器項目,依託大數據分析、模塊處理和物聯網等技術開拓新市場。

「一個小問題的解決,能換來市場競爭力的翻倍增長!」寧波音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也抓住「結對」契機找到了轉型升級的路徑,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南方中心專家合作破解車窗外壓條易出現腐蝕點等問題,制定進一步的改進方案。

「我們鼓勵專家團隊開展後續服務,與平台簽訂長期合同,持續幫助企業增強科技研發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寧波將以開展科技服務為抓手落實「三服務」,以點帶面盤活全市創新資源,讓企業快速復產並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推進以「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為重點的產業體系加速成長。

「危」中往往有「機」。夯實「地基」後,「後疫情時代」的寧波企業將收穫更強勁的發展動力。

新聞連結

今年2月,市科技局發布「百家科創平台服務萬家企業」行動方案,發動全市200個以上科創平台力量,為至少一萬家企業提供技術研發、產品設計、檢驗檢測等服務,以科技創新支撐企業復產擴產。

全市科創平台以「供需對接、雙向選擇、自願結對」的市場化運營模式,根據平台自身優勢與企業結對,聚焦技術推廣應用、產品設計開發、技術研發攻關、創新能力提升、創新創業、檢驗測試等六大服務,精準解決企業難題,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根據疫情後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消費需求釋放等趨勢,科創平台還將指導企業加快新產品設計開發,強化產品的個性化和智能化。到年底,形成產品設計創新成果不少於1000項。

(金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nx0YXEBnkjnB-0zewz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