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怕窮,就怕閒

2019-07-23     尼古拉斯憶心


常常聽人說「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 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歲沒錢,只能自己找原因。」

是呀,你才二十多歲,怎麼好意思討厭自己窮呢?

二十多歲,貧窮是一種常態,除了少部分富二代以外,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在「窮」著,你無需因此羞愧。

但是如果你甘於貧窮,這倒真是一件值得嘲笑的事情。

有一個做生意的長輩,和我講過他年輕的故事。

他說小時候調皮,初中就輟學了,進一家大工廠做流水線,他是這樣評價流水線工作的,「又累又閒」。

我很費解,累與閒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詞語怎麼能同時存在?

他說每天站著工作12個小時,鐵皮房子夏天高溫40多度,風扇扇出來的風都是熱的,身體能不累嗎?可是一年365天,每天都是重複幾個簡單的動作,不用經過大腦的思考,只是像機器人一樣機械性的工作,大腦能不閒嗎?

就這樣做了大半年,終於有一天他覺得再繼續下去真的要變成一個不會思考的機器了,逃離了工廠去學一門手藝。

累與閒是可以共存的,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躁動著,喧鬧著,卻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不過腦子的忙碌除了感動自己,沒有任何卵用。

就像我的那位前輩,他從機器變為人,是因為他思考了。


有多少年輕人,一邊嚷嚷著窮,一邊躺在沙發上玩著手機不願工作。

《我是路人甲》有一段台詞:「你就像那個鐘一樣,壞在那了,你是學上不起,飯吃不起,婚也結不起,房買不起,娃也養不起。你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什麼都不做,你連住好一點你也不願意,我覺得你的人生也就這樣了,你這一輩子也就完了你知道嗎?」

閒是會上癮的,或者說懶是會上癮的。習慣了逃避,永遠只能做一個弱者。

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特別容易迷茫,因為想法太多,能力卻太小。

於是迷茫便成為了大部分人逃避現實的藉口,可是如果你把迷茫歸結於年齡帶來的,指望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就會自動消失。那麼別說二十多歲,就連三十歲,四十歲,你依舊還是迷茫且毫無作為。

迷茫永遠不會自動消失,就像你在迷宮裡,不多嘗試幾次,永遠都會被困在原地。人生該走的彎路,你一步都少不了,除了你自己,沒有其他任何人或事物能真正帶走你的迷茫。

我們所要做的事,應該一想到就做;因為人的想法是會變化的,有多少舌頭,多少手,多少意外,就會有多少猶豫,多少遲延。這些意外,猶豫,延遲,都是造成你迷茫的原因。


二十幾歲,是人生最重要的增值期。不要把它浪費在迷茫、糾結與尋找喜歡的事情上,just do it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一切才真正開始。認真修煉自己,你才有底氣跟整個世界叫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kSf9GwBJleJMoPM8I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