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成交1454萬億元!2019年銀行間市場運行報告出爐

2020-01-16     普益標準

作者: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來源:中國貨幣市場

原標題:全年成交1454萬億元!2019年銀行間市場運行報告

內容提要

2019年,銀行間市場累計成交1454.3萬億元,同比增長15.2%。

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整體下行,債券市場走勢平淡,利率衍生品重要性上升,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明顯增強。

截至年末,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30345家,較上年末增加5542家;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711家,較上年末增加33家。

一、銀行間本幣市場

1、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整體下行

2019年,面對美聯儲降息,歐洲央行實行負利率以及重啟QE等全球範圍內的寬鬆潮,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我為主,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有針對性地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

2019年人民銀行先後降准三次。其中,1月分兩次實施全面降准,5月開始分三次實施定向降准,9月實施全面降准與定向降准結合,搭配MLF、S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工具投放各期限流動性。

8月17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宣布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這一改革對建立市場化利率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路徑具有深遠意義。

公開市場逆回購和MLF利率方面,順應美聯儲7月31日進入降息周期的市場反應,人民銀行下調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標利率、MLF利率各5個基點,實現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標。

全年來看,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整體下行,隔夜、3個月、1年期Shibor,隔夜拆借加權利率(IBO001)年末較年初分別下降86、33、42和44個基點,收於1.69%、3.02%、3.10%和1.90%;7天品種Shibor1周、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R007)和存款類機構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DR007)年末較年初分別降低17、48和39個基點,收於2.74%、3.07%和2.65%。

2019年,貨幣市場成交971.3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信用拆借成交151.6萬億元,同比增長8.9%,質押式回購成交810.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買斷式回購成交9.5萬億元,同比下降31.9%。

從貨幣市場融資結構看,大型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分列資金凈融出額前三位,凈融出額分別為156.1萬億元、108.3萬億元和54.7萬億元;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資產品列資金凈融入額前三位,凈融入額分別為111.9萬億元、111.7萬億元和40.9萬億元。

2、債券市場走勢平淡

2019年,中國債券市場總體呈現區間震盪格局,貨幣政策張弛有度,收益率走勢波瀾不驚。全年看,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再進一步,銀行剛性兌付有序打破,信用利差穩步收窄,但個體差異繼續擴大。

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收益率持續震盪、低等級信用債收益率維持高位。年末,1年、3年、10年期國債收於2.36%、2.73%和3.14%,較年初下行24、14和9個基點,1年、10年期國債期限價差擴大15個基點。

國開債收益率下行更為明顯,1年、3年、10年期國開債收於2.50%、2.92%和3.58%,較年初下行25、32和6個基點。

信用債行情分化,中票5年期AAA、AA級收於3.71%和4.43%,較年初下行34和60個基點,AA-級收於6.48%,較年初下降62個基點。

2019年,債券市場成交218.4萬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債券借貸成交4.6萬億元。

分券種看,政策性金融債、同業存單和國債成交占比排名前三,成交金額分別為91.4萬億元,50.4萬億元和34.8萬億元,市場占比分別為41.8%、23.1%和15.9%。

分期限看,5年期以下、5-10年期和10年期以上品種成交金額分別為152.6萬億元、57.5萬億元和3.6萬億元,市場占比分別為71.4%、26.9%和1.7%。

此外,2019年海外資金持續增配國內債券,境外機構利率債持有量由2018年底的1.5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末的2萬億元,三大國際債券指數已有兩大指數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中。

總體來看,債券市場全年各階段利率都是在多空較量間達到均衡,市場整體呈現窄幅震盪走勢。

3、利率衍生品重要性上升

2019年,利率衍生品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均有所上升。

市場廣度看,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新LPR形成機制的推出,銀行間市場基於LPR基準的產品應時而出。加上此前推出的FDR系列互換產品,目前利率互換市場已經覆蓋了全市場各層次定價基準利率。

市場深度看,隨著債市開放力度加大,投資者結構越發豐富,固定收益市場波動率有所上升。基於套保動機、套利動機的各類投資者極大地豐富了互換市場深度。

全年來看,短期品種走勢呈現出曲線波動特徵。FR007S1Y在2.45%-2.95%區間波動,Shibor3MS1Y在3. 25%-3. 85%之間波動,運行區間寬度為近三年中最窄。

市場在5月份風險事件暴露後也曾大幅波動,流動性一度收縮,互換利率持續下行;隨後央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利率於7月回穩。年末,關鍵指標性的1年、5年期FR007互換利率收於2.65%和2.99%,較年初分別上行3和6個基點。1年、5年期Shibor3M互換利率收於2.95%和3.40%,較年初分別下行26、5個基點。

2019年,利率衍生品市場成交18.6萬億元,同比下降13.4%。其中,普通利率互換成交18.2萬億元,標準債券遠期成交4368億元,標準債券遠期業務流動性不斷提高。

普通利率互換中,從期限結構看,1年及以下品種成交占比61.3%,占比較上年下降約9個百分點;1-5年品種成交占比13.5%,占比較上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5年及以上品種成交占比25.1%,占比較上年上升約10個百分點。

參考利率看,以FR007為浮動端參考利率的交易占比71.84%,以Shibor為浮動端參考利率的交易占比 26.75%,以其他利率為浮動端參考利率的交易占比1.41%,占比結構與上年接近。

二、銀行間外匯市場

1、人民幣匯率走勢「兩升兩貶」

2019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波動頻繁,匯率彈性明顯增強。全年走勢「兩升兩貶」呈W型,總體走貶。8月5日,匯率盤中突破整數關口「7」,隨後持續走弱,於9月3日達到年內低位7.18,同時創下2008年以來最低點。隨著貿易談判利好消息提振,後期匯率小幅升值。

總體看,人民幣匯率顯示出極強的韌性,市場主體預期較穩定。年末,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和交易價分別收於6.9762和6.9662,較2018年末分別貶值1.6%和1.4%。

人民幣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深化,升貶趨勢切換迅速。經過兩次升值、兩次貶值過程,人民幣匯率展現出較大的彈性。匯率壓力隨著市場主體預期轉變逐漸釋放,升貶值趨勢自然快速切換,體現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益完善,市場力量開始在匯率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匯率影響因素更加複雜,逆周期調節效力凸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更加錯綜複雜,國內經濟形勢、宏觀政策,國際金融環境、政治局勢、大國合作等均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破7後,在逆周期因子的作用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走勢平穩,有效穩定市場預期,避免羊群效應,限制人民幣連續大幅貶值的空間。

中美利差全年不斷走闊,但並未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總體看,貿易談判進展顯著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成為外匯交易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

2、匯率開始發揮自動穩定器作用

匯率波動率明顯上升,波動區間逐步走寬。自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率逐年上升。2016-2018年,波動率分別為2.85%、3.46%和4.55%;2019年,波動率保持在4.1%左右。人民幣波動率逐漸靠近發達經濟體貨幣,如歐元的年均波動率約為7%,日元的年均波動率約為6%。

匯率的波動區間也逐步走寬,市場對人民幣波動的接受度顯著提高。全年中有212個交易日匯率波動超過100bp。波動超過400bp的交易日有19個,其中6月20日、12月13日匯率日內波動超過600bp。

2019年,人民幣雖經歷了兩輪貶值,但最終中間價和交易價均成功守住整數關口7。中間價全年貶值幅度僅為1.6%,遠遠小於2016年、2018年。表明人民幣匯率具有彈性,具備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穩定的能力。人民幣匯率能夠依國內經濟情況、國際貿易情況和外匯市場供求狀況順勢調整,逐漸發揮其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對宏觀經濟發展和國際收支調節起到促進作用。

3、外幣貨幣市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2019年,銀行間外匯市場成交量保持穩步增長,全年成交24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其中,人民幣外匯市場、外幣對市場、外幣拆借市場成交分別為172.4萬億元、3.3萬億元、70.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165.9%和19.0%。

交易中心持續發力外幣對市場建設,特別是外幣貨幣市場建設駛入快車道。新增紐西蘭元和新加坡元外幣拆借和外幣回購交易、推出外幣對期權交易、發布境內銀銀間美元拆借加權成交利率、引入首批FT帳戶參與銀行間外幣對交易、推出線上外幣同業存款業務和以上海清算所託管的境內債券為抵押物的外幣回購業務。

4月16日,外幣拆借單日交易量突破600億美元;7月23日,以境外外幣債為抵押品的外幣回購累計交易量突破400億美元。2019年外幣對即期共成交11739.9億元,同比大增74.5%;外幣對掉期共成交20676.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倍;外幣對貨幣掉期共成交7.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3倍。

銀行間外匯即期成交8.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8%。銀行間匯率衍生品成交17.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4%。其中遠期成交824.5億美元,同比下降13.5%;掉期成交16.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8%;貨幣掉期成交513.4億美元,同比下降22%;期權成交5813.3億美元,同比下降4.9%。


原文《2019年銀行間市場運行報告》全文將刊載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主辦《中國貨幣市場》雜誌2020.01總第219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f-1sW8BUQOea5OwTZ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