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初次來到巴黎,這裡比她想像中的更為繁鬧,時尚店鋪鱗次櫛比,摩登女郎來來往往,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眼神帶著一點倔強的年輕姑娘,正如同誰也不會猜到,這個一身孤勇的年輕人,將在不久後,讓自己的名字刻在時尚史上,至今仍熠熠生輝。
她是香奈兒,無人不知的時尚先鋒,或者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女人。
香奈兒品牌創始人、時尚設計師,加布里埃·波納·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hane
1883年春天,羅亞爾河畔的小城索米爾誕生了一個女孩,加布里埃·波納·香奈兒。這個名字中帶著「幸運(bonheur)」的女孩,卻並未擁有足夠幸運。12歲那年,母親逝世,做小販的父親將她送入了修道院,這一待,便是數個寒暑更迭。
修道院的生活,對香奈兒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修道院的生活對於十幾歲的女孩來說自然是沉悶單調的。不過好在,負責照顧她們的修女溫和心善,閒暇時便會教她一些針線活。對普通人而言枯燥無趣的縫紉,卻讓香奈兒喜愛不已,針線在她的手中像是被賦予了魔法,讓她可以隨著心意創造著。
奧巴津修道院是專為孤女們設立的修道院,其後香奈兒品牌中的許多設計靈感,都可在這裡找到源頭。
此後香奈兒品牌中的雙c符號,或許來源於修道院中的玻璃窗。
在修道院的鐘聲和禱告中,小女孩逐漸長大。成年的香奈兒以裁縫為職業謀生,為了掙更多錢,她還在小鎮穆蘭的歌舞廳中唱歌。不久,常光臨歌舞廳的人們都知道,這裡有一個漂亮迷人的女孩,他們稱她為「Coco」。
香奈兒常用她磁性的嗓音唱一支《小狗可可》,因此有了「Coco」的暱稱
這個長相有些鋒利的女孩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她渴望更寬廣的世界和更美好的生活,經歷過父親的拋棄、生活的尖銳後的香奈兒比任何都清楚,她需要向上走,儘管這條路上註定布滿了碎石與荊棘。
香奈兒的五官粗看稍顯銳利,近看卻是深邃的
於是,在某個夜晚,當富有的紡織品商繼承人艾蒂安·巴爾桑進入歌舞廳的大門,正在唱歌的香奈兒,知道自己遇到了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艾蒂安·巴爾桑(Etienne Balsan),曾是一名騎兵軍官
擁有巨額財富的巴爾桑很快便被古怪難測的香奈兒吸引,她與那些長袖善舞的「交際花」們並不相同,她出身平凡,卻總透著一股野性與堅韌,似乎什麼都不能入她的眼。
在這個沒有「女性權利」概念的時代,一個出身貧困的女孩幾乎步履維艱,最要命的是,她還野心勃勃。
23歲的香奈兒就這樣成為巴爾桑的情人,搬進了他在貢比涅的羅亞利歐(Royallieu)城堡,並過上了她從未接觸過的生活:白天,巴爾桑教她馬術這類唯有「上流社會」才得以接觸的活動,晚上,他帶著香奈兒與他的貴族朋友們社交。
在羅亞利歐城堡中,香奈兒過上了完全不同於往日的悠閒生活,圖為閱讀報紙的香奈兒
馬術是巴爾桑最愛的運動,他也熱衷於將它教給香奈兒,一身騎裝的香奈兒頗具少年氣。
巴爾桑幾乎滿足著香奈兒每一個奇思妙想,讓珠寶和華服徹底成為這個女孩的生活習慣。年輕的香奈兒瘋狂汲取著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和禮儀,卻也並不耽溺於這樣的悠閒生活。當她去賽馬場時,她發現大家戴的帽子都比自己小,甚至需要帽針固定,於是決定重拾她的「裁縫」手藝。
香奈兒仔細觀察著女士們戴著各式各樣的帽子
於是在一次社交聚會中,大家的目光都被香奈兒戴的帽子吸引了,帽檐雖較為寬大,卻不用當時流行的繁瑣花卉、標本鳥加以點綴,顯得簡約而輕鬆。這不同於潮流的女帽,竟讓羅亞利歐的夫人小姐爭相訂購。一時之間,「那個會做出漂亮帽子」的香奈兒小姐的名號,在名媛淑女們中間流傳開來。
香奈兒設計的帽子,有著驚艷的剪裁,誇張羽毛的點綴
「上流社會」已然觸手可及,然而巴爾桑若有若無的愛令香奈兒失落之餘更充滿危機感——她不願成為城堡中被「圈養」的金絲雀。這時候,命運的另一個轉折,到來了。
很久以後,許多個月光清冽的夜晚,香奈兒都會想到這一天——她遇到了獨屬於她的驚喜。1908年,巴爾桑向香奈兒介紹一位密友,亞瑟·卡柏。這個男人英挺迷人,英國貴族的傲氣與優雅刻在了他的骨子裡,他抬眼看向香奈兒,二人視線交錯的瞬間,命運的弦被悄然撥響。
視線交錯的瞬間,命運的弦已然被撥響。影片《時尚先鋒香奈兒》中,卡柏由Alessandro Nivol
這一次的怦然心動,給了香奈兒勇氣,她離開巴爾桑,隻身來到繁華的巴黎,奔向他的卡柏男孩。
與卡柏共舞的香奈兒,或許這一刻香奈兒自己都不敢相信,情動竟然如此輕易。
巴黎,一座被上帝親吻過的城市,永遠充滿生機與希望,初來乍到的香奈兒住在卡柏的公寓中,目露憧憬。街道上,一個個時尚品牌招牌精緻閃耀,迎接人來人往,世界上最時尚最流行的東西,全部都在這裡交匯,這裡的無限可能讓香奈兒的心怦怦跳動。
1910年代的巴黎旺多姆廣場
1910年代,巴黎女人們追逐時尚,時裝門店中總是熱鬧喧譁
卡柏了解這個女孩,她的尖銳,她的古怪,與她的無限魅力與激情。每當香奈兒沉浸於設計、縫紉中,他便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思索著。直到某一天,他鄭重說道,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香奈兒低頭看向桌上隨手描繪的成堆設計稿,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要她的名字,成為流行。
即使二人心意相通,相知相愛,香奈兒也從不甘於做一株依附男人生長的菟絲花
1910年,巴黎康朋街21號多了一家名為「Chanel Modes」的小店,專售女帽。這裡的女帽造型與市面上大有不同,簡約新穎,沒有過多花飾,卻又能完美彰顯女性氣質。女主人正與每一個到來的客人熱切交談著,她的情人站在一旁溫柔注視著。
這個門店,是一個時尚新人的輕輕試探。
1910年店門外的香奈兒與卡柏,門店由卡柏出資贊助,是香奈兒邁入時尚行業的第一步
香奈兒女帽店在雜誌上的宣傳彩頁
起初,女帽店的宣傳還得依靠卡柏與巴爾桑的「熟人資源」,但當法國女演員Gabrielle Dorziat在一齣戲中戴上香奈兒的帽子後,巴黎時尚女性的目光紛紛被吸引。1912年,Dorziat登上法國時尚雜誌《Les Modes》,頭戴的香奈兒女帽,從此成為巴黎女士們競相追逐的時尚潮流。
女演員Gabrielle Dorziat頭戴香奈兒帽登上雜誌封面,誇張的羽毛卻襯托得佩戴者風情旖旎
香奈兒心潮澎湃地看著自己的設計成為巴黎女人的追逐,如同一場美夢在此刻恍然成真。
巴黎的日子充實而忙碌,但香奈兒依然會在清爽的夏天與卡柏去多維爾海濱度假。海水溫柔細膩,二人沙灘散步的甜蜜氛圍讓香奈兒輕鬆不已。為了舒適,她借了幾件卡柏的衣服,條紋襯衫、寬鬆褲裝,甚至是「水手襯衫」。
海邊度假的二人
當她穿著這身舒適的男裝走在海邊時,女人們紛紛投來注視的目光。她突然意識到,女人們也渴望著一套輕便而舒適的「度假服飾」,這讓她頓時靈感迸發。
穿著海魂衫與寬鬆褲裝度假的香奈兒
影片中的香奈兒高度還原了藍白條紋的海魂衫
香奈兒一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開始畫圖。度假服裝需要什么元素?它應該是一條與沙灘大海相襯的連衣裙,要寬鬆,要舒適,面料最好用不同尋常的平紋針織面料,輕盈而柔軟……當設計稿勾出最後一筆,一旁的卡柏也驚艷不已,他意識到,這是個絕佳的商機。
1913年,香奈兒在多維爾門店前,穿著自己設計的「度假服裝」
在卡柏的支持下,香奈兒在多維爾的服裝門店開業,這裡的衣服和別處截然不同,它不刻意勾勒女性曲線,反而追求柔軟舒適、自然美感,並開創性地將常用於男性內襯的平紋針織面料,用於女性服飾中,不需要過多縫製,就可以產生纖細垂墜的質感。這種針織運動衫套裝,改變了女人們展示軀體的態度。
1917年香奈兒針織運動衫套裝廣告頁
香奈兒設計的針織運動衫,既時尚,也實用,同時優雅大方/1924年/大都會博物館館藏
可想而知這樣「叛逆另類」的衣服掀起了怎樣的風暴,最初的「震驚」過去以後,女人們很快愛上了脫下束胸衣以後的那種舒適和自由,然後如潮水般湧向香奈兒的門店裡。頗為可觀的盈利,讓香奈兒在另一個海濱城市比亞里茨開了第二家服裝店。
她只是簡單的站在那裡,就和周圍的人都不一樣
1923年在坎城開張的香奈兒門店
我讓時尚女性可以生活、呼吸、舒適,看起來更年輕。
——香奈兒
不知不覺,香奈兒與他的卡柏男孩已廝守近十年。這十年里,他們共同見證了巴黎風景的變換更迭,多維爾海邊的潮聲緩緩,以及「香奈兒」這個名字,從康朋街,走向了整個法國。他親手為她摘下的山茶花,成為品牌標誌,常開不敗。
十年間,這個英俊男人已經成長得更為成熟,他的溫柔溺愛,常常讓她忘記童年的傷痛苦悶。
然而這場戀情,卻如同被打斷的鋼琴曲最後一個音符,殘忍地終止在1919年12月——就在大街小巷準備迎接溫暖的聖誕時,卡柏於一場車禍中永遠地離開了香奈兒。
得到消息的香奈兒,陷入了絕望的深淵
他的死對我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打擊。我失去卡柏,如同失去了一切,他在我的心上留下了一個空洞,連時光都無法填補。
——香奈兒
沒有人能紓解香奈兒的傷痛與焦慮,亦無人知曉她是如何度過那段黑色的時光。人們只是看到她在工作室里愈發忙碌的身影,她將所有注意力投注在新的設計上,畫圖、剪裁、打版、修改……
工作成為了香奈兒緩解悲傷的唯一方式,似乎無間隙的工作可以讓她忽視那些美好卻尖銳的記憶碎片。
香奈兒的時尚版圖就在這日以繼夜的工作中不斷擴大著,1918年,她買下了康朋街31號整棟樓。當她打開大門,客人們才發現這裡與過往的時尚門店大有不同。它不僅出售服飾,還有與之匹配的各色配飾,而這,也成為未來時裝店的標準。
康朋街31號,從這一刻起記錄香奈兒的時尚之路
從門店一樓到二樓的樓梯牆面上鑲嵌了鏡子,香奈兒可以坐在樓梯上觀察樓下客人的反饋,但這次,香奈兒的身邊不再有卡柏的身影
從女帽到服裝,再到配飾,香奈兒的靈感不斷湧現著。但沒有人知道這個古怪的女設計師到何時才會滿足,因為她仍在尋找擴大業務的途徑。這一次,她想製作一款香水。
1920年代的香水海報
此時,上層社會的女性使用的香水多用花的純露精華製成,端莊、淑女,而下層社會則多使用動物麝香,如此刻板的差別令她厭惡。因此,在與調香師Ernest Beaux反反覆復地溝通、實驗後,她最終挑出一款香水,開創性地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味完美融合,那是現代的、前衛的,獨屬於女性的氣息。
這款被命名為「香奈兒五號」的香水,僅在香奈兒門店有售。一經面世,便引發了一場「香水革命」。人們為那前所未有的氣息驚嘆,香奈兒想用這複雜的香氣告訴所有人:女人不需用單一的味道來拘束自己,她應該是抽象的、多變的。這款香水,徹底改變了20世紀20年代新女性對香味的審美。
安迪·沃霍爾創作的香奈兒五號海報
香水是看不見的、難忘的、終極的時尚配飾……它預示著你的到來,也延長了你的離開。
——香奈兒
此時在法國,已經無人不知香奈兒之名,「香奈兒小姐」,以及她背後的時尚帝國,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顛覆女性審美的時尚革命。然而她為女人帶來的驚喜,還遠遠不止於此。1926年10月,Vogue雜誌刊登了一張令人「驚訝」的封面。一位女子穿著黑色高跟鞋,襯托著白色珍珠項鍊的,是一件剪裁精緻的小黑裙。而這又是香奈兒的新作品。
1926年5月《Vogue》雜誌上,Marion Morehouse穿著香奈兒小黑裙
1926年向公眾公開的香奈兒小黑裙,引起廣泛討論/現存於紐約FIT博物館
還沒等人們從香奈兒五號的驚艷中緩過神來,就馬上被小黑裙的魅力所折服。在這件作品中,香奈兒借鑑了騎裝、男士西裝、制服等多種剪裁,力求將女性服裝精簡到最優雅。
在這樣一件看似簡單的小黑裙中,包含了香奈兒眾多巧思:縫邊、褶皺、下擺,以及手工縫製的腰帶,精妙設計讓
香奈兒小黑裙系列
女性的世界正在向前發展。並且你會發現,它不會再回頭了。
——香奈兒
經常用於「哀悼」的黑色,竟然可以用在日常裙裝中。並且在香奈兒的巧思構想下,這沉默的黑,展現了它的極致魅力,尤其是作為盛宴中的晚裝時,它的優雅知性,甚至超越了其它色彩。一時之間,小黑裙成為了古典優雅的代名詞,令無數女人瘋狂。
小黑裙,白色珍珠項鍊,黑色禮帽,也是香奈兒的經典造型
也是這個時候,人們恍然發現,在香奈兒狀似冷靜自持的外表下,仍在用空洞的心懷念著一段逝去的愛——卡柏已離去數年,香奈兒對往事卻從未真正忘懷,她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永遠地記住他,她讓全世界都為她的愛人穿上了黑裙。
最後的訣別,成為香奈兒內心深沖難以平撫的傷痕
後來,小黑裙成為全世界優雅女性的衣櫃中,必備的時尚單品
儘管香奈兒與卡柏的愛戀已成為她這一生中難以癒合的傷疤,但她身遭依舊不乏競相追逐的男人們。與威斯敏斯特公爵的關係,是外人最為津津樂道的一段。
香奈兒與威斯敏斯特公爵在1923年結識後,開展了長達十年的相知相交
威斯敏斯特公爵對香奈兒的追逐,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傾盡所有」:珠寶華服自是不在話下,倫敦梅菲爾區的公寓,蘇格蘭鄉間別墅,都成為了公爵示愛的工具。他們常常結伴到蘇格蘭旅行小住,在這裡,他們可以忘記社交場上的緊繃疲憊,回歸真實的平凡生活。
蘇格蘭的Rosehall別墅,是香奈兒在英國親自裝修的唯一一棟住宅。簡單的米色牆壁、別致的設計,再加上彩繪木材製成的煙囪,在當時都極為特殊。
邱吉爾也曾來到蘇格蘭拜訪他們,這坐落在高地山谷中的房子散發著強烈又溫柔的氣息,他們常坐在一起釣魚,而香奈兒永遠是釣魚好手。
這悠然寧靜的生活與往日迥異,但也帶給香奈兒無限靈感。公爵釣魚和狩獵時所穿的當地服裝,令她設計出了驚艷而永恆的粗花呢系列香奈兒套裝。它革命性地借鑑了男性穿著元素,帶領女性告別緊身衣物的束縛。這便是香奈兒一直以來的理念,女人理所應當地追求舒適,追求自己。
呢系列成為了香奈兒設計的經典,圖為1970年香奈兒設計的粗花呢套裝
她厭惡捆綁女性的一切,那些緊身裙雖展現了女性的曲線,卻也暗含著男人們的窺視,以及不舒適的束縛。
粗花呢系列運用了最創新的紡織技術,例如將人造纖維和羊毛結合,這讓面料具有立體質感,也更為輕薄。
公爵對香奈兒那種摻雜了獨立和叛逆的氣質愈發迷戀,最終拿出戒指向佳人求婚。而香奈兒最終拒絕了他:「世上可以有許多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但只有一個香奈兒。」
有誰能完全征服香奈兒呢?
我愛過他,他卻沒了解到我的內心。女人也想做些事情,我永遠無法放棄香奈兒公司,它是我的孩子,是我白手起家締造了它。我不希望自己在男人心目中的分量,僅僅是一片羽毛。我只會因愛而愛。
——香奈兒
香奈兒不嚮往愛情嗎?或許不是。但對她來說,比愛情更重要的事還有很多,例如設計,例如事業。她不想被困在枷鎖之中,同時也希望,所有女性都能逃脫自我束縛。
「成功的女人不會耽於愛情。」
香奈兒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她的理念,她從未追求「安定下來」,終身未婚、緋聞不斷,她那些革命性的設計:從運動衫,小黑裙,到顛覆審美的香奈兒五號……這個女人像是對所有規則投去輕蔑的目光。「活出自我」並不容易,因此「香奈兒」之名才如此傳奇。
或許香奈兒並非傾城絕色,可是她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種堅定感,令人印象深刻
法國里維埃拉河畔,有一幢別墅靜靜矗立著,這也是香奈兒某個棲身之所。但若是細細撫摸這裡的一磚一瓦,才會發現,它的風格是在還原香奈兒童年的「家」——奧巴津的修道院。曾經一心想擺脫童年的香奈兒,最終卻選擇與那個弱小、孤獨的自己和解,她不再逃避往事,因為她已站在光明之中。
別墅中的一切都由香奈兒親自定下基調、參與設計
她將這座別墅取名為「La Pausa」,意為「停歇處」。香奈兒經常來這裡,回想一路走來的時光:那時她坐在奧巴津修道院中,拿著針線,將它視作施展魔法的仙女棒,而如今,她用它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震驚時尚界的奇蹟。
設計師Roderick Cameron曾說,香奈兒是第一個在別墅中種植薰衣草這類「平凡植物」的人/香奈兒在La Pausa別墅中
世上確實只有一個香奈兒。在60年的職業生涯中,她設計了數千款服裝,徹底地塑造了獨立現代女性的形象,她身上那種自由叛逆,敢於對一切說不的勇氣,時至今日也依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女性。這只不羈的飛鳥停留在純粹素凈的山茶花上,最終,這朵花在時尚史上悄然綻放。
誰又能說,香奈兒的一生不是傳奇呢?
想看更多藝術八卦嗎?快來關注公眾號LicorneU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