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市三都鎮以前在耒陽,甚至在湘南地區都是大名鼎鼎,曾經的耒陽經濟第一鎮,耒陽產煤第一鎮。
1980、90年代,三都的產煤村,很多人家裡都有小煤礦,煤老闆滿村都是。周圍鄉鎮的人都很羨慕三都鎮那些產煤村的人們,周圍鄉鎮待嫁的漂亮姑娘,對三都小伙那是另眼相看的!
三都鎮的地底下全是黑金——煤炭,煤炭的產量一度占到耒陽市的三分之一,名副其實的耒陽煤炭霸主。
靠煤炭致富,挖出來的經濟第一鎮是不可持續的,煤炭總有一天會枯竭的,開始是上層的煤炭挖得差不多了,小煤礦都停辦了。後來煤越挖越深,有的田地、村子地下挖空了,有的井水不見了,有的田地沉陷了,有的房屋開裂了。以煤炭做為產業支柱是靠不住的,風光三十年,要調整治理將要更長時間!
筆者愛吃辣椒在曾經的產煤大村明沖村看到的基本是放棄,一個組集體搬走,三個組沒水喝,明沖坳上從曾經的山清水秀,到現在的山窮山盡。
明沖十組,偶爾有人還在推山挖油泥賣,看來想把明沖坳挖成明沖坪。明沖村還是十多二十年前的拉煤路,破爛不堪,能搬的都搬城裡了,剩下老弱在熬日子!其他的產煤大村也基本這樣,一派蕭條的景象。三都鎮的經濟如今舉步維艱,是耒陽經濟較困難的鄉鎮之一。
三都鎮的鄉親們,我們不要放棄,我們要振作,不要再挖了,要打造新的支柱產業,重振雄風。水到絕處是飛瀑,人到絕境是重生,如今機會來了,耒陽市要打造湖南油茶第一縣。我們三都鎮可以打造耒陽油茶第一鎮呀。
三都鎮的煤炭中心那幾個村,基本全是荒山,完全可以開墾荒山,打造萬畝油茶產業園。有人會說,我們的煤質土壤能長油茶樹嗎?能的,上層幾米一樣是紅士壤,也就是黃泥巴,古時三都鎮也有過大片的油茶林,緊鄰的東湖圩鎮湯泉村,就在煤矸石上種出了滿山遍野的油茶林,值得學習借鑑的成功例子!
有人又問,油茶產業能致富嗎?油茶樹是很耗精力,搞點吃還行,靠他致富行嗎?
行,我們不僅要把他當食品,還要把油茶當商品,當保健品,我們可把油茶提純當保健品按克賣。原本幾十元一斤的茶葉,例如雲南普洱,福建鐵觀音包裝後的價值大家知道的!
那些曾經挖煤賺到錢的三都煤老闆,不要一走了之,這裡是你的家鄉你的根,要留在家鄉辦工廠企業,搞產業轉型。在外打工、經商的三都鄉親要多關注家鄉的發展,要有回家鄉謀創業、謀發展的思想,隨時準備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敢想就有出路,敢幹就有成就,聰明勇敢的三都鎮人民一定能抓機遇開拓未來,一定會重振雄風,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