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再見,螞蟻金服!
茫茫世界,好不容易記清了一個人的面容,她卻要從你記憶中消失: 這一次,決定從我們記憶中溜走的,是陪伴了我們6年之久的 「螞蟻金服」。
曾經,「金服」是螞蟻集團最響亮的招牌,「螞蟻金服」出世後,還引發了各種機構爭相在名字中加上 「金服」二字的潮流。
在七年之癢即將到來這前,「螞蟻金服」做了一個決定:從即日起,哥不叫「螞蟻金服」了,請叫我「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螞蟻集團。
事實上,「螞蟻金服」的改名運動從今年5月就已經啟動了,從5月以來支付寶App開機屏、原螞蟻金服微頭條等渠道對井賢棟、胡曉明等原「螞蟻金服」的高管的備註上可以看出,原先的「螞蟻金服」已經被 「螞蟻集團」取代。
這次「螞蟻金服」的改名,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塵歸塵,土歸土,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
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是科技公司,就要看科技業務收入在整個公司的占比。根據預測,到2021年,螞蟻的技術服務收入將占總收入的65%,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項。
比如說,支付寶自研資料庫OceanBase,性能全面超越甲骨雲,已成為很多全球性公司的商業合作夥伴。
5月21日,OceanBase在國際權威TPC-C測試中,性能數據創下7.07億tpmC的新紀錄,衛冕世界第一資料庫;三個星期後, OceanBase獨立,螞蟻集團CEO胡曉明任董事長,這本身就說明,相對於金融,未來螞蟻集團的科技成色將更重。
其次,去地域化,做世界級公司。
很多人也注意到,這次螞蟻改名時還拿掉了區域標籤「浙江」二字,事實上,除了杭州總部,螞蟻在中國幾個城市,以及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都有自己的分支機構,到截至去年12月,支付寶的全球用戶已超過12億,浙江兩字的確不能完全映射出螞蟻龐大的版圖。
事實上,螞蟻集團以科技之名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也並不是沒有先兆。
2019年12月27日,螞蟻金服宣布:與最後一批合作金融機構解約後,芝麻信用將不再和其他金融機構合作,以後螞蟻金服輸將會更聚焦在商業信用服務領域,就已經發出了去金融,就科技的強烈信號。
再見,螞蟻金服!當我把手伸向你的時候,不只是跟你說再見,更是為了更好的與你相見!
馬雲當年留下的妙手!
螞蟻金服是當年馬雲在和投資人矛盾公開後留下的一著妙手, 也正是因為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拆分出來,才讓螞蟻集團具備了成為第二個阿里巴巴的可能。
支付寶的拆分的源頭,得從2005年說起。
2005年,當時雅虎的舵手還是和馬雲交情不薄的楊致遠,雅虎也以10億美元投資阿里巴巴,到了2014年阿里上市時,雅虎已是阿里巴巴僅次於軟銀的第二大股東,所得的投資回報也超過了幾百倍之多。
但是,2008年楊致遠離任雅虎CEO後,「矽谷女王」卡羅爾·巴茨主政下的雅虎在本土的主營業務已江河日下,當初投資阿里巴巴所得的利潤已遠遠超過了雅虎的經營業務,所以, 此時的雅虎對高效運營自己的阿里股權的要求進一步放大,甚至有了干預阿里巴巴創始團隊的舉動。
對於雅虎作為投資人公然越界干預阿里巴巴日常經營的野蠻行為,馬雲是非常不滿的。
2011年5月,馬雲當機立斷,以支付寶為了取得國內牌照,外國公司不得參與金融事務為由,在未經董事會批准的情況下果斷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拆分,並且將其轉到馬雲名下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公司。
馬雲的態度很明確:作為投資人,你們坐著分錢就行了,想干擾阿里巴巴的日常運營?我把優質資產全轉移了!
要知道,起步於2004年的支付寶,曾經占據了國內移動支付一半以上的市場,隨後,還開發出了支付寶錢包、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和網商銀行等項目,每一個項目,都價值連城。
換一句話說,這些項目沒經董事會同意就從阿里巴巴拆分出去了,投資人的收益會因此減少。
所以,主要依靠阿里巴巴分紅而活著的雅虎非常不甘心,提出了抗議。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坐最終達成一個協議: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IPO價為準),回報額將不低於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對於早就估值高達1500億美元並且估值還有可能持續上漲的螞蟻集團而言,從阿里巴巴拆分出來後付給投資人的那最前60億美金就是九牛一毛。
協議簽訂後,軟銀和雅虎永久擁護阿里合伙人委員會的決定,作為阿里第二大股東的雅虎甚至沒有派出一位董事的權力,可以說,馬雲等阿里管理層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2019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公司已收到螞蟻金服33%的股份,這意味著8年前的那場恩怨已經了結。
離上市越來越近了?
這幾天,有一件事在網上刷屏了: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個人身家達3210億,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有人就說了,如果螞蟻金服上市了,馬雲重新做回中國首富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雖然螞蟻集團方面一直沒有明確表示螞蟻集團什麼時候上市,但是這幾年螞蟻集團的動作還是很多的。
比如說,早在2018年8月底,支付寶(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人就由馬雲變更為葉郁青,當時螞蟻金服的回應是:法人變更屬於公司內部治理範疇,與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無關。
2019年1月,原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彭蕾卸任支付寶法定代表人、董事,法定代表人由井賢棟接任,董事由倪行軍接任。
2020年6月18日,螞蟻集團管理層發生了新一輪調整,阿里巴巴合伙人胡喜(阿璽)不再擔任螞蟻集團(原螞蟻金服)CTO一職,新任CTO為倪行軍(苗人鳳)。
從人事調整到名稱變更,有人說這就是在為螞蟻集團上市鋪路,但截至目前為止,螞蟻官方對此還是不予置評。
而如果螞蟻集團真的上市了,根據《2020年中國獨角獸報告》顯示,到2019年12月底,當時螞蟻金服的估值為1500億美元,隨後是估值750億美元的位元組跳動和估值516億美元的滴滴出行。
1500億美元估值意味著什麼?那是一個拼多多再加上一個百度的總和!
今日福利
我們有各類電商行業交流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WF04nIBd4Bm1__Y4ZU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