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經開第一學校小學部青藍工程彙報課
「青藍工程」是西安經開第一學校(西安經發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師父指導徒弟熱心盡心,徒弟學習虛心用心,一起收穫成長的喜悅,感悟心手相聯的快樂。近日,新一期的「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徒弟彙報課活動如期舉行,老師經過精心準備,備課組內多次打磨,呈現了一堂堂精彩課堂,展示了他們各自的教學風采與魅力。
曹雪晨老師帶來了《黃山奇石》一課,對二年級日益增加的生字,運用字族識字、隨文識字、韻律兒歌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指導學生識字。同時拓展生活中常用的四字詞語,增強學生的詞語積累。獨具匠心的板書設計和文段中重點詞語的強調讀,讓學生感受到黃山之「趣」,奇石之「怪」。
趙珍老師的美術彙報課,教學方法新穎,師生互動融洽,信息化的深度融入,讓美術課堂呈現出滿滿的活力。杯子設計活動,讓孩子走進生活,理解美就在身邊。
張曦老師《四季》一課,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利用字卡、遊戲等方式讓學生認識生字。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欣賞四季美景圖,引導學生模仿課文創作兒童詩。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幫助學生認識四季景物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觀察想像能力。
王藝榛老師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哪吒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情景交際對話。通過熟知的動畫主角貫穿始終的方式,使學生能緊隨老師思維,情景模擬更加真實,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學習中感知快樂,在快樂中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
姜雅晴老師《簡單電路》這節課課程設計有趣生動,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己動手,小組合作,探索知識的機會。實踐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育理念。
施鵬宇老師帶來了一節動手操作與認知相結合的數學課《玩一玩,做一做》,彰顯著思維的優勢,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探究其中的奧秘。
宋佩雯老師的《zcs》第二課時,創設拼音王國生日會的情景,不斷將教學內容趣味化,搭建學習情境,讓學生投入其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快樂學習。
王慶老師的口語交際課《Unit1 School Time》以學生熟悉的Steve導入課堂,通過觀看視頻,用問答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大量展開交流。生成環節利用Ipad讓學生進行配音,促進了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更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和文化品質。
屈凱老師的《跨越式跳高》,結合跳躍項目特徵,使學生在學會技術的同時,發展他們的跳躍能力以及柔韌、靈敏等素質。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勇於戰勝自我的精神。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在學習中的觀察、交流和分析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評價等方法,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李鑫老師執教的《數松果》是學生正式開始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課前預習翻轉課堂,帶著好奇與疑問進行新課的學習。在學生疑惑處濃墨重彩講解,耐心仔細引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完整性。把觀察發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定為本節課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儘可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積累數學學習經驗,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王藝朵老師的《立定跳遠》教學設計主要體現「讓學生在體育課中玩起來」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張艷艷老師執教的《羊村便利店》,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視頻導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闖關遊戲貫穿整個課堂,課堂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整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計算能力,既注重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更關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在最後的購物環節,通過巧妙設計,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
高子茜老師讓學生通過身邊的生活學會理解動作,創設「過年放煙花」的情景,讓學生在遊戲中活動了身體,體會觸物往返跑的技術,並逐步通過語言引導,使學生逐步掌握快速奔跑——制動下蹲——側身單手——轉身回跑的技術要點,充分調動了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王益老師執教的《蹲踞式跳遠》,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師抓住蹲踞式跳遠起跳中的「踏跳」與「雙腳落地」兩個技術要點,設計體驗、模仿、重複練習的學習流程。教學中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優美的示範與激勵性的語言培養學生對跳遠的學習興趣。 起跳教學中,用示範進行直觀教學,注重動中教、動中學,體現了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徵。起跳技術的分解練習與完整練習有效結合,提高學生對起跳技術的掌握程度。
張雨薇老師由一根線條的魔術開啟美術課,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線條。課堂中,用製作精美的示範畫讓學生學會對比觀察,用「尋找秘笈」的小活動開展小組探究,讓學生深入掌握線條畫在描繪時的繪畫重點。在展示環節創造了一個供作品展示的美麗「花園」,使學生熱情高漲,爭先恐後參與創作,並給自評、互評的學生頒發「金話筒」、「金畫筆」來鼓勵他們大膽表達。小小禮物魔力大,生生參與興致高。整節課目標明確定位準,巧妙設計有新意,會變線條入童心,滿園春色在課堂。
一個個漢字就像一顆顆星星在紙上閃爍,就像一朵朵鮮花愉悅我們的眼睛。認識一個漢字,就像交上一位新朋友。識字教學是啟蒙教育的開始,小學低年級學段是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最佳時期。李黎婷老師執教的《海量識字——圖片識字》,一節生動有趣的識字課開始了……
柳鑫燁老師執教的《圖形中的規律》,以「等你來戰」導課,一句「本節課也等你來戰,你做好準備了嗎?」學生的興趣瞬間提升,通過兩個學生的PK賽將大家的注意力緊緊吸引。在「擺一擺、數一數、填一填、找規律」的活動中讓學生總結規律,並且給出了學法指導「簡單問題列舉——發現規律——應用」,使學生在探索任何圖形的規律時可以做到心中有法,運籌帷幄。
郭林老師執教的是二年級《雙腳連續跳》,學生年齡小,腿部力量不足、下肢爆發力相對較弱。本節課上,郭老師採用遊戲登山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學生從一里路開始,在登山途中經過二里路、四里路,最後登到山頂,整個過程妙趣橫生,在遊戲中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李笑笑老師執教的《課桌有多長》。以生動有趣的視頻導入,迅速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巧妙地抓住矛盾點,從而有效的攻破課堂難點。教學思路清晰,環節目標明確,問題拋出恰到好處。既注重了數學思維的發展,也注重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
蘇奕蒙老師執教的《我要的是葫蘆》一課,從學生熟悉的兒歌著手,激發學習興趣,認識葫蘆。隨後蘇老師將葫、蘆、賽等11個生字融入課文中,隨文識字進行重點指導,穿針引線,指導學生朗讀,同時加入藤的視頻、繞口令,幫助學生認識藤字、記住藤字。通過黑板貼圖的方式,使學生更加形象生動的體會葫蘆長葉開花、到葉黃花落的過程,能初步理解為什麼沒有得到葫蘆的原因。讓學生能將課文讀正確,能寫好字。
孫星爽老師執教的《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寓言。通過生動、富有趣味性的對話,給學生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巧妙設計每一個環節,成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
張晨老師執教的《小籃球:行進間運球》,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抓住學生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等特點,採用遊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以6人為一小組進行行進間運球體驗,思考手按拍球的位置和球的落點兩個問題。在「開火車」遊戲里,張老師帶領學生運球加速、過山洞、繞叢林、倒車,讓學生體驗了行進間運球的多種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身體素質。
江楠老師講的是《日月明》一課,課中與學生互動頻繁,運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和遊戲激發學習熱情,巧妙幫助學生理解了會意字的構字規律。
李曄林老師教學的是《江南》,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了美麗的江南水鄉。整節課主要以識字教學為主,板書色彩鮮艷,主題突出,課堂氛圍活躍。
「茫茫詞海,浪里淘沙」,在陳婷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在場景中尋找文字的意義,在朗讀與兒歌聲中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探索文字的故事。學生在課堂上或認真聽講,或小組積極討論,既學習漢字,又潛移默化的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相信知識的擴展加方法的引領,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道路上會走得更遠。
魯潔老師利用字理識字,形聲字識字,韻腳識字,字族識字等方法,讓學生認識生字,整節課參與度很高。學生不僅順利掌握了生字並學會了多種識字方法,為自主識字奠定了基礎。
閆瑞娟老師通過森林裡大樹爺爺過生日,來引出《上下》的學習。樹上的松鼠,地上的兔,描述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和學生充分互動,趣味學數學。
張唯辰老師以「兒童遊樂園」設計為一條主線,用這情境串起了整節課的內容,為學生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願意合作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陳麟婕老師所授的語音課《ie i_e》,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語音小故事導入本課內容,學生在環遊故事中學習到重點語音單詞,並在故事中感受情感目標,體會到幫助他人的意義。
楊亞婷老師教授的是《Lesson4 oa ow o_e》,通過一年四季的變化將學生帶入到美麗的冬季,運用圖片環遊的方式學習重點單詞,同時帶領學生製作雪人並且體會到冬季的樂趣。
李龍老師以專業的技術展示,激發學生對小足球的興趣。以「球寶找伴」的設計,加上多樣化鼓勵和動感音樂活躍課堂氣氛,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中,在師父們的辛勤付出下,徒弟們在教學的各個方面不斷成長,收穫頗豐。相信懷揣著一顆熱愛教育的心,明天的他們一定會更加優秀。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們都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