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導演為何公開叫張譯"戲瘋子"?

2019-10-05     易閱

文/小好

2019年可謂是張譯的豐收年,國慶兩部大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都獲得了很好的票房,張譯精湛的演技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但實際上張譯早已被圈內人認可是一個難得的好演員。

只不過他並非什麼流量明星,又只喜歡參演精品電影電視劇,對他來說,只要是好劇,哪怕只演個配角都行。

他甚至也不會為了曝光率參加真人秀等綜藝節目,因為他只想做一個踏踏實實的演員,所以影視出品率比較低,才沒有那麼被觀眾熟知。

張譯可以說是一個最不像演員的演員,因為作為演員,他的外貌不僅僅是不夠帥氣,他還長得沒什麼特色。

他這樣的小眼睛單眼皮,瘦長臉,似乎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碰到路人長相。

也因為他的外貌條件在演員里算不上好,他的演員之路也是蠻坎坷的,但守得雲開見月明,跑了十年龍套,終於大器晚成。

,初出茅廬

張譯喜歡電影是從十歲那年看電影《紅高粱》開始,他心裡在想,這電影熒幕上的人怎麼這麼大?電影裡面的世界好精彩啊!

不過他在一開始並沒有抱著希望當演員,而是選擇了當播音主持,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考上,待業在家。

家人看他愛好文藝,建議他學習表演。

就這樣,在家中待業幾年的他,在20歲那年,終於考上了北京戰友話劇團。

在話劇團的張譯並不出色,因為沒有太多經驗,加上外貌並不出眾,他一直沒什麼重要的角色可演,所以他在話劇團一直處於打雜的狀態。

他今天幫人主持個節目,明天幫人寫個會議紀要。

漸漸的,張譯覺得這樣不行,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於是常常自己研究國外戲劇的劇本,還密密麻麻的寫了劇本分析,後來又產生了自己寫劇本的想法。

二,遇貴人

2002年,張譯在部隊排練《士兵突擊》的話劇版,他認識了影響自己一生的人——《士兵突擊》的編劇蘭曉龍。

蘭曉龍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與著名影評人及編劇史航是很好的鐵哥們和同學。

他在編劇屆里算得上是一個戲痴,從不去追趕電視劇潮流,只寫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對劇本更是多年磨一劍,這脾氣可以說是和張譯相當對路。

張譯當時年輕氣盛,覺得自己在國外戲劇方面懂得挺多,就找蘭曉龍來討教。

他不討教不知道,一討教嚇一跳,他被蘭曉龍深厚的戲劇功底所折服,從此之後奉蘭曉龍為"精神導師"。

而蘭曉龍對張譯非常吃驚,他很少見到像張譯這樣對劇本痴迷的演員,甚至可以說到了虔誠的地步。

在張譯一貧如洗的那段時光里,他就可以花掉大筆的生活費去印厚厚的劇本,無論劇本多麼艱澀難懂,他都可以如痴如醉的研究。

當時蘭曉龍就認為張譯早晚有一天會出來,不會是一個平凡的演員。

這一點也被後來的陳凱歌導演所證實了,陳凱歌公開叫張譯"戲瘋子"。

《士兵突擊》的劇本被著名導演康洪雷看中,蘭曉龍力薦毫無電視劇經驗的張譯飾演重要角色史今。

當康洪雷宴請張譯,尊敬的詢問他"是否有檔期"的時候,張譯差點哭出來,他哪裡是有沒有檔期,他是全年有檔期啊!

三,初露鋒芒

《士兵突擊》爆紅後,張譯演繹的班長史今打動了無數人,讓他一夜之間成為了實力派演員。

於是好運接二連三而來,他又連續出演了《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等多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

所演繹的角色深受好評,並憑藉《我的團長我的團》獲得2009中國電視劇榜"最深入人心電視形象"獎。

四,演藝生涯首次遭質疑

但隨著影視市場發展,嚴肅的軍旅題材市場有限,張譯的形象似乎也被限制了。

作為戲痴的張譯當然是選擇突破自己,他也開始嘗試演繹都市題材的婚姻片,2012年他主演《北京愛情故事》《辣媽正傳》儘管都有很好的收視率。

但觀眾粉絲卻對他的螢幕形象產生了質疑,甚至有不少觀眾公開說他在《辣媽正傳》里的老公形象配不上飾演老婆的孫儷。

對此,張譯自嘲道,"我長得不帥,我對不起孫儷","長相是我的痛,我十幾歲就認識了"。

甚至有謠言稱張譯去韓國整容,因為太醜所以拿不到獎項等負面言論。

不過這樣的負面評價並沒有打倒張譯,反倒是讓他更摸清楚了自己的戲路,他不在只滿足於都市言情劇中小男人的形象。

他在後面的演藝生涯中選戲更加更突破,對自己的定位也更加精準,可謂是彈無虛發,部部佳作。

五,獲得認可

2014年,他與黃渤做搭檔,在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親愛的》飾演韓德忠,一舉拿下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這個有分量的獎項。

三年後,他又憑藉小眾電視劇題材,都市商業劇《雞毛飛上天》拿到白玉蘭最佳男主角獎。

不過,張譯似乎沒有滿足於自己到手的成功,他開始正式向電影屆發展,起航了自己的影帝之路。

作為一個已經算得上成功的男演員,他沒有一點嬌氣和懈怠,甚至為了電影不停的虐待自己。

為了出演張藝謀的《一秒鐘》,身高178的他在短時間內把自己餓瘦了幾十斤,瘦到完全脫像,還專門提了個光頭,真可謂是拚命三郎。

他在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飾演老算盤,在電影中他也是吃盡苦頭,據說把導演管虎都給看哭了。

由於入戲太深,張譯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劇中人物老算盤,甚至連自己的模樣氣質都發生了改變,以至於熟悉他的朋友都沒一眼瞧出來他,看完电影後問他"你演了嗎?"

不過對於這個評價,張譯反而是特別得意,因為在他心中,最好的演員就是不像演員,演什麼像什麼,最好每演一個角色都讓人認不出他來。

不過可惜的是這兩部電影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被業內熟知。

好飯不怕晚,好戲不怕遲,喜歡張譯的朋友們可以去找這兩部戲的資源,如果找不到也沒關係,想必今年的國慶大戲一定會讓大家對張譯的演技一飽眼福。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儘管在這兩部戲中,張譯依然不是男一號,但作為一個不以顏值為賣點的的實力演員,多經歷磨練,積累感受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張譯的演技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甚至被稱為是最有可能接任陳道明的男演員,未來對他的期待還是很高的。

編輯:易閱(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閱讀參考,如有涉及到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TTlmW0BMH2_cNUgTc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