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於靈爽 劉才星):2月26日召開的黑龍江省政府常務會批准延壽、拜泉、林甸、海倫、青岡5個貧困縣(市)摘帽退出,並向社會進行公告。這是黑龍江省最後一批退出貧困序列的5個國家級貧困縣。至此,黑龍江省20個國家級貧困縣、8個省級貧困縣全部退出摘帽。
疫情防控是特殊「大考」,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兩者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哈爾濱市延壽縣認真研判兩項工作目前的形勢,在堅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排查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精準落實應對疫情影響的關鍵措施,把疫情期間脫貧攻堅各項措施抓實抓細,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
產業項目助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
2月29日,一場大雪過後,延壽縣六團鎮東安村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筆直平整的道路直通到戶,新修建的籬笆整齊劃一,潔白無瑕的雪地只有老潘留下的兩行腳印直通村口……現年55歲的老潘叫潘亞民,曾經是延壽縣六團鎮東安村的貧困戶。疫情發生以來,老潘自告奮勇地同村裡的黨員們一道,承擔起了防疫執勤、排查登記的義務。
「我們東安村是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樣板村,村裡有不少產業項目。往年這個時候,村裡可熱鬧了。大夥不但要忙著備春耕,還要坐在一起研究新產業。」老潘說。
正如老潘所說,鴨稻米、「微菜園」、食用菌……產業項目在東安村「多點開花」。產業扶貧,是最長效和最能激活內生動力的扶貧方式,也是東安村這個昔日「窮旮旯」變成脫貧致富樣板村的「獨家秘笈」。有了產業帶動,貧困人群通過入股、務工及分紅等方式走出了豐富多彩的脫貧之路,不但給貧困戶增收帶來向上的力量,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邁出鄉村振興的新步伐。
東安村的實踐只是延壽縣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延壽縣緊盯脫貧攻堅「一號工程」,大膽轉換扶貧思路,改「輸血」為「造血」,寓「扶志扶智」於產業扶貧之中,努力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因戶施策」舉措,完善產業扶貧帶動機制,構建了「大產業支撐有力、小項目星羅棋布」的產業扶貧格局。特別是在2019年,延壽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盡銳出戰,全面進入決戰衝刺狀態,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摘帽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延壽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680戶16492人,已脫貧8166戶1564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44%,4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脫貧摘帽各項指標已全部完成。
全縣上下動員 同心戰「疫」志如磐
疫情發生以來,延壽縣堅持多措並舉,強化防控落實。縣委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堅決實施「外防輸入」策略,壓緊壓實責任,廣泛動員群眾,強化聯防聯控,緊盯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全面做好公路沿線村屯、路口管控,以最堅定的信心、最有力的措施、最嚴格的要求,全力以赴阻擊疫情。截至2月29日8時,延壽縣發熱門診預檢無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無留觀病例。
「今天感覺怎麼樣?量體溫了嗎?家裡有菜嗎?」延壽縣延壽鎮奮鬥社區18委主任薛繼媛正在與居家隔離人員張某視頻通話,詢問其相關情況。
1月25日至今,薛繼媛和奮鬥社區的所有工作人員每天都堅守在崗位上。薛繼媛每天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區防疫工作默默奉獻著。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社區工作人員走訪排查外地返鄉人員468人,武漢返鄉人員7人,返鄉人員現已全部解除隔離。
延壽縣社區工作人員在卡點值守,對出入小區的居民進行登記 供圖 延壽縣委宣傳部
除了走訪排查,每個卡點也是社區幹部、黨員幹部、志願者們的固定「戰場」。疫情發生後,延壽縣第一時間組建小區管理專班,全縣7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抽調1330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在落實上「加速」,在防控上「加細」,在行動上「加溫」,全力當好縣城內139個小區兩萬多戶居民的「守門員」「宣傳員」和「代辦員」。
復產復工備春耕 防控脫貧「兩手抓」
每天定時對辦公室、生產車間和車輛進行消殺,任何人員進出廠區必須經過體溫監測,全體員工嚴格實行分餐制 ……在延壽縣工業園區內,哈爾濱延大牧業有限公司在正式復工後,嚴格執行生產和防疫規定。
哈爾濱延大牧業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也是帶動脫貧攻堅的龍頭企業,設計生產能力年屠宰加工白羽肉雞2400萬隻。為保障疫情期間人民群眾「菜籃子」穩定,公司積極為復產復工作準備,先後投入21萬元,採購60噸消毒液、2噸醫用酒精、3萬餘只口罩、11隻測溫槍。正式復工復產後,延大牧業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在公司內部增設11處腳踏式消毒盤、兩個酒精洗手消毒處,在車間增設1台高壓消毒設備,門衛處增設1台消毒機,確保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雙達標」。
哈爾濱延大牧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供圖 延壽縣委宣傳部
延壽縣備春耕生產已平穩有序開展。為保障防疫備耕「兩不誤」,延壽縣積極謀劃,在農資經銷商和農戶之間架起購銷「橋樑」。為抓好春耕農資儲備,強化信息推送和有序備貨保供需,延壽把全縣所有有資質的農資經銷商信息,包括姓名、經營地址、經營範圍、品種、價格、聯繫方式等,通過微信、簡訊、傳單等方式提供給農戶,由農戶自行選擇供應商。同時,各鄉鎮通過網格小組收集農戶農資需求信息,提供給供應商備貨,並安排配送車輛配送,確保農戶足不出村,就能購買到生產所需農資。在特殊條件下,農民雖然「家裡蹲」,卻享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雲服務」。
同時,為化解疫情對脫貧攻堅的不利影響,鞏固提升脫貧工作成果,延壽縣的金融機構深入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掌握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企業資金困難及金融服務需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全縣脫貧攻堅提供了持續金融支撐。
延壽農村商業銀行主動與肉雞養殖小區扶貧項目開展接洽,準備利用自身網點遍布縣內各鄉鎮的優勢為肉雞養殖小區建設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並為延壽縣廣聚興業養殖合作社續貸270萬元,解決企業疫情防控期間生豬銷售緩慢造成的資金周轉困難,增強了企業帶貧益貧能力;延壽融興村鎮銀行簡化信貸手續,提高信貸審批效率,於貸款申請當日為扶貧龍頭企業哈爾濱延大牧業有限公司發放貸款320萬元,及時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困難,幫助企業順利實現復工復產……延壽縣金融機構結合自身業務情況與業務優勢積極投身到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
延壽縣委副書記、縣長,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指揮部總指揮張洪岐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當下,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雖然延壽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脫貧摘帽」的關鍵性進展,但延壽縣還要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抓好脫貧質量鞏固提升,堅決防止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貧致貧,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凝聚共識,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增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