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雞上不了高峰?誰的錯?

2019-07-08     愛養殖的小仙女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看愛養殖小仙女。養雞有個公式養殖戶都知道:

養雞效益=(雞苗+飼料+環境+疾病控制)*管理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養雞效益的好壞主要取決於五個方面:優質的雞苗,高質量的飼料,適宜的環境,健康的雞群,嚴格科學的標準化管理。同時也能看出,括號內的雞苗、飼料、環境、疾病控制是基礎條件,缺一不可,而管理用乘號來體現,說明管理作為提升條件,更加重要。

養雞人應該都知道5580,即5天定生死,5周定終生,80天定高產。首先,安全健康的雞苗是基礎,尤其是要選擇大型公司經過疫病凈化、沒有傳染病、健康、均勻度好的雛雞。接下來,雞養的好不好,能不能上高峰,就是各養殖場和管理場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候了。下面重點從育雛、育成、高峰三個階段來分享一下我們的經驗。

一、標準化的育雛流程

5日齡時雛雞死淘基本定型,但減少雛雞死淘需要三個要素,優質雞苗、適宜溫度、濕度。多年的育雛經驗和實踐證明,很多雞場上雛前準備不充分,有的雞場清洗消毒不徹底,雞場同一個病反覆出現,對典型的「兩清兩高」中外部病原清除不徹底。有的雞場大育雛舍配小鍋爐,典型的「小馬拉大車」,還經常出毛病,維修保養不到位,經常燒乾燒壞,溫度不穩定, 溫差大,雛雞應激大易感病毒、病菌。研究表明,育雛溫度下降3℃,超過30分鐘,極易引起早期傳染性(腎型、生殖型)支氣管炎的感染,從而形成產蛋期無高峰和假母雞的產生,嚴重影響蛋雞產蛋性能的發揮,甚至有的高峰期產蛋率只有60%左右。一般雞場,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二、專業的育雛團隊

35日齡定終生。眾所周知,5周體重決定終生。雛雞5周齡的體重與產蛋高峰期的維持時間、開產時間、產蛋總數和全期死淘率呈強正相關。因此,育雛期的體重一定要達到或超過標準,體重控制在超品種標準10%以內,達到育種公司的標準均勻度。這就需要合理的密度,高檔的開口料,育雛全程的營養套餐設計。適時的分群,優質的疫苗,科學的免疫程序和精準的免疫操作,還有完善的生物安全和抗體檢測方案。而這一切,並不是養殖場自己及聘用一個場長就可以做到,也不是依賴一家飼料廠或者一家獸藥疫苗廠就能做到的,這需要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專業平台和專業化的團隊支撐。英國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有句話:「因為分工所以專業」。

三、科學的疫病監測及免疫保健方案

現在蛋雞防疫次數多,應激大,成本越來越高,過度的免疫造成免疫抑制,產蛋波動,人力成本增高等問題 ,所以各大疫苗廠家和種雞場提出「科學減負」的理念,科學減負不等於減免疫苗。核心是根據場區環境、季節、日齡、品種、既往病史、抗體滴度、消毒程序、營養保健水平科學使用優質疫苗,不斷對免疫程序優化,最終形成「一場一方案」。

其中有兩個原則:一是在雞群健康的基礎上減少免疫次數和疫苗品種,二是減少免疫後,雞群需要更健康;但是前提是要遵守雞體生理規律、發病規律、和抗體消長規律3個規律。這就需要「有效的疫苗、科學的免疫程序、精準的免疫操作、及時的抗體監測」四個關鍵過程,最終做到五減負:減少疾病發生,減少毒株散播、減少免疫次數、減少疫苗劑量和減少應激刺激。

四、標準化的管理流程和制度

本質上講,大型規模場就是一個企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根本,在於人和領頭羊的理念。而事實上,大型規模場都是近幾年來,資本和競爭發展進入蛋雞養殖領域的產物。一個容易忽視的現象是各大規模場,特別是場長,有小規模養殖經驗的多,缺乏科學的與之規模、設備、管理相對應的現代管理制度和流程標準。

管理無小事,重在點點滴滴。養殖在責任心,關鍵在執行。比如:人員管理,有些場,死雞在籠子裡都乾了,飼養員都沒發現。雖是小事,一葉知秋,可見人員管理環節的缺失,通過培訓和實踐,每棟每天的完全都是按照《棟舍日常標準化周檢查表》棟長檢查雞群、水線、料線、機電、衛生等,召開日例會、周例會、月彙報,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

人員管理的難點和核心,在於責任心和執行,為什麼好的制度和流程在有的場不能有效落地發揮價值,根源在於沒有數據化和量化工作質量和效率,沒有公平公正公開的獎勵和激勵機制。有些場,看似工人成本很低,但是高死淘、高峰短,甚至上不了80%,雞場焉能掙錢,越賠錢,越低績效,當蛋價長期低於成本價,雞場的經營勢必舉步維艱。

除了人員管理還有採購管理、財務管理,如果沒有一套規範的流程和監督機制,特別是老闆投資、聘用場長的規模雞場,是很容易出現管理漏洞。這裡就不再贅述,只強調下雞群的生產管理。各位養殖經營者應該密切注意養殖中各個環節,加強管理,嚴格要求、認真操作,細緻化管理好各個方面。唯有這樣,養殖才能成功,唯有這樣養殖才能獲得更高的效益,所以說養雞成功與否不在雞苗上做「文章」,要在管理上下功夫。產蛋上不了高峰,首先還是自身多查查原因,以防下一批雞重蹈覆轍。

對於今天小仙女的分享,你有什麼收穫嗎?希望這些對大家有幫助哦。歡迎留言探討,歡迎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OeJD2wBmyVoG_1ZpeN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