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閔路
這條從閔行通往市區的主要通道
每天經過它的人不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裡竟藏著一片4.9萬㎡的綠地?
不同於其他道路綠化帶那樣保守規矩
這裡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穿插錯落
彩色的葉和彩色的花
讓城市的灰色也活潑了起來
景觀大道區位示意圖
跟著小閔一起來到
七莘路至莘莊立交之間的滬閔公路
看看改造後的TA
是否能讓你驚艷!
蔣春霞 攝影
改造前的滬閔路也配有簡單的綠化,設計團隊經過前期調研,擬定了景觀改造提升的三大定位:
打造閔行區綜合示範性路段,塑造豐富、特色的植物景觀,為市民的戶外活動提供舒適便利的休息場地
建設閔行區植物特色鮮明的景觀大道,增加春景和秋色,形成植物特色鮮明的季相景觀風貌(春季開花喬木選取帚桃、櫻花、紅運玉蘭、美人梅等;秋季選擇娜塔櫟、紅楓、銀杏等;地被採用花境的布置方式)
營造公益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宣傳陣地,利用景石、景牆刻字、夜景文化小品等傳播公益文化,設置文化展示窗口長廊,進行愛國普法宣傳
改造區域示意圖
設計團隊將這塊全長約2公里,面積約4.9萬平方米的改造區域分為5大塊:
依次是滬閔路七莘路路口、滬閔路北側、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帶、滬閔路南側和立交橋下隔離帶。
一、 滬閔路七莘路路口
蔣春霞 攝影
二、 滬閔路北側
改造後,主要增加了3方面的景觀設置。
1.法院門口種植了紅運玉蘭、紅葉李等開花喬木。
2.滬閔路中心綠島增植了銀杏、金桂、櫻花、紅楓,點綴景石以及多年生宿根花卉,營造一處豐富飽滿的植物組團景觀。
蔣春霞 攝影
3. 在區政府門口種植了大量彩色花卉,和綠植互相映襯,色彩豐富,層次分明。
三、 機非隔離帶
這一區域改造時,設計師梳理現有的植被,替換部分品種,優化灌木、簡化色塊、增設花箱,並按一定間距布置紅楓。
蔣春霞 攝影
四、 滬閔路南側
這一區域改造後,原來封閉的空間被打開,成為敞開式的公共景觀空間,在人行道一側,開有多個入口。
蔣春霞 攝影
整個空間設計結合海綿城市系統理論,通過花境植物配置,結合旱溪打造小型雨水花園;還增設了綠道、健身跑道、小廣場、林間木棧道等。
蔣春霞 攝影
植物方面,梳理長勢過密區域,移栽部分長勢不良的植物,中層增植開花喬木,以群落式布置落葉喬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預留疏林草地空間。
景觀小品方面,用景觀元素承載公益宣傳功能,增設具有閔行LOGO圖樣的立體花壇。
五、 立交橋下隔離帶
這一區域改造後,增加了不少低養護的開花、色葉植物品種,以流線型色帶為主。
這裡的夜晚也很美
對閔行人來說
滬閔路再熟悉不過
再經過它的時候記得停下看看
發現身邊的美麗風景
以下內容您可能感興趣
閔行也有動物園?對!不僅有,還有兩家!
垃圾分類一周倒計時,顓橋各條馬路還好嗎
莘莊這項民生工程又有新進展...
這家店憑什麼稱霸莘莊麵館熱門榜NO.1?
據說閔行可以買到半價迪士尼門票?
整 理丨孫 禕
編 輯丨孫 禕
內容源於白相到閔行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