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對根的報答——記武清區高村鎮第一中心小學教師徐立清

2019-12-19   新武清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這兩句歌詞,說出了武清區高村鎮第一中心小學教師徐立清的心裡話。在村里長大的他,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從小就立志長大後為家鄉作貢獻。畢業後,他選擇回鄉從教,希望這片土地上有更多的孩子帶著理想走向社會,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如今,徐立清已在講台上度過了17個春秋,初心未改、追求依舊。正因為如此,他的人生充實溫暖、腳步堅定有力。對他來說,教師這個職業,讓他的生命價值有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用愛播撒教育種子

1983年,徐立清出生於高村鎮中漢村,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老姨是一位人民教師。在老姨的影響下,徐立清從小就立下長大後做教師的志向。後來,他如願考上天津市第二幼兒師範學校,2002年畢業後回到故鄉,成為里老小學的一名教師。

工作第一年,初出茅廬的徐立清便擔任起畢業班班主任工作。當時,他滿懷著憧憬和熱情踏上三尺講台,為了能帶好畢業班,他沒少下功夫。班上有個學生很聰明,但是不愛學習,老師留的作業從不能按時完成,時間長了,家長和老師都不願再多說他了,得不到重視和鼓勵,這名學生慢慢產生了厭學情緒,並開始裝病逃避上學。一開始徐立清得知他病了,立刻趕往他家看望,去的次數多了,他看出這名學生並不是病了,而是牴觸上學。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徐立清主動找其父母溝通,並組織班上的學生一起到他家裡,鼓勵他回到集體中。在大家的努力下,這名學生回到課堂,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十多年前,村裡的教學條件和資源還很有限,徐立清一個人要教語文、數學兩個學科。即便如此,他還是擠出時間,主動給學生們輔導功課。那時,學生們常擠在徐立清居住的窄小值班室里,圍在老師身旁問問題、做作業。晚上睡在值班室,早上起來帶領學生上早自習,成了徐立清生活的常態。在他心中,自己吃苦受累不算什麼,這些農村的孩子,在教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能否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才是他真正牽掛的事。班上有個女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後身體孱弱,不能按時上學。為了幫她把功課補上,徐立清每天下班後都會騎著自行車去她家裡輔導功課。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個月,這名女生最終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區重點校。徐立清也憑著這股拼勁帶領班級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全鎮第一名。收穫了第一份成功,加深了他對教育的熱愛,從此,他更加關注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的成長當作頭等大事,他所帶的班級也多次被評為市級優秀小隊、區級三好、文明班集體。

用心提高教學水平

2016年,徐立清調入高村鎮第一中心小學。面對新的教學環境,他明白,要想真正成為學生愛戴、家長信賴的好老師,光有對事業執著的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先進的教學理念做根基。

工作之餘,徐立清每日必讀教育專著,苦練基本功,拜名師、學名法,積累學習筆記達幾十萬字。2017年,徐立清承擔了市教研室製作一年級新教材精品案例任務,那年暑假他與教研員一起研究教材,修改設計多達30餘稿,開學後與學生一起磨合試講20餘次。最終他帶頭製作的精品案例《我說你做》被天津市錄用為優質課程資源。近年來,徐立清先後撰寫區級以上論文案例30餘篇,經他指導的學生獲得區級以上獎勵20餘人,他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十佳青年教師、教育宣傳信息技術先進個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品味到了付出的艱辛,更感受到了收穫的愉悅,以及生命拔節的幸福與快樂。」徐立清說。

由於工作努力,成績優異,徐立清調任高村鎮教辦負責全鎮教學工作,同時兼任區語文兼職教研員。自此,他開啟了教學與教研的雙線工作。徐立清深知,愛一個學生,或愛幾個學生,只是小愛,讓更多學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大愛、大情懷。在鎮領導的支持下,他有了更加廣闊的舞台,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孩子享受更好的教學環境與資源,是徐立清的新課題。工作中,他率先垂範,多次深入城區優秀小學進行調研,組織教師培訓、學訪教研等活動幫助全體教師開闊眼界、積累經驗。不僅如此,他還牽頭聘請少年宮專業教師開展拓展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全新的學習模式。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這是徐立清調任鎮教辦時許下的心愿。如今,他用實際行動,兌現了許下的諾言。

用情堅守教師職責

從教多年,教師的職責與使命早已在徐立清的心中紮根。生活中,他是一個兒子,也是一位父親,常常要面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學生和家人的期盼……當二者不能兼顧時,徐立清內心的天平往往會傾向工作和學生的一邊。

2006年,徐立清父親檢查出癌症。面對巨額醫藥費,他的父親想過放棄,徐立清一面耐心開導,一面籌備資金。由於病情特殊,老人每年都要進行手術,手術期間還要陪床。期間,徐立清在照顧父親的同時,從未耽誤過工作。父親的病延續了12年,2018年短短一年時間,老人就住了10次醫院。當時徐立清白天上課,夜裡趕50多公里的路去市裡醫院陪床,常常幾天下來也睡不了幾個小時。最近幾年,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等重點工作相繼展開,為了配合學校工作,徐立清以校為家,全心投入到學校各項工作中。有一次,他將近兩個月沒回家,未滿5歲的女兒給他打電話說:「爸爸,我想你了。」那刻他默默流下了眼淚。徐立清的「工作狂」形象,讓女兒對教師這個光榮的身份有了最初的理解,剛上小學的她,已把當教師作為自己的夢想。「想做一個像爸爸一樣的老師。」孩子的評價,可能是徐立清聽到過的最甜蜜的誇獎。

多年來,徐立清始終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用無悔付出踐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使命。「在我的心中,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教師每向他們灑下一點愛的甘露時,他們就會多一分嬌艷,多一分燦爛。我願以我全部的愛來澆灌我園中的花蕾,看到他們盛開、怒放,便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面對讚譽,徐立清表達了從教的初心。未來,他將繼續勤懇耕耘在教育教學一線,把希望的種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