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治污攻堅顯成效 白鷺重回北海仔河流域

2020-05-05   東莞時間網

一群白鷺時而翱翔天空,時而低飛覓食,翩翩起飛在半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成為亮麗的風景……這是記者近日在中堂鎮四鄉村田間看到的景象。但誰也沒有想到,以前的四鄉涌水體又黑又臭,如今卻清水潺潺,河岸兩邊也成了市民休閒散步的好地方。

隨著北海仔河流域水環境的改善,大批白鷺前來棲息覓食,與藍天、綠地、清水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而這幅畫卷正是中堂舉全鎮之力治水的最好褒獎。

成效:白鷺重回棲息覓食

四鄉村三面環水,東北面與馬瀝村接壤,西南面與麻涌鎮東太村和新基村隔河相望,南面則與望牛墩鎮福安村隔河相對,是典型的水鄉生態農村。其自然環境優美,水鄉田間魚蝦豐美,吸引了眾多鳥類聚集於此覓食。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量工業和生活污水排向四鄉涌,河水漸漸變黑,水質也是不容樂觀,鳥類也因此消失在這片沃土上。

如今,白鷺重新回到中堂棲息,從側面說明了河涌水質的改善——從重污染河涌到魚群重現、白鷺棲息、水清見底,中堂的水生態環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去年,中堂率先鋪開湛翠涌、四鄉涌等3條內河涌綜合治理,採取清淤疏浚、堤岸加固、生態景觀美化等措施,3條河涌已全部消除了黑臭,水體逐漸返清。另外,根據水鄉河涌特質,還引進了鳳凰木、串錢柳、紅繼木球等植物,推進多層次立體的植被修復與配置,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河涌生態景觀得到整體提升。

環境變好了,鳥類也隨之增多,市民們不時可看到成群的白鷺盤旋覓食,紛紛駐足觀賞,並拿出手中的手機拍攝,而攝影發燒友更不會錯過攝影的大好機會,「咔嚓、咔嚓」拍下珍貴的美照。經發現,在蕉利村農田、鳳沖村濕地、三涌南堤水域、四鄉百香島等處都有白鷺的蹤跡,上百隻成群結隊的白鷺在水面上嬉戲,時而飛舞,時而低頭覓食。

攻堅:發起全流域達標決戰

現在,中堂河涌生態景觀較往昔有了大變樣,不僅改善了河涌水質,還解決了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這背後,是中堂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通過多項行動,鐵腕推進北海仔河流域綜合整治的結果。

在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後,中堂以建設截污管網作為突破口,全力推進北海仔河流域整治。今年3月13日,中堂鎮舉行了北海仔河流域綜合整治項目誓師大會,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決心,全力以赴打好北海仔河流域綜合整治攻堅戰。

根據整治要求,整治項目涉及幹流10.5公里,其13條支流50.63公里,共61.13公里,流域面積25.5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8.2億元。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內源治理、補水活源、堤防整治、生態修復、智慧監控等實施工程,並以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力爭今年年底前達到地表水V類水質目標,2021年北海仔河13條支流全部消除劣V類,流域水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中堂治污攻堅顯成效 白鷺重回北海仔河流域

「北海仔河是中堂人民的母親河,對其綜合整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堂鎮主要領導表示,北海仔河流域作為我市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其生態環境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東江北幹流整治的整體形象,並大幅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為中堂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