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牛市還是DeFi的牛市?

2021-03-05   中金網

原標題:這個牛市還是DeFi的牛市?

有人說,這個牛市還是DeFi的牛市,其他任何都是它帶來的增量。據數據顯示,截至昨日16時,以太坊上DeFi協議總鎖倉量約合533.6億美元。當前鎖倉量排名前三的DeFi協議分別是Maker 61.7億美元(-1.18%),WBTC 61.3億美元(+0.01%)以及Compound 50.9億美元(-1.13%)。近24小時鎖倉量增幅前三名的分別是Meme(+12.58%),Nest(+9.37%)以及Bancor(+8.92%)。

而最活躍的DEX是什麼呢?

據昨天數據,DEX24小時總交易量為221億美元,較前日日增加13億美元。其中總交易排名前五的DEX分別為UniswapV2(7.81億美元)Curve(4.92億美元)、SushiSwap(3.29億美元)、1inchV2(2.48億美元)、Balancer(0.68億美元)。

Uniswap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昨天Uniswap的創始人出來發話,Uniswap創始人HaydenAdams通過推特表達對於SushiSwap的看法。他表示:Uniswap已經被分叉數百次,甚至可能上千次。我只是認為做分叉的團隊應該尊重並讚揚他們正在分叉的項目的開發人員,並以真正的開源貢獻回饋社區。我已經看到很多評論說SushiSwap是一支高素質的開發團隊,開發了差異化產品。雖然我真的希望這是真的,但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目前僅僅看到流動性挖礦和市場營銷。我還需要聲明一點,我在NomiChef拋售SUSHI前幾天發出警告,並不能證明我在反競爭或是反分叉。

看來這位創始人還是很有個性的,可以競爭也可以分叉,但是要真正的開源並且回饋社區,為DeFi的生態壯大所努力。UNI和Sushi的發展都不錯,這是DeFi打開了區塊鏈生態的一個大方向,這也是近期ETH價值的體現。沒有DeFi說實話,以太坊完全沒有可能有現在的價格,連昨天BM在推特上回復網友的提問,也是這麼說的,網友AgnosticBlock 表示,比特幣很早以前就已經從科技領域變成了一場運動,說這是一條死胡同是錯誤的。即使是講技術的人也可以進化,因為技術只是一種工具,重要的是框架中出現的特徵,而不是框架本身。對此BM剛剛回復稱,這正是我的觀點,技術與估價無關。然而,ETH的代幣價值並非來自技術,EOS也是如此。因此,如果目標是提高代幣價格,那麼重點應該放在社區價值上。

如果目標是提高代幣價格,那麼重點應該放在社區價值上?

社區價值是什麼?

社區價值就是公鏈上的生態活躍度,以太坊為什麼這麼牛,還不是有這麼多的DeFi項目在以太坊上繁衍生息,UNI24小時交易量7.81億美金,就是一個超級大交易所,所產生的交易量就是體現了社區價值,何況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DEX,這麼大的交易量,外加高昂的GAS費用,ETH不增值怎麼可能,而近期還是ETH的盤整期,1500美金的價格線還是相對低廉的,不說價格預測,我認為1萬美金的ETH是完全有可能。

相比EOS,DeFi啟動的比較遲,而且加入的項目都是國內團隊打造的,雖然項目很不錯,可是相對全球,交易量根本無法相比,顯然是差一個級別。但是,技術卻完全沒有弱於對方,便捷性和操控性更強。同樣,鑒於EOS公鏈交易費免費,才導致EOS上漲的力度就相差了太大,大家把EOS都稱為「穩定幣」。

不過,最近EOS公鏈的DFS漲勢喜人,快接近100元了,這對EOS公鏈來說,大豐收的上漲,是對EOS技術的肯定,也同樣證明了大豐收項目的優秀,對於大豐收,雖然目前參與的人可能都是國人,未來的前景非常優秀。前期持有的DFS很少,不過我也開心,只要大豐收持續搞事情,絕對是下一個UNI,甚至完全可以打敗UNI。DFS上漲也彌補了一些在EOS上的遺憾,不過,大豐收絕對會帶給EOS更大的利好。

我們都認為EOS無法上漲,其實是有原因的,散戶持有的EOS已經不多了,但是這些個幣去哪裡了呢?又不是銷毀了,它所有的幣都在,只是你手裡的幣沒有了而已,最終跑向了看好它上漲空間的大戶。而EOS絕對是國人的幣,完全和國外沒有多大關係,就算大家都賣出了,但是大部分的幣還是在國人手裡,國內的社區其實是很強大的,只是他們認為現在還不是拉盤的時候。

現在的EOS不到25元,昨天的DFS差不多100元了,之間都有4倍了,之前如果有換過DFS的,簡簡單單的3倍收益,還可以把原來的幣換回來,本金和利潤都在。假設EOS衝破歷史高位,150元的價格相對現在還有6倍,那麼DFS如果是4倍,最後DFS的價格600元,如果EOS突破300元,大豐收就真的成為了大豐收,1200元的DFS應該很香。

最近,行業的DeFi真的是完全爆發,所有項目都轉向了DeFi,有做借貸,有做DEX的,真的是太多挖礦的項目了,你一不留神,就已經落伍了,真的是讓人眼花繚亂。

不僅僅是圈內,圈外和區塊鏈概念搭邊的上市公司,都準備深度加入。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已成為各類型企業重點布局的應用領域之一。22家涉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上市企業所屬行業分布在保險業、貨幣金融服務行業、郵政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建築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

企業類型包括商業銀行、網際網路巨頭、傳統IT服務商、企服SaaS軟體服務商等。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是什麼?供應鏈金融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中心,核心企業對上游供應商應付帳款為基礎,採用反向保理交易結構,由核心企業在線開立,在供應鏈體系內封閉流轉,可拆分、可轉讓、可融資的電子債權憑證。然後加上區塊鏈。這些電子憑證就不需要了,區塊鏈的記帳功能完全可以替代,另外可以在系統內發布代幣,作為結算數據。後期這些代幣也可以跳出供應鏈金融,出圈作為類似「股票,債券」的存在,讓大家可以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這就可以讓DeFi深入各行各業,發展潛力可想而知。所有,公鏈生態不是靠技術,當然技術支撐是第一位,最後就是社區價值了,生態才是公鏈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