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款特配粉已就位,2020年將迎來一場硬仗

2020-01-06   母嬰行業觀察

2019年,奶粉配方註冊制逐漸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通過註冊的配方,會發現多數為配方變更,而特配粉卻備受青睞,從年初的十多款已增加至45款,其中雀巢10款、惠氏1款、雅培8款、達能5款、聖元5款、伊利2款、貝因美3款、美贊臣3款等,各大奶粉企業都在加速布局特配粉市場。


截至目前,通過註冊制的特配粉名單詳情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特配粉市場有14家企業(惠氏和雀巢分開計算)參與角逐,有8家為中國企業,6家為海外乳企,但其中有29款都為外資企業所有,單雀巢與雅培兩家就占據18款產品。


可見,特配粉從生產技術與設備、人才儲備、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十分考驗企業的實力,我國特配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後于海外市場。同時又能明顯看出今年國內乳企在特配粉市場布局在加快,2019下半年通過註冊的幾乎都是國內企業。



目前中國嬰配粉市場幾近飽和,但細分品類增速較快,再加之消費者對特殊配方的需求變強。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發生率約為2.5%~7%,而且受環境等因素影響,各地呈不同比例有上升趨勢。另據尼爾森數據預測,中國當下牛奶蛋白過敏市場容量約為12億人民幣,從2015年到2021年預計增長125%至22億元。


兒童哮喘患者也在增加,根據全國兒科哮喘協作組調查表明,10年之內,我國城市兒童哮喘累積患病率增加了52.8%。另外,早產已成為我國嬰兒死亡的首位死因。


另外特配粉屬於高端的高毛利產品,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可以合規進入醫務渠道,對企業來說,可以起到一個導流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特配粉逐漸成為各大乳企角逐對象,各大乳企市場爭奪的籌碼更加聚焦在品牌和科研實力上。但特配行業存在四大門檻:技術、研發、品牌和渠道,這並不是任何一家企業可以進入的。如果這一塊的壁壘建立起來,對企業的發展肯定是非常好的。

同時特配粉的銷售渠道也是一大挑戰,特配粉的購買場景確實醫院和藥店,醫院和藥店渠道對奶粉企業來講是需要花成本和代價才可能進入,但需求不大,購買頻次低導致藥店賣奶粉積極性並不高。


總之特配粉市場對乳企而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企業來講這個過程更是一個「持久戰」。


明年還會有更多企業加入,尤其是頭部企業,據悉,澳優方面稱有特醫產品提交申報,另外一些產品處於研發階段。而諸如飛鶴、雅士利、合生元等乳企也有進入特配粉市場的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機遇之下仍需冷靜思考是否值得入局,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要將精力放在打造核心產品上。


但從目前現狀來看,2020年,中國特配粉市場有一場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