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與現實」CSGO和現實有哪裡不一樣?

2019-07-16     CSGO

原創: BWMOD

太長不看版

  • CS:GO里的槍械與現實中的槍械有什麼不同?
  • CS:GO里換彈、開槍操作,在現實中有何不同?
  • CS:GO里習以為常的習慣,現實中卻大相逕庭


當問及被CS:GO吸引的原因是什麼時,許多玩家會回答:強大的競技性。也有不少玩家會說是被逼真的物理引擎、優秀的「布娃娃」系統以及真實的槍械手感所吸引。雖然CS一直以來在致力於保證平衡性的同時儘可能地讓遊戲貼近現實,但遊戲畢竟是遊戲,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CS:GO與現實的差異吧!


起源航空歡迎您


真實的物理引擎,但槍為啥不壞?




我覺的OK



槍械篇 遊戲的槍和現實不一樣

1 M4A4

經曆數次調整,M4A4也不再是「香蕉道之王Friberg」的專屬武器。作為當今CS:GO中CT出場率最高的主戰武器,更高的射速以及更大的彈匣使其成為越來越多玩家的選擇。但是你知道嗎?與AK47、AWP不同,你並不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一把名叫M4A4的槍,那麼它的真身究竟是誰呢?



真身是CQB-R/Mk.18(【男人槍】M4A4那期介紹很詳細)



從V社透露出的原始設計原型,我們可以得知M4A4的原型來自M4A1的同門師弟——MK18步槍。這把更換了M4卡賓槍上機匣及短槍管的近戰步槍,槍管只有10.3英寸(260毫米),是現代化版本的Colt Commando(擁有如衝鋒鎗一般緊湊結構卻火力強大的近戰步槍)。並於2000年正式裝備美國海軍的特種部隊。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M4A4的結構上更貼近Mk18(增加了鐵瞄具),但在握把、卡榫、以及快慢機的部分則參考了A1。


男人的浪漫——M4A1



2 Glock-18

遊戲中的Glock雖然套筒與現實中Glock17無二,但握把卻採用了Glock-26的短握設計。不得不說CS:GO中的Glock就猶如一個混血嬰兒一般,完美地將兩把槍結合在了一起,使整體看上去非常舒服。順帶一提,現實中的Glock-18隻有全自動或是單發,並不存在遊戲中的三連發模式。




Glock-17+Glock-26=Glock-18



3 AK-47

作為CS系列的招牌武器,AK47自然也難逃魔改的命運。



可以看到,遊戲中的AK槍口、彈匣,槍擊均有所改動。而參考的原型是結合了AKM和AK-47兩把步槍的部件。而其槍托則被有意地縮小,使得整體看上去更為協調。講道理,這樣真的不會頭重腳輕嗎?——好壓槍。



在更為早期的1.6以及起源中AK47的槍栓甚至被有意設計在了左邊



雖然改動有大有小,但CS:GO中基本每把武器都與原型有所差異(調節部分比例大小,增加/減少部件,改變部件位置)。至於這麼做的原因嘛...大概是過(gui)於(bi)粗(ban)心(quan)了吧。

武器使用 與現實有什麼不一樣

1 後坐力

在CS:GO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下畫面



這機槍步槍連射都不帶抖的嗷,人均蘭博嗷!



但是如果換做在現實里...




對不起,我可能連白銀都不如



現實中類似TAC-50類的反器材武器,其後坐力甚至可以達到50kg以上(一般45kg以上的衝擊力就可能造成骨折)所以在實戰中,出於精度、生理以及彈藥管理的考慮,大部分士兵更多地會採取單發、二連發、三連發的射擊方式。


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步槍單發的後坐力完全可以接受



當然,遊戲里有開掛的人,現實中也有。




對不起,我還是回CS:GO里玩我的P90吧



2 槍械選擇




雖然CS:GO一直在致力於多種槍械的平衡,但很明顯,一直以來,難度較高的AK與M4是玩家們當之無愧的首選(某N姓水友:AUG=NOOB GUN,某B姓小編:P90=PRO GUN,GO哥:神槍=P90)。而像M249這種槍械因為經濟問題幾乎沒有在競技登場的機會。而在現實中情況則大大不同,雖然步槍的適用面更廣,但其他種類的槍械也都視情況存在其用武之地。


在狹小的空間內,便捷快速的手槍和緊湊短小的衝鋒鎗才是SWAT們的首選




一挺子彈充足的機槍,火力壓制絕對是敵人一生的夢魘




現實中結果很可能是5分鐘後雙方打完了子彈開始肉搏,然後FAZE依靠噸位險勝


3 人物姿勢及近戰

作為一個男人,誰人不憧憬著一場熱血沸騰的貼身肉搏。

----魯迅沒有說過




但是嘛,這CS:GO畢竟只是個遊戲,什麼的CQC,什麼莫三比克射擊法還是讓我們拋到腦後吧。


其實你刀戰的時候真的很靚仔,真的!



CS:GO人物在跑動時持槍姿勢是腰射,下蹲或急停狀態下,則是瞄準姿勢


4 換彈癌



這個不必多說,鑒於現實中大部分槍械並不存在彈藥顯示功能,所以大部分時間士兵需要通過估算或聽音(AR/M4系列標準裝填的彈匣最後5—8發子彈的底火和普通標準彈不同。撞針撞擊底火時發出的聲音也會不一樣。使射手能夠憑聲音判斷出自己是否該換彈匣了,這一點在CS:GO中也有體現)來得知自己剩餘子彈的數量(現實中也有人選擇在壓制彈匣時最後幾發壓入曳光彈提示自己彈藥耗盡)。


實際上一把步槍換彈後只需要拉動一次槍栓,如果像遊戲里這般切一次槍拉一下,那不一會彈匣里的子彈就被退光



現實換彈時,若上一個彈匣並沒有打光,是不需要槍械解除空倉掛機(拉槍栓)的(這點在CS:GO中也有體現),而且上彈後子彈除了彈夾內的子彈,槍膛里還會留有一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打完上個彈夾就換彈,我們的A4里應該有30+1=31發子彈)


這個換完彈後的騷氣一拍其實是按下卡榫,解除空倉掛機



遊戲正常 現實瘋狂

CS:GO三大有未解之謎:T的防彈衣和頭盔、雙方近乎超人的身體(從3層樓跳下腿不疼來腰不累。閃光彈白到,不過幾秒的耳鳴失明,即使手雷砸臉也不過是50血的事)、永遠不會磨損的皮膚。


T:嘿,你看這包「紅塔山」(萬寶路)好看嗎,好看就是好甲




論倒在最快到達B點的路線上的CT



如果真是這樣,媽媽就再也看不到我的錢包啦!放心,CS:GO的皮膚永遠不會磨損



說到底,遊戲始終是遊戲,現實始終是現實,不要把遊戲看得太重(並不是呼籲大家白給),也不要把現實過成遊戲。畢竟,CS:GO我們更看重的是競技,當然在競技的基礎上喜歡真實。太真實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98F_WsBmyVoG_1ZUAvc.html